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安徒生著的《安徒生童话(精)》由国际安徒生大奖获得者石琴娥翻译,文字优美,笔力精到,全世界的儿童和大人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安徒生以不同题材的悲剧故事,尽显人的美和善,尽显着悲剧人物对希望、对生活、对爱情、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更在发掘悲剧人物自身审美价值的同时,将悲剧人物崇高的生命内涵和人格品性放在人类精神境界的高层次上,因此,作者的审美倾向,作者对其笔下人物所倾注的赞美与同情所交织而成的那种应和看肯定与歌颂,融注着温情和暖意的情愫。
安徒生把微笑与从容这种人间最有魅力的文学表情注入对死亡的描述之中,因此,本是悲切的亲人的死亡成为没有痛苦的肉体的消逝,这种以暖色调笔力和诗化的幻象来展示死亡的文学呈现,使安徒生童话的悲剧作品有了更多的回味。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汉斯·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该作品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美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安徒生童话的题材很广,在他众多的童话中,悲剧性故事占有相当份量,在这些作品中,美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但读者却能感受到这位伟大的作家用美的颜色,为悲惨的人生,痛苦的心灵印上一层柔美,隽永而典雅的色彩,因而更加令读者感动,更有教育意义。
火绒盒
一个士兵迈着行军般的步伐沿着大路走来。“一、二、一、二……”他肩上背着背包,腰上挂着马刀,刚刚打完仗归来,此刻正在回家的路上。
在半路上,他遇见了一个老巫婆,那个巫婆模样像个丑八怪,下嘴唇几乎耷拉到胸口上。她叫住了他,说道:
“晚上好,当兵的。你的马刀多么锋利,你的背包多么巨大,你是个真正的士兵。所以,你想要有多少钱就可以得到多少钱。”
“那就多谢你啦,你这个老巫婆!”士兵说道。
“你看见那棵大树了吗?”老巫婆问道,用手指指他们两人身边的一棵树,“那棵大树的树身快要全都空掉啦。你爬到树顶上就可以看见一个空洞,你可以从空洞里钻进去,一直钻到大树的地底下。我在你的腰上绑一根绳子,你呼喊一声我就把你拉上来。”
“我钻进大树里去干什么呀?”士兵问道。
“去拿钱呀!”巫婆说道,“你下去到了大树底部的时候,会走进一个大厅,大厅里灯火通明,点着上百盏灯哪!你将会看见三扇门,门锁都能够打开,因为钥匙全挂在门上。你走进第一个房间,就会看到中间的地面上摆着一只大箱子,箱子上蹲着一条狗,那双狗眼睛足有茶杯口大小,不过你用不着害怕它,我把我的蓝格子围裙给你,你把围裙往地上一铺,然后赶紧过去把狗抱起来放到围裙上,然后打开箱子,你想要多少钱就拿多少。不过这里全都是铜币,如果你想要拿银币的话,就要走进第二个房间,那里也蹲着一条狗,狗的眼睛足有磨坊的磨盘那么大小,不过你也用不着害怕,把它抱起来放在我的蓝格子围裙上,然后你就可以拿到银币了。如果你想要金币的话,需要走进第三个房间,也可以想要多少就拿多少。不过蹲在钱箱上的那只狗更加吓人,它的两只眼睛就像两座圆塔那么大。那是一条真的狗,你别不相信,可是你也用不着害怕它,只要把它抱到我的蓝格子围裙上它就不能伤害你了,你想要多少金币,只管拿就是了。”
“这倒挺不错,”士兵说道,“不过我能给你点什么呢,你这个老巫婆!我想你也是想得些钱财的。”
“不.”巫婆回答说,“我一个子儿也不要!只要你替我把一个旧的火绒盒拿上来就行啦,那是我的奶奶上回下去的时候忘记在那里的。”
“好吧,那就把绳子绑在我的腰上吧!”
“绳子绑好啦!”巫婆说道,“还有这条蓝格子围裙也交给你。”
在这以后,士兵就爬上树,钻进了那个空洞里,沿着树身往下滑到底,果然像巫婆说的那样,他来到了一个大厅,上百盏灯火把大厅照映得通亮。
他打开了第一扇门上的锁,啊,房间里面果然蹲着那条方才讲起过的狗,一双狗眼睛有茶杯口大小,死死盯住他。
“你真是一个小乖乖。”士兵一边说道,一边把那条狗抱到巫婆的围裙上。他大把大把地抓起铜币往自己的衣袋里塞,把几个衣袋都装得鼓囊囊的。然后他盖上箱子盖,又把那条狗抱回到箱子盖上,再走进第二个房间。哦,天哪!蹲在里面的那条狗眼睛真是大得像磨坊的磨盘。
“你不要那样瞪着眼看我,”士兵说道,“要不然你眼睛会疼的!”
