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顺序,对各名家思想中的“新”这个词的概念进行阐述、比较和分析,这些名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达尔文、阿多诺、库恩、阿伦特、伊格尔顿、庞德等。作者通过梳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力求使读者对“新”有更深入的理解。迈克尔·诺斯教授,以他渊博的知识,横跨哲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穿透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梳理了一部围绕着“新”这个核心词汇而生发的观念史。关于新事物的性质、对它的产生和消亡的解释模式,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评论家们对“新”这个词的不同理解,《创新(一部新事物的历史)》都给出了富有洞察力的说明——新和旧、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新事物早晚有一天会变成旧事物,旧事物内部也会有新的生机;传统未必是那么可憎,新事物也未必都那么可爱。未来依然会在新与旧的张力之中存在,这个张力会永远存在,这正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处境之一。
如果艺术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新事物的渴望——对那些看待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新理念、新东西和新方法的渴望。但是对“新”的诉求却裹挟者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如果一切事物都来自于某些旧事物,那么新事物是如何产生的?“新”是可能的吗?
在《创新(一部新事物的历史)》里,迈克尔·诺斯带领我们踏上了一个关于新事物讨论的迷幻之旅,这个讨论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诺斯表明,柏拉图之前的辩论鲜有变化——哲学家们认为新事物只产生于循环再现和重新组合:前者能在自然的循环里找到根源,后者可在语言的运作中清楚地看到。两者几乎占据了所有新事物的展现方式,这集中体现在西方历史上,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新发现、工业革命,甚至是在进化论中也有体现。同时,诺斯教授也论证了当代科学和文学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创新——这是一个不断延宕的目标,其复杂和晦涩依然持续激励和鼓舞着现代性。
诺斯教授跨越数个世纪、数个学科、数个领域,从查尔斯·达尔文到罗伯特·西蒙,托马斯·库恩到埃兹拉·庞德,诺伯特·维纳到安迪·沃霍尔,集中展现了他们对“新”这个词的不同理解。总之,这是一场令人兴奋的、雄心勃勃的智力盛宴,新奇又富有洞察力,在21世纪的新时代,这更是一部充满创见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