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1桃园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吉川英治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1章刘备遭遇黄巾贼

东汉建宁元年。

距今约一千七百八十年。

有一位行者。

除了腰间佩一把剑,身上没件像样的东西,衣衫褴褛不堪,却眉秀唇红,明眸慧眼,两颊饱满,面露笑意,毫无卑贱之相。此人年方二十四五岁。

他独坐草丛中,抱住双膝,口中念念有词:

悠悠流水行……

微风轻柔,抚过他的鬓角。

此时正当凉秋八月。

行者身处的地方是黄河近畔,低矮的黄土层断崖。

“喂!”河上有人在喊。

“那儿的年轻人,在看什么呢?别等了,那里没有渡船靠岸的!”

声音来自一只小渔船上的渔夫。

年轻人面露酒窝,微微一笑,点头道:“多谢!”

渔船向下游划走了。年轻人却仍在那里,保持着原有的姿势,抱膝坐地,眼睛凝视着远方。

“喂,喂,外地人!”

这次是身后路过的人招呼他。像是附近的村民。一人提着鸡,一人背着农具。

“一大早就在这儿等啥的吧。近来有一股叫黄巾贼的恶徒横行,小心被官府当作贼人抓去哟!”

年轻人转过脸来,老实巴交地还礼,“知道了,多谢!”却依然没有起身的意思。

他痴痴地望着千年来流淌不息的黄河水。

“这河水为何如此黄?”

仔细观察河水,发现水本身不是黄的,而是因为水中混有大量粉末状的黄色沙粒,随着河水翻滚,才成了这般浑黄的样子。

“啊……这土也……”年轻人捧起一把黄土,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西北天际。

造就中国大地的,形成黄河特色的,都是这些细微的沙粒。它们来自中亚的沙漠,人类历史尚未开始的几万年前,就被风不断地吹送过来,堆积而成了这片土地——这片广袤的黄河流域。

“我的祖先也是沿河而下……”

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来自哪里?他想象着遥远的根。

开拓了中国大地的汉民族,也如那流沙一样,越过亚洲的崇山峻岭来到了这里。他们在黄河流域定居繁衍,不断壮大,赶走了栖息在这里的苗族土著,开垦农业,振兴产业,在这里种下了几千年的文化。

“列祖列宗在上,请看着孙儿吧!不,鞭笞我这个不肖子孙!我刘备定要兴复汉室,维系我大汉的血脉与和平!”  刘备躬身拜天,立下重誓。

这时,身后突然站了个人,劈头盖脸喝道:

“形迹可疑的家伙,可是黄巾贼一伙儿?”

什么人?刘备吃了一惊,转过身来。

呵斥他的人问了句“你是哪来的?”就不由分说一把揪住他后颈的头发。

刘备定睛一看,像是官府的差役,胸前挂有县衙的徽章。近来世道不太平,连地方的小吏平时也都武装起来。来者两人,一人手持铁弓,一人腰挂半月枪。

“在下来自涿县。”刘备答道。

“涿县哪里?”差役继续追问。

“在下是涿县楼桑村人氏,现和家母同住在楼桑村。”

“做何营生?”

“以织席贩履为生。”

“原来是沿街叫卖的小贩啊!”

“正是。”

“不过……”

差役突然嫌弃地甩开刘备的头发,瞅了瞅刘备腰间的那口剑。

“这把剑挂着黄金佩环和琅玕珠子,你一个卖草席的怎么能用得起如此名贵的东西。从哪偷来的?”

“这是家父的遗物,不是偷来的。”

刘备平实的回答中透着凛凛威风,差役触碰到他的目光后马上避开。

“话说回来,你在这个地方坐了半晌,到底在看什么?举动难免让人怀疑。恰巧昨晚一拨黄巾贼也到这附近的村子来过,打劫一番后扬长而去。看你人挺老实,不像是贼人,但还是问清楚为好。”

“您说的也是……其实,在下听说今天有一艘洛阳船会沿河而下至此,所以一直在等。”

“哦,有什么亲戚要来吗?”

“不,在下是在等着买一些茶。”

“茶?”差役瞪大了眼睛。

他们从未尝过茶的味道。在当时,只有濒危的病人或身份显赫的贵族才能喝到,因为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买给谁喝,你家有人得了重病吗?”

“没有人得病,是家母喜欢喝茶。在下没什么钱,很少能买来孝敬她老人家。这一两年攒了些小钱,想买一些作为这次出行给她带的礼物。”

“嗯……倒是孝心可嘉。我也有个儿子,别说给父母买茶了,就看他那样儿……”

两位差役合计一番后,像是打消了对刘备的怀疑,念念有词地离开了。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

刘备望着被晚霞映得发红的河水,再次陷入沉思。  不一会儿,“啊,看到船旗了,一定是洛阳船来了。”刘备这才从草丛中站起身来,手搭凉棚,向上游方向望去。

P1-5

后记

不一样的三国演义

吉川英治被誉为日本的“国民文学作家”,历史小说《三国》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三国”这一题材在我国家喻户晓,且不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关帝庙、诸葛祠、京剧、百家讲坛、影视剧作品……“三国”元素可谓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此次,吉川将以一位日本作家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一部有别于传统的《三国》。