他把那条狗抱到围裙上。他打开箱子看见里面有那么多银币,他就把衣袋里的铜币统统倒了出来,又把衣袋和背包全都装满银币。
然后他走进第三个房间。天哪,可真是吓死人啦!里面蹲着的那条狗一双眼睛真的像两座圆塔那么大,骨碌碌地在那张狗脸上转个不停。P7-9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出生在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城的一个穷苦鞋匠的家里。父亲每天干活挣钱却难以养家糊口,母亲还要当洗衣妇挣钱补贴家用。1816年,从军当兵的父亲回到家后不久就病死了。母亲只得改嫁给另一个鞋匠,依然当洗衣妇挣钱糊口。在艰辛困苦的童年里,安徒生当过学徒,学过裁缝,也曾在济贫学校上过学,谈不上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仅能粗粗地认识点字而已。但是他凭借了自己的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在遭受了一连串的碰壁之后,居然在首都哥本哈根登上了舞台,扮演一名不起眼的小角色。然而由于嗓音变化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放弃舞台生涯。他又通过各种关系,在皇家剧院副院长科林的扶持下获得了一笔国王奖学金。安徒生转而专注于写作,他写诗歌、散文和戏剧,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随后又发表了说《奥·梯》(1836)和《仅是一个乐师》(1837)。《即兴诗人》等三部小说使得他蜚声丹麦文坛。他的剧本《黑白混血儿》(1840)也终于在哥本哈根的皇家剧院上演并且取得了成功。安徒生在发表《即兴诗人》的同意年,也发表了他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起初,他自己也把童话看成是“小玩意儿”,并不曾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才华所在。反倒是他的挚友,丹麦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出了他的才华应该朝什么方向发挥。他对安徒生说:如果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得他不朽。奥斯忒的预言得到了应验,安徒生的童话果真传遍了全世界,而且至今还在流传。
安徒生从1835年发表他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起,一生共发表了170多篇童话故事。正是童话故事这种文学形式奠定了他在丹麦和世界文坛上的突出地位,使得他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安徒生的童话大致可以分成七个系列,即:有魔幻成分的故事,如《影子》《钟声》等;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如《丑小鸭》《跳高能手》等;以树木花草为主角的故事,如《小伊达的花》等;以无生命物体拟人化做主角的故事,如《坚定的锡兵》《织补针》等;在奇异世界里的现实故事,如《夜莺》等;在可辨认的世界里的现实故事,如《园丁和主人》等;以作者为主角的故事,如《看门人的儿子》《在柳树下》等。
安徒生的童话取材虽然相当广泛,不过主题却比较集中单纯,那就是表现真善美,抱着浪漫主义的幻想去追求人类的理想境界,如仁慈、同情、宽容、博爱等,宣扬“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把上帝视为真善美的化身,最彻底的真善美是统一在上帝的意志之中的,只有上帝才能引导人类走向“幸福”和“极乐”。因而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希望他们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却又无法为他们找到摆脱不幸的出路,于是只好寄幻想于发一笔阿拉丁神灯式的飞来横财,或者碰到意外奇遇而翻身平步青云。他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当时社会的假丑恶,嘲笑讽刺上流社会的昏庸愚蠢和残暴贪婪,却又无法改变眼前的现实,于是只好以伤感的眼光看待周围这一切,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因而他的童话里往往既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又有像唱赞美诗那样虔诚的道德说教。对于这些瑕不掩瑜之处,我们只能惋惜地说那是时代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的烙印吧。
安徒生的童话立意新颖,表现手法奇特,富有独到的创造性和求新意识。他把民间故事、神仙故事、神话、寓言、萨迦传说、诗歌,甚至短篇小说都融合到童话中来,从而把童话提高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度,赋予了童话以全新的面貌、更宽广的取材范围和前所未有的深刻内涵。不妨从收进本书的童话中举出几个例子:
——《皇帝的新装》原本是一个西班牙王子写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得很久,早已广为人知,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也曾在他的戏剧中运用过这个故事作为素材。它的内容是说有个国王自吹从来不会听信谎言,却还是上当受骗了,故事的结局是那个国王光着身子在朝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大家都噤若寒蝉不吭一声。安徒生改写这个故事时在结尾处让一个孩子喊出了“他没有穿衣服”这句真话。
