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楼梦诗词的美丽与哀愁/重温经典古诗词
分类
作者 谭慧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世外仙姝,目下无尘

自《红楼梦》成书以来,“林妹妹”那形销骨立的凄绝之美便深入人心,但凡略通风情,想起她,总不免要慨叹、唏嘘。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黛玉。于我,每当思及,脑中就泛出一泊冷湖,这湖仿佛独立于凡界之外,微微泛着些波光粼动,偶尔风过,舞起水上薄雾,袅袅如纱,像是有什么正待诉说,然而终究归于寂静无声。

整日里将珠泪抛洒,始终不曾见容于世,徘徊中,凄凄然魂断潇湘。这,便是林黛玉的一生。

从来造化不由人。她不知道,自西边角门被抬进荣国府的那一刻起,命运的掌纹加速蜿蜒,她的一生便要在这里铺展开去;缘起缘灭,爱恨悲欢,她不知道,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与宝玉的一段死心缠绵,三生石上,情劫早已注定。

那夜掷花名签,黛玉那一支上描着芙蓉,上题“风露清愁”,一如她的性情。“莫怨东风当自嗟”的前头,隐去的是宋代文人欧阳修的叹息:“红颜胜人多薄命。”黛玉之薄命,正与她“红颜胜人”相照应,凡见她之人,无不称其风流袅娜、举世无双,究竟是怎样的美,又代代有代代的附会。只从贾宝玉的眼里看去:

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品读之,黛玉眉宇间的秀气和行止间的优雅自不待言。但若只论美貌,世上佳人何其多哉,她的奇绝,更在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敏感纤弱、细腻多思,在于那“泪光点点”的悲情之美。是以得宝玉赠字日“颦”。

眉尖若蹙,颦而难舒,正是黛玉愁郁敏警的画像。

幼年丧母,少年殁父,已是大不幸:原为父母掌上明珠,转眼便成他人篱下寄孤,这客居的外祖母家偏还是个皇亲国戚的大家庭。莫说多疑善感的黛玉,便是任一小小女子,初来到这“到底是客边”的所在,也必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

自卑的种子,从此埋下了根,偏还才高自许,孤高更致疏离。在外人看来,黛玉的性子,总是不易亲近的了。她敏感至极,生怕被人看低,那一声声冷笑暗讽,那“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的挖苦,还有那“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的泣诉,都使她看起来玻璃娃娃一般易碎而不可碰触。

于是,纵然是“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却毕竟冷漠如冰。缺乏耐心的人们,表面上虽仍敷衍着,心里却不免与她生出了距离,私底下早给她贴上了“尖酸刻薄”“任性刁钻”的标签。好在她倒也乐得远离众人,只独守着一围修竹,教鹦鹉背诗,或焚香等候燕子归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诗意盎然。

一个人尝浮世轻愁,一个人看细水长流。

品味孤独,倒是一种超然的情怀。“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是美人对尘嚣的绝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天地一人的江湖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再热闹也掩不住、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哀愁。黛玉所拥有的,也正是这样一份目下无尘、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她领受这孤独,沉醉于它浓酽婉转的美,纵然是不得己而为之,纵然饱含苦涩凄凉,她仍兀自沉浸其中、不管不顾了。

这日,她又是孤身一人。为前一晚被晴雯拒于怡红院外,她误会宝玉故意与自己疏远。芒种佳节,本该和姊妹们共祭花神,黛玉却“独抱幽芳出闺阁”,兀自立在远离众人的角落——先前与宝玉共同埋葬桃花的花塚前。但见得落英乱阵,便有了一幅这样的葬花图: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值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浓烈凄美,又兼心中结郁难舒,多情如她,怎不泪如雨下?是以“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想这些花儿,“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不正如同自己薄命?临风洒泪,倚锄伤情,半为这飘逝的飞花,半为自己无根的命运。

