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成著,万可欣绘的《谁是我真正的朋友/小学生独立成长桥梁书》故事简短精悍、情节生动、寓意深刻、语言优美,唤起孩子内心觉醒,专注培养孩子10种成长所需优秀品质:互助、关爱、自信、自立、梦想、执着、努力、自律、正直、坚强、宽容等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孩子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从小做一个生命丰盈的人。
本书适合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文字背后的寓意,成为品质高尚的人;同时,亲子共读可以增加家长和孩子间的亲子沟通,形成温暖的家庭氛围;另外,这些故事也特别适合孩子独立阅读,感受文字的优美,潜移默化地学习语文,积累好词佳句,为孩子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独立成长·桥梁书》是一套特别为孩子打造的文学故事桥梁书,适合4-10岁孩子阅读。70个充满哲思的人生寓言,像孩子的知心伙伴,为孩子解答成长烦恼.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
张笑成著,万可欣绘的《谁是我真正的朋友/小学生独立成长桥梁书》讲述了面对着每天花钱如流水的儿子,父亲问:“你怎么搞的,每天都花这么多钱?”“爸爸,想交朋友,就得多花钱。做人就得多交朋友才行。”“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你那些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吗?父子两个为此开始了一场实验……
“今天我被最信任的好友,帕特里克打了一耳光。我的心很痛。”
因为这件事,两人变得疏远,好几天都没开口跟对方说话,只是一言不发地继续他们的旅程。天气炎热,两人越走越累。
但是再往前走了几步,他们看到了一条江。两人大喜,连蹦带跳地冲进了江里。
他们愉快地畅游了一会儿后,事故就发生了。阿舒不谙水性,因为游得太远,整个人扑通一下沉到了水深处,眼看着就要没顶。
说时迟那时快,帕特里克奋不顾身地游了过去,在千钧一发之际救起了阿舒。他给阿舒做人工呼吸,不多时,阿舒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缓过气后,阿舒在石头上刻下了这么一句话:“今天我最信任的好友,帕特里克把我从江里救了起来。”
帕特里克好奇地问他:
“阿舒,我打你的时候,你是在沙子上写的话,现在为什么要在石头上刻这个呢?”
阿舒露出温暖的笑容。
“朋友啊,当你让我伤心时,我把它写在沙子上。如果风儿吹过,沙上的字迹就会消失,我希望自己心里也能吹起这样一阵原谅的风。但是你对我展现出来的友情,我想永远铭记在心,所以我选择刻在石头上。哪怕狂风怒号,也不会使它褪色半分。”
来自阿舒心底的那份真挚的友情,帕特里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他满怀感激,握紧了对方的双手。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日的清晨,雪莉和父亲一起打理庭院。他们给花坛里的花儿浇水,修剪草地,还拔除了杂草。
如果换作平时,雪莉一定会觉得很累,不过因为太久没和父亲这样一起干活了,所以动起手来也是算其乐融融。
原本埋头清除杂草的父亲开口了。
“雪莉呀,那边草地上有块石头,你把它挪开一下吧?”
“好的,爸爸!”
雪莉自信满满地答应下来。但不知怎地,石头仿佛在地上生了根,雪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它挪动半分。雪莉满头大汗,扬声喊道:
“爸爸,这石头挪不动呀。"
父亲柔声说道:
“雪莉呀,开动脑筋想出你能想到的所有方法,你一定可以移开它的。”
雪莉做了个大大的深呼吸,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嘿!”
石头依然纹风不动。雪莉失望至极,忍不住哭了出来。父亲默默地走近,拭去女儿脸上的泪水。
“看来对于我们的小雪莉来说,这块石头还是太重了啊,居然动都不动。但是孩子呀……” 父亲接下来会说什么呢,雪莉很是好奇。
父亲温暖地笑着,娓娓道来:
“爸爸就在你身边,不是吗?无论何时,爸爸都准备好了要助你一臂之力。当你需要帮忙的时候,试着向身边的人求助,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呀。”
雪莉的眼睛里顿时重新散发出光彩。
“爸爸,帮帮我好吗?”
雪莉和父亲合力,终于把这块大石头搬离了庭院。雪莉高高地举起一双小手,笑逐颜开地说:
“爸爸,大功告成!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一起完成的呀!”
弥补彼此的不足
从前有个浪子,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有一天他经过一个村子,看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场景——
一个男人背着另一个男人,在垄沟上走来走去。浪子觉得很好奇,于是驻足观望,这才发现他们在播种。(P8-13)
每部作品对作者来说,都是呕心沥血,用热情和心血塑造的成果。他们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寄托着作者的情愫。但是从诞生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如同作者的孩子一样,他们来源于作者,却是独立的个体,散发着他们独具魅力的光彩。
对我而言,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我非常宝贵的孩子,都是我可爱且珍贵的心头肉。但这其中有我尤为爱惜的掌上明珠,就是这套《小学生独立成长·桥梁书》。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套书,共有三本,70个故事。里面有“美丽的心灵”,也有“温暖地凝视着世界的双眼”,还有“理智生活的智慧”,以及“开拓未来的规划”。
这三本书具备了小学生独立成长所需的一切必要元素,相信孩子们会像我一样喜爱她,对吗?
对爱读书的孩子情有独钟的 张笑成
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儿章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孩子小的时候,大人理性的说应该怎么故,往往无力,需要感性的告诉。怎么告诉呢?这就大有学问了。《小学生独立成长·桥梁书》粗看非常有趣,孩子喜欢。细品会发现更丰富的甚至很深的东西,这正是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更是孩子通过阅读自己体味的。
——王旭君 北青教育传媒副总经理、北京少年报副主编
运用娴熟的寓言笔法,在一篇又一篇短童话和短故事中,让人生原初的“爱的元素”,不露痕迹地融入而又浮出。浅浅的描述,浅浅的理趣,引领孩子在“一条鱼”身上,读懂“团结”;在“麻顿你了”四个字中,学会礼貌;在玩具店里,体验到亲切;一次次地累加,构筑起孩子成长的精神基石。这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策略。
——闫银夫 作文周刊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