这个改动确实是神来之笔,把整个故事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富有更深刻的哲理含义。正是由于那个孩子的一声呼叫,欧洲乃至全世界便有了一个时常被引用的“典故”:“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是安徒生在出国旅途上仓促成篇的,起初他只是按照年刊编辑寄来的画片上的要求写了小女孩在火柴的微光中见到了烤鹅和她的祖母等情节。完稿之后安徒生总觉得仿佛缺少了什么,思索了很久之后才添上了小女孩在大雪中死去的结局。这个结局灌注了他极大的同情及爱莫能助的怜悯,把整个故事从平淡化为神奇,令人读来心酸,甚至为那个小女孩洒下一掬同情的眼泪。然而这个结局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会的卫道士们指责说:在除夕之夜可怜无助的小女孩得不到人间的温暖而冻死街头,这是对宗教的大不敬,也是对教会慈善事业的恶意中伤和丑化。还有许多人也非难说结局过于凄惨,会毒害幼小的心灵,因而不许儿童阅读。更有甚者,美国一个颇有名气的作家为安徒生改写了故事结局:原来小女孩的祖母不曾到真正的天堂去,而是移民到了大洋彼岸的“人间天堂”美国去了,当上了“美籍丹麦人”,然后腰缠万贯的美国奶奶回国探亲,把小女孩接到美国去享受有温暖的壁炉、肥美的烤鹅以及圣诞树的美国式的幸福生活。
——《小美人鱼》的故事是从《灰姑娘》脱胎而来的。然而和美丽的灰姑娘不同的是:她并没有得到仙女帮助,最后也没有喜结良缘的幸运。小美人鱼出于对爱情的忠贞,不忍心举起女巫给的尖刀杀死王子以求得自己活命。在王子迎亲之夜,她宁可纵身跳入大海让自己的身躯一点一点地化为泡沫而无怨无悔。这就打破了王子、美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神仙故事和民间传说约定俗成的传统。小美人鱼终于未能得到心爱的王子,却变成了世代相传的不朽艺术形象:坐落在哥本哈根朗格宁海滨的小美人鱼塑像已经成了丹麦在国际上的化身和象征。
——《她真是一个窝囊废》写的是安徒生自己的童年回忆,那个洗衣妇其实就是他母亲的缩影。故事的核心是洗衣妇酗酒成癖,因而受到周围的挖苦讥刺,直到死去还被人说成是“不中用的废物”。然而安徒生记起了他母亲曾对他说过的话:喝酒固然不对,但是洗衣妇干活那么辛苦,经常整天站在冰凉的河水里,还不能天天吃上一顿热饭,她要喝点暖暖身子,但是除了烧酒没有更好的东西。于是安徒生把故事的基调改变成宽容和谅解。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洗衣妇这个受人轻视的角色博得了同情,也使得整个故事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在写作手法上,安徒生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独到之处。他并不刻意去写要让孩子看得懂的儿童故事。他的童话有不少含义深刻,只有大人才能够理解,但是他相信:孩子光是看故事也会喜欢的,故事情节本身就足以把孩子们吸引住,而童话里的深刻含义尽管他们当时未必能够领会,但是等到他们长大后想起,自会回味无穷。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童话里大量运用了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因而语言生动流畅,朴实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正是由于安徒生无论在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独特,才创造出了丑小鸭、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小美人鱼等一批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并且被收进了词典。比方说,“皇帝的新装”,几乎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其尖锐的讽喻。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离安徒生发表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也已经有170余年了。但是,在新的世纪里,不管社会有多大变革、进步,科学有多发达,经济有多繁荣,人类都需要更加完善自身,需要不断提高素质、加强修养和陶冶情趣。这并不是能毕其功于朝夕之间的事情,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从各方面培养提高,这是一个从小开始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安徒生的作品在内的童话就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在保持纯真的赤子童心和提高想象力方面。安徒生的名字将会和其他古典作家一起永存在世界文学史上,他的一些作品仍将代代相传。安徒生童话像一颗挂在夜空中的星星,仍会发出明亮而美丽的光芒,在天际闪烁着,照耀着我们。
石琴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