P2-4

目录

卷一◎枉凝眉

 世外仙姝,目下无尘

 才高自许,素怨秋心

 似傻如狂,惜玉怜香

 木石前盟,镜花水月

卷二◎终身误

 艳冠群芳,不语婷婷

 玉带挂林,金钗埋雪

 曾经沧海,劳燕分飞

 金玉良缘,意终难平

卷三◎乐中悲

 欲洁何洁,云空未空

 乞梅评诗,相知相惜

 富贵何为,水逝云飞

 两小无猜,霁月光风

卷四◎恨无常

 无情宫闱,繁华一梦

 金闺花柳,玉殒香消

 勘破三春,枉入红尘

卷五◎叹尘缘

 才精志高,末世运消

 远嫁异乡,东风难寄

 机关算尽,聪明自误

卷六◎为谁妍

 踏雪寻梅,毓秀钟灵

 枉自温柔,公子无缘

 空谷幽兰,遗世独立

卷七◎女儿悲

 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敢爱敢恨,至情至真

 浪打飘萍,飞花逐水

卷八◎好事终

 太虚幽梦,情人独痴

 情天情海,风月情深

 守节一生,蹉跎成空

卷九◎辛酸泪

 名门闺秀,美人迟暮

 端方坚硬,谦恭厚道

 功名利禄,一枕黄粱

卷十◎空遗恨

 旧梦依稀,往事迷离

 曲终人散,归彼大荒

序言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一把辛酸泪浸透了一部《红楼梦》,梦里繁华,梦外零落。从“桃花帘外东风软”的暖春,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寒冬,曹雪芹呕心所绘荣宁二府,极盛而衰,仿佛小孩子一心一意在沙滩上堆起城堡,又全神贯注把它毁掉。而其中那些诗词,或著警幻仙境,或系席宴酬唱,或为花间偶得,或属病榻微吟,一首首如同醇美的陈酿,世间的缕缕情缘与般般哀愁皆浮泛杯中。闻之,情深绵长;品之,萦指绕肠。

情问红楼深几许,繁花散尽总为空。痴与迷,了与悟,交相纠缠着红尘宿命,姻缘轮回。

一座红楼,毕竟梦幻一场,几多风流儿女,终究荒冢一堆。

如此,故事一开始,便宿命般被抹上了悲剧的颜色,指着这世上无尽繁华,提示给人们一个最不愿看到却无法逃避的结局。

黛玉蕙质兰心,不染凡尘,却无奈风刀霜剑严相逼,最终只好焚毁宝玉昔日送的旧手绢,带着一句未尽的话离开人世。

宝钗艳压群芳,贤能周全,却因那似乎天定的金玉良缘,到底意难平。

湘云英豪阔大,言辞爽利,却湘江水逝楚云飞,守寡终老。

迎春逆来顺受,与世无争,却只得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探春才精志高,见之忘俗,却生于末世运偏消,远嫁边疆,与亲人参商相隔。

惜春温柔腼腆,安静平和,却眼见兄弟姐妹死的死别的别,终看破红尘,独卧青灯古佛旁。

古壁。青灯。冷雨。落花。解尽香魂释尽情痴,一生执念万劫不复。

集天地山川之灵秀的女儿,终究在最美的年华里质本洁来还洁去,渐渐被时间磨灭了在世间存留过的痕迹。 《红楼梦》为她们唱了最动人的赞歌,然后把她们的幸福撕碎了给人看,再用烈火焚烧,落地成灰,让人久久无从释怀,道不尽人世苍凉。

所有的不甘与痴迷,所有的悲戚与幽怨戛然而止。解不开“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谶,千红一哭,化不尽“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之苦,万艳同悲。

花魂含悲,冷月无语。只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果真诗中有意,意中有诗。那诗词里藏着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一重重惊天动地的悲剧,一幕幕美人归去的孤影。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恍然间,四季花开花谢轮替,大观园依旧姹紫嫣红开遍。仿佛宝玉从未品那“干红一窟”的茶,从没饮那“万艳同杯”的酒。公子小姐在最美好的年华赏花,饮酒,作诗,青春明媚,何等热闹。待一年瑞雪消融,梅花吐尽暗香,转眼又是桃自芳菲杏自红的春天。仿若时间随着季节周而复始地轮回,不知不觉又会回到原点,重新计算华年。

内容推荐

古典诗词难读、难懂,一则文字冷僻,二来典故生涩,三是意蕴艰深,而《红楼梦》诗词除此三者,因其涉及作者家事,更需品读再三,方有体悟。

解读《红楼梦》中的诗词。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一个“情”字。由情而入,我们便会对作者的辛酸泪感同身受,便与作者的荒唐处有了心灵的契合。

一座红楼,不仅仅是风流儿女几多愁,更是荒冢一堆尽归去。这里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红尘轮回,皆为宿命。花谢花飞花满天,只留下青灯古佛的凄凉。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谭慧著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楼梦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文笔清丽真挚,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营造出一幅幅绝美忧伤的诗情画卷,让人永远也走不出。

编辑推荐

谭慧著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楼梦诗词的美丽与哀愁》主要节选《红楼梦》中的有代表性的诗词曲赋百余首,如林黛玉的《葬花吟》、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薛宝钗的《咏白海棠》等,作者试图以名家之笔对其进行进行注解和点评,文笔流畅,文字优美。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高屋建瓴地去品味《红楼梦》的美妙。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