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坐在红滩上的小瓦/薛涛名作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薛涛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薛涛名作画本”系列五册,也正是鉴于作者作品的这种独特魅力,在图文的巧妙结合和诗意渲染中,引领孩子抵达文学阅读的佳境,深刻体会文学阅读的温暖和快乐,以及一份宁静、深思和回味。《坐在红滩上的小瓦》是其中一本。它是一本儿童类的中篇小说集,共由6篇小说组成,分别是《坐在红滩上的小瓦》、《爸爸蹲在花园里》、《与花交谈》等。

内容推荐

薛涛著的《坐在红滩上的小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书中包含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坐在红滩上的小瓦》等优秀中短篇作品。其中《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叫做小琪因病去世。她的好朋友小翠不知道她去世了,以为小琪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读书。就在有一天,小翠在一片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上看到了小琪。小翠问:“你到哪里去了?”小琪笑了笑说:“我去很远的地方了。我离开医院时,走得太匆忙,没见你。我想你,所以我来看你。”小翠高兴极了。但是就在草地上的最后一朵蒲公英飞走时,小琪不见了,她变成了蒲公英天使。小翠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她伤心地哭了。不过,她很快又想出一条安慰自己的方法:明年春天蒲公英还会开,小琪也还会回来

目录

坐在红滩上的小瓦

爸爸蹲在花园里

蓝飘带

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

与花交谈

末班车

试读章节

“别动它们!”

小瓦腾地从舢板中站起来。那人没听见,拨弄着一棵碱蓬。小瓦让声音大了一倍,那人才站起来,发现了舢板上的小瓦和小离。

他们自称是环保工作者,穿米黄色风衣的中年人叫秋谷,来自日本。秋谷兴致很高,手里的相机咔咔响个不停。小瓦不知道环保工作者是干什么的,仍旧对秋谷抱有敌意。小离告诉小瓦他们是专门保护环境的。

“那他们对咱们的红滩没有害处?”

“大概没有。”小离难以明确答复。

小瓦便用脚在红滩上画了一条线。秋谷居然很尊重小瓦的警戒线,始终在线外活动。在小瓦看来,秋谷的工作主要是为碱蓬拍照。小瓦不相信拍拍照就能保护环境。秋谷对自己的工作太投入了,不小心踩在一块光滑的贝壳上,滑倒了。因为不忍心扔掉相机,摔倒的姿势特别滑稽。小瓦和小离哈哈大笑起来。秋谷没有马上爬起来,却趴在河滩上朝两个大笑的孩子举起了相机。唰,一片白光闪过后,小瓦和小离的眼前弥漫着紫色的光晕。

小离问秋谷:“你照了我们?”

秋谷点点头:“你们的笑太美了!我完全抓住了它。”  

小瓦很想问问秋谷对他的笑有什么印象,但小瓦却问了别的:“红滩照进去了吗?”

秋谷点点头:“就在你们身后。”

秋谷答应给小离和小瓦每人寄一张照片,还记下了他们的地址。

秋谷完成了他的考察工作,回到小船上。临走,秋谷告诉小瓦和小离,这片红滩是目前地球上仅存的一处美景了,他真舍不得离开这里。小瓦心里美滋滋的,原来自己是住在地球仅存的美景中呢。小离甚至产生了一个很大胆的念头:动员父母搬家,跟小瓦做邻居。

秋谷的船很快漂到了河心,但秋谷仍站在船尾挥着手。小离踮起脚回应着。小瓦毕竟比小离冷静多了。小瓦提醒小离:“行啦,人家跟红滩告别昵,你就别自作多情啦!”小瓦心里想的是:只有收到照片才能证明那个日本人还算不错,现在不必用那么大的力气同他告别。

一个星期过去了,秋谷的照片还没有寄来。小瓦仍旧坐在红滩上的舢板上写作业。不一样的是,小离也来舢板上写作业了。

起初小瓦不同意小离与他分享这片“美景”。

小瓦说:“总跟一个女生在一起不太好。”

小离不解地说:“有什么不好的昵?”

小瓦支吾着:“我,我还不想跟哪个女生好。”

小离一听火了:“真厚颜无耻,我来这里写作业是喜欢红滩,跟你没有关系。顺便告诉你吧,我对你没有多少好印象!”  小瓦无话可说。两人便坐在舢板上写那些每天都有的作业。有时会想起那个叫秋谷的日本环保工作者和他趴在河滩上拍照时的姿势。但是照片还是没有寄来,于是两人便都不再想这件事了,也不再提起这件事,否则便有被骗的感觉。

小瓦爸的渔船是在一天傍晚回来的。那时,小瓦当天的作业也写完了。有小离的答案作“参考”,作业完成得顺利多了。小离回姥姥家了,小瓦呆呆地坐在舢板上,看夕阳怎样一点儿一点儿染红河海交汇处的水面。这个过程有点儿漫长但耐人寻味。爸爸的渔船是从那片红光中出来的。这让小瓦怀疑爸爸的渔船究竟去了怎样的地方。

……

P7-10

序言

冰河在雪原流淌将近40年前的一个冬天,可能是寒假的第一天,一个少年把自己丢进苍茫的大平原。他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沿着一条结冰的河往东南走。这条冰河连接着远方的山峦,山下是少年的乐园。