本卷是吉川英治《三国》全十卷中的第一卷,情节始于刘备为母寻茶,到曹操刺杀董卓未果为止。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本书之一大特点在于“在勾画人物形象上加入了自己的解释和创意”。吉川《三国》中主要人物的登场方式与罗贯中《三国演义》不尽相同。比如,刘、关、张三人没有一齐登场,也没有一见面就结拜。作者按照先后顺序,用不少篇幅来分别介绍三人的身世,叙述三人相互结识的过程,在人物的登场上铺垫了更多的笔墨。在人物外形的描绘上,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刘备并非“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三国演义》),而是“两颊饱满,面露笑意”;曹操则“一身红铠,体瘦面白,眉宇间深藏智谋”,少了几分奸雄之气:关羽更是“在童学草舍教书的村夫子”,而非“推着车子人城投军的大汉”(《三国演义》)。吉川在写作中融入的这些创意,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吉川笔触下的不一样的人物形象。吉川《三国》中的人物对白明显多于《三国演义》,这一手法让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且对话多用白话文,日文原文读起来流畅易懂,极为贴近现实生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但是若将现代风格过于浓厚的对白直译为中文,读起来颇有不伦不类之感,因此在翻译处理上,我有意识融人了《三国演义》的对白腔调,寄望于更符合我国读者的欣赏口味。

吉川《三国》的另一大“创作”是虚构人物和虚构情节。就第一卷(桃园卷)来讲,不仅有鸿芙蓉、老僧这些在正史中不曾记载的人物,虚构情节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刘备寻茶、张飞醉酒、关羽教书,等等。这些虚构不仅使作品得到充实丰富,体现了吉川本人的写作特点,有一些甚至是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必经环节。例如鸿芙蓉便是刘备与张飞首次邂逅的关键因素,而鸿芙蓉这一人物也成为了刘备心中了却不下的一个结,贯穿第一卷始终。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尽管吉川《三国》有很多再创作的成分与元素,但小说的故事主线是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展开的,其架构与《三国演义》基本一致,对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也多有取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吉川《三国》决不是天马行空、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有作者忠于客观事实的历史观坐镇其中。大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来龙去脉,小到人物的脾气秉性、坐骑穿戴、地位官职,无不与原典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可以说吉川的创作是有理有据、有节有度的,源于原典,高于原典,却又不失于原典。

浅谈桃园卷之刘备形象:孝子与情种

《三国1桃园卷》的中心人物是刘备,首卷情节即始于刘备为母寻茶。全书洋洋洒洒十万字,用近乎四分之三的笔墨讲述了以刘备为首的三兄弟的“创业史”。周瑜曾道刘备“以枭雄之资,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国志,周瑜传》),曹操在与刘备煮酒对酌时一语道破天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演义·第21回》)。陈寿评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三国志·先主传》)世人对刘备的评价,是野心勃勃的一代枭雄,是任人唯贤的仁德之君,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胸怀天下却不得志的帝室之胄。刘备这一“枭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在吉川的笔下,却以迥然相异的风格登场。

吉川首先抓住了罗贯中以“事母至孝”(《三国演义·第1回》)一笔带过的这一侧面,将刘备塑造成一个心系老母、不违母命的孝子形象。刘备不远千里外出寻茶,只为博母亲一笑,是出于孝心;路遇黄巾贼人,命悬一线之时,心中首先想到老母余生无人照料,是出于孝心:以剑赠人,招来母亲责骂而不敢还嘴。亦是出于孝心。然而,在母亲眼里,刘备的孝心却是一种“愚孝”,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是撇下老母,投入到复兴大业中。还是委身寒村楼桑,为母送终?事业与亲情,让刘备陷入了两难境地。

其次,吉川笔下的刘备是个“情种”。鸿芙蓉的出现让二十多岁的青年刘备情窦初开,短暂的相处之后是长久的离别,然而刘备心中却对她念念不忘。邻家少女的歌声、张飞的无心调侃,种种细节都能拨动他内心深处的那根情弦。直到在刘恢庄上再度偶遇,才了却了他的相思之苦。然而,此时的他已是义军盟主,使命在肩,容不得他留恋儿女私情。想爱却不敢爱,想爱却不能爱。事业与爱情,让刘备再次陷入了两难境地。

如果说罗贯中笔下的刘备是汉室宗亲、帝王之胄,是忍辱负重、胸怀大志的“枭雄”,是惟贤惟德的仁君,无处不透着“高大上”的正面气质,在吉川的笔下,刘备却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着七情六欲,有着为生活所迫的无奈。“百善孝为先”,“英雄爱美人”,本是人伦之常,在吉川的笔下,却构成了刘备性格上的弱点、软肋。正因为这些特质,刘备的形象才更加立体,更加完整。更加“接地气”。

首卷的翻译就此搁笔,故事情节才进行到了《三国演义》的第四回。我深感任重道远,同时又充满期待。吉川《三国》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和不一样的体验?令人拭目以待。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在吉川《三国》的世界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

