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先生在思想文化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著作属于五四以来重要的学术经典。2018年5月是王先生逝世的十周年。为了纪念王元化先生,王先生的弟子胡晓明教授主编了这部《后五四时代中国思想学术之路(王元化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上下)》。邀请了著名学者汪丁丁、许纪霖、莫砺锋、胡晓明、朱国华等撰写文章。全书分成三部分,第一、二部分是对王元化先生学术成果的综述和评价,第三部分回忆王元化先生的生平和交往。大部分为新作,少部分为有独特价值的旧作。通过本书,不仅仅寄托对王先生的怀念之情,更能传承王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他是“文化托命之人”/许纪霖
第一辑
简论王元化先生自由主义思想的复杂性/汪丁丁
“旧派中的新派”在五四前后的命运/许纪霖
漫长的革命:西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朱国华
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功能与原则/蒋述卓曹桦
活古化今:接续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文学思想如何可能?
——四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胡晓明
内造建构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研究之诠释视域回向与典范重构/台湾辅仁大学 颜昆阳
感物溯源:中国古代关联思维的形成和衍化/贾晋华
儒家的“一贯”与“多元”/严寿潋
屈原与伍子胥:爱国者与叛国者的对峙?/杨煮
王念孙“生成类比逻辑”中的必然属性及当代意义/冯胜利
第二辑
春秋晋国第一英雄将
——先轸传叙/蒋凡
《诗·大雅》中的“人民”/陆晓光
孔门弟子的结构
——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序文引申/张文江
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刘跃进
文体的力量与文学史进程/胡大雷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胡可先
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途径与机制/曾大兴
《文心雕龙·程器》探析/张国庆
唯识三类境与王昌龄诗学三境说/蔡宗齐
文学史视野中的杜甫排律/莫砺锋
生存压力、家学传统与移民环境
——韩愈寓居宣城修业考论/查屏球
采千载之遗韵集唐选之大成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与明代唐诗学/丁放
王渔洋翁覃溪诗学著述考/张寅彭
吸收与还原:翁方纲与传统诗学观念/蒋寅
作为“文化事件”的清人焚稿现象/罗时进
五四以来“俗文学”的相关概念及其文学史语境
——以郑振铎的俗文学史研究为中心/陈广宏
“对镜写真”与陈寅恪的生命诗学/彭玉平
“文笔论”之重释与近现代纯杂文学论/周兴陆
中国诗学批评中的“直致”论/彭国忠
“以文为戏”与“文学扮演”
——东亚汉文学中的“拟代文”/卞东波
论意象创构的瞬间性/朱志荣
论美国学者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的特点/徐志啸
中日关系史识小(旧文新裁三篇)/程兆奇
编辑现代“切韵”之构想/潘文国
任铭善致钟泰信札整理后记/吴格
东瀛访书札记/陈先行
《日藏唐代汉字钞本字形表》日本汉字的音训研究
——以平安中期钞本《宪法十七条》第一条为主/[日]海村佳惟 海村惟一
第三辑
回忆我和元化先生的交往/张文勋
我的一点纪念
——写在王元化先生九十诞辰之际/陈伯海
怀念王元化先生/郭齐勇
王元化:从理论家到思想家
——读《文心雕龙创作论》和《九十年代反思录》/涂光社
王元化:有学问的思想家/谢志浩
王元化的“中”、“西”文学研究
——学习王元化先生晚年有关“中”、“西”文学研究论述的札记/李庆
“学术独立也是人格独立”
——读《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林其锬
学者本色王元化/汪春泓
王元化《文赋讲义》笺释/夏中义
王元化的京剧理论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贡献/王杰何艳珊
基督教圣公会与王元化家世渊源考/吴琦幸
王元化与儒家思想之分合/胡晓明
抗战烽火中的诗与真/朱大建翁思再
元化先生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记事/蓝云
主编后记/胡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