这个独自在原野中旅行的少年就是我。

我在原野上缓慢前行。入冬后几场大规模的降雪给大地披上新装,平原变雪原,山峦变雪山。这片雪原可能是从天而降,中间零零星星藏着一座又一座村落,无一例外都是星辰的名字。我从“太阳”出发,一个小时后才到达“月亮”,因为我脱离冰河上岸,在“日月”耽搁了将近半小时。我干什么去了昵?我拜访了我的同桌。她是一个女生,名字叫马玉杰。听听这个名字多普通,可是我当时认为那是一个美的符号。她的奶奶是当地有名的萨满,曾经从“日月”来“太阳”治好了我表哥的怪病,这让我对她全家都充满了神秘感和好感。我和马玉杰的对话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一个细节——把一张紫色的五角钞票送给她。她问我为什么要送钱,我说本来要买个礼物送给她,没买到满意的,就直接送钱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我把送她的礼物“变现”了。马玉杰不停追问我送钱的理由,否则就不接受这份馈赠。我实在说不出什么理由,便说反正这笔巨款是你的了,你也不要过意不去,每天对我笑笑就行了。你们看,我小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我居然向一个女孩子花钱买笑,我显得太低俗了。

走过“月亮”时,我还想着“日月”的女生。这样牵牵绊绊地走着,转眼便把“五星”丢在了身后。这时,雪原铺到了山峦下面。冰河也在这里弯曲不前,冰河的源头好像到了。我嗖地飞进山下的小镇。我的星际旅行结束了,终点就是我姥姥家。

小镇在冰河的上游,山峦的脚下。小镇是我童年的精神宝库。

马玉杰的奶奶当年也曾经莅临过姥姥家隔壁的院子。我挤在人群后面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腰铃发出的零碎响声弄得我魂飞魄散,连续几天都迷迷瞪瞪的。就算现在说到这个话题,我还是被那种神秘的宗教气息笼罩。萨满,一个古老的宗教,一度长期盛行于北方原野,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价值观。人们笃信心灵感应、万物有灵,连一棵年代久远的大柳树都被人们视为“神树”加以供奉。狐狸和黄鼠狼也被人敬畏,以精神庇护者的身份招摇过市无人敢管,即使今天飞扬跋扈的城管对它们也应该敬让三分的。漫长的冬季,雪原上的人们祈福于它们,期冀来年雪化春来一切顺意。我就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并逐渐建立起对世界对万物的看法,所以在我的小说里常有幻想成分。这不是学来的,与蒲松龄没有关系,与马尔克斯也没有关系。

9岁那年,一个坏消息从冰河上游的小镇传来——我25岁的大舅死于肾小球肾炎,这个坏消息让我和母亲悲伤多年。母亲那时候在一所中学任教,有一天,我看见她拎着教案在教室外面的一个角落流泪,擦干眼泪后再走进教室朗读诗文。她的声音清亮悦耳,当她读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我也哭了。那段时间,我时常怪罪马玉杰的奶奶——我舅舅病倒时你在哪里?你都做过些什么呢?你不是包治百病吗?从那年开始,我的美学世界里多了死亡和哀伤,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基调。

故事讲完了。它们好像不是完整的故事,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是雪原上面残留的文化碎片。

太阳、月亮、目月、五星……从星际坠落在雪原。雪原上面还有一个渺小的我。我不是一般的我,我是来自星星的我,除了散落的星辰,还有一条银白的冰河在雪原流淌。冰河起于长白山的一道余脉,止于远方的地平线。跟随冰河流淌的还有少年的脚步,还有生与死的悲怆、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息。

后来,那个来自星星的我成了一个写作的人。我也想写一个简单的故事,写写简单的快乐,写写简单的小悲伤。我做不到,我的血液跟随着一条冰河流淌过,沾染了雪原上的气息,当然我又不至于把故事写得晦涩难懂。雪原上奉行至简主义,繁复与枝蔓都被大雪洗涤了、过滤了,留下的是明朗的情绪、刚健的线条、大悲怆或大团圆。

生活在别处,文化在远方。我偏居东北,多年来在雪原上缓慢挪动脚步,靠的是雪原与冰河给我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文化自信,它根植于一片土地,根植于一个独特的文化。上个月,大批候鸟从遥远的南方——福建、江苏回到东北故乡,其中也有从湖南回来的大雁。它们如何导航回到遥远的东北故乡,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定论。我认为引导它们回归的是乡愁。它们撤离时一定见识过东北秋天的绚烂,这些风景便成为乡愁。留下越冬的鸟则沿着弯曲的冰河在雪原上空飞来飞去,它们的食物就埋在雪地下面。它们的飞行并不完全为了食物,而是因为风景。这片大地上的冬日胜景足以令它们乐此不疲。如果它们继续飞下去,向东是大片的森林,向北则是无边的沙地和草原,这些足以慰藉雪原寒冬中的饥饿与寂寞了。

我也是一只固执的留鸟,饥饿忍受了,寒冷忍受了,只因为留在这里才有力量。我坚守的这块土地不在世界的中心,然而没有这块土地世界不会精彩。

2017年4月5日长沙

中国儿童文学原创论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