| 书名 | 藏在鸟巢里的进化史:从恐龙到小鸟 |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 作者 | 著 者:[日]铃木守(鈴木まもる)译 者:田秀娟 |
| 出版社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 15种恐龙,262种鸟类,还原从恐龙到鸟类的进化史,点燃孩子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本书由鸟巢研究者铃木守历经七年时间创作,深入调研了15种恐龙和262种鸟类,内容丰富:恐龙为什么会灭绝?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吗?恐龙如何变成鸟?鸟为什么会飞?鸟巢为什么千奇百怪?动物宝宝是怎么出生、长大的?……孩子感兴趣的这些话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从鸟巢中窥视进化史,视角独特,生动呈现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帮助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一只鸟巢中藏着怎样的进化秘密?作者铃木守在书中还原了他研究、探索的全过程:从细致观察鸟巢的形状,到广泛调研不同鸟类筑巢的方式,再到类比、联想与之生活环境相似的恐龙……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流程跃然纸上,极具启发性和示范作用。善于观察,勤思考,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你也能成为下一个科学家。◎ 以跨越2亿多年的进化之旅,为孩子展现真正的勇敢和强大在进化之路上,要从自然选择的法则中胜出,靠的不是体形更大或更有力量,而是生命的韧性。力量再弱小的生物,也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无论鸟类还是我们智人本身,能延续到今天,都是因为能不断适应地球环境的多样性,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仍葆有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和强大。◎ 在小小的鸟巢里看见“生命是什么”,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更好地延续生命,鸟类依靠自己本能的力量,探索出了各种不同的筑巢方式。鸟类生命的诞生和延续,乃至世界上所有生命的诞生和延续,都源于生命本身的自觉和力量:在对自我的关注中,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发现自己应如何生活,从而驾驭自己的人生。◎ 以多种多样的鸟巢,展现地球生物多样性,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差异,发现自然之美鸟儿筑巢的方式各不相同:草丛里、树枝上、悬崖峭壁里,或者古建筑的屋檐下……鸟巢的形态也各有特点:有的像盘子,有的像树叶卷起来的冰激凌,有的像孕妇的肚子,还有的开了两道“门”来迷惑天敌……无论哪种筑巢方式,无论哪种形态的鸟巢,都是鸟类为了生命的延续,而与大自然抗衡所做的努力的见证。正如地球上千千万万的生物,在不同的生态位上,拥有各不相同的生存方式。◎ 循序渐进的叙述节奏,细腻、写实并兼具美感和趣味的插图,值得一读再读铃木守以温和的口吻,完整还原了自己的猜想、研究、推理过程,一步接一步,循序渐进,娓娓道来,并配有细腻、写实而兼具美感的插图,直观、清晰,充满趣味,是一本能不知不觉读完并一读再读的书。 内容推荐 2亿3千万年前,人类已知的世界上第一种恐龙——始盗龙诞生。此后,梁龙、腕龙、暴龙、雷龙、迅猛龙、三角龙、小盗龙等相继出现,地球步入恐龙时代。1亿5千万年前,人类已知的DI一种能在空中滑翔的恐龙——始祖鸟诞生。后来,地球上出现了鸟类,在长达几千万年的时光里,无数恐龙和鸟儿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直到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000米的巨型陨石从遥远的外太空飞来,给地球致命一击。在这场可怕的大灾难之后,恐龙逐渐灭绝,而鸟类幸存下来,延续到了今天。为什么大大的恐龙最终灭绝,小小的鸟儿却能生存呢?日本知名绘本作家、鸟巢研究者铃木守,从一种和孕妇的肚子极其相似的鸟巢——黄胸织雀的鸟巢中得到灵感,历经七年时间,对15种恐龙和262种鸟类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还原了一段藏在鸟巢里的进化史:为了保护孩子的生命,所有生物都在努力创造更适宜、更安全的“家”。这是陨石撞击地球后,恐龙逐渐灭绝,鸟类幸存下来的关键,也是天下所有父母心的见证,更是几十亿年进化目前生命生生不息的痕迹。 目录 序言 和黄胸织雀的鸟巢相遇 恐龙和鸟 想象一下恐龙的巢穴 根据现在的鸟巢来思考(一) 1.草丛中的巢 2.水边的巢 3.树上的巢 鸟是怎样会飞的? 1.翼助斜坡奔跑假说 2.地栖起源假说 3.树栖起源假说 巨型陨石的撞击 根据现在的鸟巢来思考(二) 1.生下未成熟的雏鸟的鸟类 2.自己凿洞筑巢的鸟类 3.在洞中建造适合自己体形的巢 4.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筑巢 鸟巢的多样化 晚成鸟的鸟巢,就像妈妈的肚子 谁的体形大?谁的体形小? 大大的暴龙和小小的棕林鸫 恐龙灭绝,以及恐龙向鸟类的进化 鸟巢教给我们的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