目录

自序 

第1章 黄巾贼——刘备遭遇黄巾贼 

第2章 坊间童谣——张角发家史 

第3章 白芙蓉——刘备英雄救美 

第4章 小卒张飞——张飞救刘备 

第5章 桑下人家——母子团聚知身世 

第6章 桥畔风谈——张飞刘备重逢应榜文 

第7章 童学草舍——关云长气坏了张飞 

第8章 三花一瓶——刘关张三人终聚首 

第9章 义盟——桃园结义招兵“买”马 

第10章 转战——二斩黄巾贼 

第11章 槛车——官军寒了英雄心 

第12章 秋风阵——破妖术张角三兄弟受死 

第13章 十常侍——敢言张钧反被十常侍吓死 

第14章 打风乱柳——张飞怒鞭督邮 

第15章 岳南佳人——刘备芙蓉再相逢 

第16章 故园——刘备还乡探母 

第17章 乱兆——灵帝驾崩叛乱又起 

第18章 舞刀飞首——何进终遭十常侍枭首 

第19章 流萤彷徨——皇家兄弟遭挟持 

第20章 吕布——虎威慑董卓 

第21章 赤兔马——董卓收买吕布废帝立新 

第22章 春园走兽——王允设宴谋董贼 

第23章 白面郎曹操——孟德“献刀” 

译后记 不一样的三国演义

序言

众所周知,《三国志》是一部古典名著,讲述的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年前的人和事。然而,书中那些活跃于三国的人物,我感觉好像他们依然活在今日中国的各个地方。如果你亲身去趟中国,与那里形形色色的民众或典型人物近距离接触,便会觉得眼前这个人很像三国里的那个谁,或者至少感到他们有些地方一样。

可以说,现代的中国仍旧存在三国时代的治乱兴亡,作品中的人物,其文化和形象虽与今天多有差异,但仍旧存于世。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吧。

《三国志》中有诗。它不是一部单纯记录庞杂的治乱兴亡史的战记故事,其中还洋溢着彰显东方人血性的旋律、音调和色彩。

若将这些诗句拿掉的话,这部世界级的巨著不仅会丧失文学价值,更会变得枯燥无味。

所以,如果硬要对原著进行简化或摘译,那么原著那宝贵的诗味会消失殆尽,甚至还会失去一样更为宝贵的东西——打动人心的东西。

因而我没有只做简单的摘译,而是尝试着将其改写成了一部适合报刊连载的长篇小说。并且在勾画刘备、曹操、关羽、张飞等主要人物形象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文中随处可见原著中没有的词句和人物对话,这便是我的点彩之笔。

《三国志》虽取材于中国历史,却并非正史。作者(罗贯中)竟能将历史人物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且描写了从东汉第十二代灵帝(日本成务天皇时期,公元168年前后)至太康元年晋武帝灭吴为止约一百一十二年间的治乱兴亡。其构想之宏大、舞台地域之广,堪称全世界古典小说之最。细数登场人物,也达到了成千上万人。加之中国一流的壮志豪情之调、哀婉深切之情、慷慨悲歌之辞、夸张幽幻之趣和令人拍案三叹之跌宕,让读者可以于字里行间看见在这片百年大地上演义的种种人间浮沉与文化兴亡。沉醉在引人深思的感动中。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三国志》也可以说是一部民俗小说。作品中反映的人类的情欲、道德、宗教、生活,还有战争这一主题以及群雄割据,等等,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民俗画卷,其中的千姿百态是在天地间的大舞台上、伴随着壮阔的音乐所演出的一场人间大戏。

由于时代变迁,现今的地名和原著中出现的地名之间存在出入,因此我在已经确证的地名后面列入了旁注,此外还有很多尚待考证的旧地名。登场人物的爵位官职,如果是从文字上很容易推断出含义的,也尽量不做更改,因为一旦用现代语言替代,往往会失去文字本身独有的色彩和语感。

原著现存《通俗三国志》《三国志演义》等多个版本,但我没有停留在对这些作品的直译上,而是取其长处,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了再创作。在执笔过程中,时常回忆起年轻时挑灯夜读久保天随的《演义三国志》、被父亲催促睡觉的场景。本来,体会《三国志》的韵味,熟读原著是最好的方法,但今日的读者很难耐得住其晦涩的文笔,读书的初衷也不尽相同,因此笔者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将旧作加以修订,付梓再版。

内容推荐

刘备——乱世中的孔子思想代言人?其“儿女情”“皇家身世”也浓墨重彩!关羽本是一村夫子?能文能武!张飞起初是县令老爷的家丁、武士?“桃园结义”前,他们是怎么结识的?三兄弟合伙倒业,感人励志!张角发家也有一套!黄巾军怪力乱神,也难敌英雄好汉!

……欲知更多,请看由吉川英治编著的这本《三国(1桃园卷)》。

编辑推荐

吉川英治的《三国》共分十卷,分别为桃园卷、群星卷、草莽卷、臣道卷、孔明卷、赤壁卷、望蜀卷、图南卷、出师卷、五丈原卷。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本卷是第一卷《桃园卷》,情节始于刘备为母寻茶,到曹操刺杀董卓未果为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