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著的《猎人笔记(附能力训练手册7年级部编版)/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是俄国文学史上描写农民的第一部名著,是文学大师屠格涅夫的成名基石,在这里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自己的新题材,发出了自己的呐喊。
本书一出版,便引起举世瞩目,其影响所至远远超过了文艺界而扩及于整个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它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它的思想内容立刻激起沙皇政府及统治阶级的惊恐和愤怒。揭示农民的悲惨命运,也是《猎人笔记》的基本主题之一。《猎人笔记》中引人注目的则是作家从前人所没有接触过的角度去展现农民生活的新的方面,那就是去表现农民的才干、创造力、优良品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屠格涅夫著的《猎人笔记(附能力训练手册7年级部编版)/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是一部记述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是俄国文学史上首次描写农民的作品。全书以一个猎人的游猎为线索,通过二十五个故事刻画了地主、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等众多人物形象,对农奴制度进行了无言的讽刺与批判,并对美好生活寄托了渴望与追求。
谁要是从波尔霍夫县来到日兹德拉县,大概会对奥廖尔省人和卡卢加省人的明显差别感到惊讶。奥廖尔省农人的个头儿不高,身子佝偻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住的是很不像样的山杨木小屋,要服劳役,不做买卖,吃的很不好,穿的是树皮鞋;卡卢加省代役租农人住的是宽敞的松木房屋,身材高大,脸上又干净又白皙,流露出一副又大胆又快活的神气,常常做奶油和松焦油买卖,逢年过节还要穿起长筒靴。奥廖尔省的村庄(我们说的是奥廖尔省的东部)通常四周都是耕地,附近有冲沟,冲沟总是变为脏水塘;除了少许可怜巴巴的爆竹柳和两三棵细细的白桦树以外,周围一俄里之内看不到一棵树;房屋一座挨着一座,屋顶盖的是烂麦秸卡卢加省的村庄就不一样,四周大都是树林;房屋排列不那么拥挤,也比较整齐,屋顶盖的是木板;大门关得紧紧的,后院的篱笆不散乱,也不东倒西歪,不欢迎任何过路的猪来访对一个猎者来说,卡卢加省也要好些。在奥廖尔省,所剩无几的树林和丛莽再过五六年会全部消失,就连沼地也会绝迹;卡卢加省却不同,保护林绵延数百俄里,沼地往往一连几十俄里,珍贵的黑琴鸡还没有绝迹,还有温驯的沙锥鸟,有时忙忙碌碌的山鹑会噗啦一声飞起来,叫猎人和狗又高兴又吓一跳。
有一次我到日兹德拉县去打猎,在野外遇到卡卢加省的一个小地主波鲁德金,就结识了这个酷爱打猎也是极好的人。不错,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他向省里所有的富家小姐求过婚,遭到拒绝而且吃了闭门羹之后,就带着悲伤的心情到处向朋友和熟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一面照旧拿自己果园里的酸桃子和其他未成熟的果子作礼物送给姑娘的父母;他喜欢翻来覆去讲同一个笑话,尽管波鲁德金先生认为那笑话很有意思,却从来不曾使任何人笑过;他赞赏阿基姆·纳希莫夫的作品和小说《宾娜》;他口吃,管自己的一条狗叫“天文学家”;说话有时带点儿土腔;在家里推行法国膳食方式,据厨子理解,这种膳食的秘诀就在于完全改变每种食品的天然味道:肉经过他的高超手艺会有鱼的味道,鱼会有蘑菇味道,通心粉会有火药味道,胡萝卜若不切成菱形或者梯形,决不放进汤里去。然而,除了这少数无关紧要的缺点,如上所说,波鲁德金先生是个极好的人。
我和他相识的第一天,他就邀我到他家去过夜。
“到我家有五六俄里,”他说,“步行去不算近;咱们还是先上霍尔家去吧。”(读者谅必允许我不描述他的口吃。)
“霍尔是什么人?”
“是我的佃户他家离这儿很近。”
我们便朝霍尔家走去。在树林中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林中空地上,是霍尔家的独家宅院。宅院里有好几座松木房屋,彼此之间有栅栏相连(P1-2)
这是他的拿手本领。以至在他以后,没有人敢下手碰这样的对象——大自然。两三笔一勾,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起,有独到好处。
——沈从文
屠格涅夫的传奇长篇小说更能进而描绘农奴解放时代的俄国社会,屠格涅夫的天才在于客观性的严格。
——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