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斯伍德家族在苏塞克斯定居多年。家中有个偌大的庄园,府邸设在庄园中心的诺兰庭园,数代以来一直过着体面的日子,在邻里间名声颇佳。已故的庄园主人是个单身汉,活到很老。他在世时,妹妹长年陪伴他,替他管理家务,没想到却早他十年过世。为了填补她的空缺,庄主将侄子亨利?达斯伍德一家接到家中。亨利是诺兰庄园的法定继承人,老达斯伍德打算把家业传给他。这位老绅士得到侄子夫妇及其子女陪伴,日子过得倒也开心,并越来越喜欢他们。亨利夫妇除了出于利害关系,也出于善良的天性,对这个老人百般照料,使他晚年享尽了天伦之乐。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亨利·达斯伍德与前妻生下一个儿子,与现在的妻子生了三个女儿。儿子是个稳重的青年,当年他的母亲留下一大笔遗产,当他长大以后,将一半财产移交给了他,因此奠定了厚实的家底。不久后他结了婚,又得到一笔财产。因此,父亲能否继承诺兰庄园,对他远不如对他的几个妹妹来得重要。要是父亲不能继承这笔家业,这几个妹妹的财产便微乎其微。她们的母亲一无所有,父亲仅掌管七千英镑,而对前妻另一半遗产的所有权只在生前有效,他一去世,这一半财产亦将由儿子继承。
老绅士死了。宣读遗嘱时,才发现它令人既高兴又失望。他并不偏颇无情,仍旧把庄园传给了侄子,但附加条件却使它失去了一半的价值。原来,达斯伍德先生之所以想要这笔财产,是顾念妻子和女儿,而非为了自己和儿子着想,但遗产偏偏指定由他的儿子和四岁的孙子继承,这么一来,他便无权动用庄园的资产,或者变卖它们来赡养他最亲近、也最需要赡养的家眷。
全部的家产都因为这个小孩儿被冻结了,过去,他只不过偶尔随父母到诺兰庄园来几趟,就像其他两三岁的娃娃一样,没什么特别讨人喜欢的地方。但他那牙牙学语、淘气吵闹的模样,却博得了老绅士的欢心。相较之下,侄媳母女多年照顾的情分却变得无足轻重。但这个老人也不苛刻,为了表示对三位女士的一片心意,他仍然分给每人一千英镑。
达斯伍德先生起初极为失望,但他生性乐观,认为只要自己活久一些,凭着这么大的一个庄园,再加以改善经营、省吃俭用,就能攒下一大笔钱。然而,这笔迟来的财产只在他名下维持了一年,当他叔父死后不久,他也撒手而去。留给女儿们的财产,加上叔父的遗产在内,总共不超过一万英镑。
当他病危时,家人赶紧找来他的儿子。达斯伍德先生用最后一口气向儿子做了临终的交代,嘱咐他照顾继母和三个妹妹。
约翰·达斯伍德不像家里其他人那么多愁善感,但受到这样的嘱咐也深受感动,他答应尽力让她们母女过得舒舒适适。他的父亲听到这番许诺后便放心了。这时,约翰开始精打细算起来,思考自己到底该为她们尽多少力。
这位年轻人的心地并不坏——要是冷漠和自私也算得上坏心的话。大致上,他很受人尊敬,因为他办事总是十分得体。假如他能娶个和蔼一点儿的女人,也许还能更受人敬重,甚至自己也会和蔼一些。无奈他结婚时还太年轻,太溺爱妻子。约翰?达斯伍德夫人很像她的丈夫,只是心胸更狭窄、更自私。
他向父亲许诺的时候,心里就在盘算,要再给每一个妹妹一千英镑的资助。这件事一点儿都不难,因为除了目前的收入和母亲的另一半遗产以外,他每年还有四千英镑的收入。一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就暖乎乎的,觉得自己还能再慷慨一些。“是的,我可以给她们三千英镑,这够慷慨了!足以确保她们安心度日。三千英镑啊!我很容易就能省出这么一笔巨款。”他一连这样想了好多天,一点儿也没反悔。
……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