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家有女初长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严歌苓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谁家有女初长成》是《芳华》《金陵十三钗》《天浴》原作者严歌苓的代表作合集。

她的文字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

她是李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推崇的女作家,斩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美国影评家协会奖、台湾联合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等奖!

被称为“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严歌苓,小说以刚柔并济、极度的凝练语言,高度缜密、不乏诙谐幽默的风格为内在依托,具有犀利多变的写作视角和叙事的艺术性。

内容推荐

《谁家有女初长成》是严歌苓中短篇经典合集。在这本集子中,分量最重的篇章无疑当属《人寰》和《谁家有女初长成》。尤其是《人寰》,它被称为是严歌苓的“转型成功之作”,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海峡两岸分别荣获台湾“中国时报百万小说奖”(1998)和“上海文学奖”(2000),此外还包含了其他名篇如:《阿曼达》《初夏的卡通》《魔旦》《蛋铺里的安娜》《书祸》《信则灵》等。

目录

人寰

阿曼达

初夏的卡通

魔旦

蛋铺里的安娜

书祸

芝加哥的警与匪

信则灵

女佣

快乐时光

谁家有女初长成

“人性深处的惨痛和悲鸣”

试读章节

小回子从汽车兵排长手里接过一大纸箱邮件。他就地蹲下来分拣。总是金鉴的信最多。刚过完四年大学生活的人当然是继续以写信来过校园生活。小回子羡慕站长有那么多可以拿笔来交谈的朋友。有些信在长途颠簸,各层邮递机构的盘弄中破损了,露出信笺和照片。小回子很好奇,想看看可有女人给站长寄相片。但他只是好奇而已,他知道站长有个曾经恋爱了一大场的女人。现在他们仍是频繁地通信。他认得出她的字迹,他从金鉴看见这字迹时的神色断定那是她的字迹。他认为他们分了手还有那么多可写可谈的,正说明他们的文明和现代,说明他们的不俗。男女间除了刘合欢叼着烟架着二郎腿胡说八道的那种关系,还有别的感情出路、感情空间。小回子为年轻的站长这样的失恋——这尚未终止、可能将延至终生的一场失恋深深感动并酸楚。站长缄默的失恋使失恋比恋爱更美好,起码在小回子心目中。他宁可仿效金鉴这样情深谊长、宁静凄美的失恋,也不会选择刘合欢那样哄哄闹闹的热恋。从这几天的观察小回子断定,刘合欢已闹开热恋了。对象自然是小潘儿。他甚至观察到小潘儿其实是更中意(或只中意)金鉴的。哪个女人会不中意金鉴:分寸、教养、智慧。女人尤其会爱有这些才干和美德又不得志的人,如金鉴。小回子昨天下午见小潘儿正帮炊事班锯木柴,忽然飘起毛毛雨,她丢下锯子便跑去收衣服。小回子认识那是金鉴的一套军装。她若不细心地暗中注视着金鉴,绝不会观察到站长早晨洗了衣服。小回子想,美丽的小潘儿若能使郁郁寡欢的站长欢乐起来多好!她会给他很大欢乐的,正如她给了小回子,给了全站二十来个男人那么多欢乐。偏偏是刘合欢这种人得了逞。星期天晚上玩卡拉OK,大家央小潘儿来一段,她扭捏,找一百个借口,刘合欢像是有控制她的权威似的,眉一皱,下巴一扬,对她说:叫你唱你就唱呗。小回子在那个当口上把刘合欢恨了个透。小回子想,没准金鉴在心里是挺爱小潘儿的。见她拿着卡拉OK的麦克风,身子一歪一歪地唱起来,金鉴笑了一下。小回子认为那一笑可不一般,当然他不知它不一般在哪里。他就那样抿嘴一笑,转身走了,生怕有更多的流露似的。小回子认为他的猜测若没错,站长在他心目中就更有地位了。一个默默热恋、默默失恋的男人,多么诗意,多么勇武,是多么男子汉的一个军人,他觉得自己在这一点上是有希望成为金鉴那样真正的男子汉的,他对小潘儿也是默默地欣赏,默默为她的每一分可爱、每一分美好而在心里默默吃苦。她极偶尔的莞尔一笑,几乎是敷衍他的,他都为此一阵心伤。她不曾亦不可能对他有任何伤害,他却感到那隐隐的一丝伤害;她腰肢的一个扭动,她曲线毕露的身材的一个起伏,她与其他人不相干的一句搭讪,都让那丝伤害细细作痛。小回子认为他在看站长抿嘴微笑、转身离开的刹那捕捉到十分相似的细细疼痛。为此,他感到骄傲:为自己同站长能有如此高尚的同病相怜,为站长和自己同承一份中世纪古典骑士般以牺牲为形式的恋情。

那边三四个兵在轮流让小潘儿替他们剃头。不知谈到了什么,几个人都前俯后仰地笑。小潘儿给了那坐不老实的兵一小巴掌。小潘儿才来六天,把这里变得一个家一样。站长把她挽留下来,多住几天,她便十分当家做主地做这做那,一分钟也不闲的。没人猜透站长把她留下来的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基本上已属于刘司各长了。(P370-371)

后记

人性深处

《谁家有女初长成》及其他

钱虹

这本《谁家有女初长成》集子的编选和出版,对于我而言,完全是个意外。而对于作者严歌苓而言,恐怕也完全出乎意料。这意思就是,它本来根本不在计划之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去年九月始,我就被派往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附近的檀国大学竹田校区担任客座教授一年。期间为之前所编选的三本严歌苓的作品集《金陵十三钗》、《灰舞鞋》和《海那边》,从编排到宣传以及封面设计,与江苏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蔡晓妮有过数十封的电子邮件往来。晓妮对这三本书,也是倾尽全力,精益求精,想方设法做得更好一些。就在二〇一一年,由她担任责任编辑的《金陵十三钗》,获选了江苏省首届“陶风奖”,这是由读者投票选出的十部图书中唯一一部文艺类图书。所以,对于晓妮而言,这次一下子要推出三部严歌苓的作品集,她自然是全力以赴,不敢怠慢,光是封面设计图,她就发给我不下七八种方案图,她说因为设计的几个方案都不太满意,所以发来让我斟酌一下。我一方面仔细察看,一方面挑出几幅我自认为尚属美观大方的发给远在柏林的严歌苓,请她做出定夺。

但几天过去了,没有接到歌苓的回复。于是我又再次发送了上述邮件。翌日就收到了歌苓的回复邮件:“钱教授:您好!刚刚从北京回到柏林家中。我在北京回过您一个邮件,看来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我同意您的意见,第一种设计方案较为大气。请小蔡再斟酌一下吧。预祝春节快乐!歌苓”。紧接着又收到了她的第二封邮件:“钱教授:您的提示非常有道理,一定要把高跟鞋改成芭蕾舞鞋,不过金钗是否精致,因为图太小,我看不出来。春节将至,提前给您拜年!歌苓”。于是,我便把严歌苓的这两封邮件都转发给了晓妮。我以为此事就此画上了句号,春节后三本书就可以付梓了。

春节很快就过去了。寒假也很快就结束了。我开始整理行装,做着开学的各种准备。就在即将飞赴韩国的前几天,突然接到了晓妮的电话。她说,三本书的排版已毕,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海那边》集的页数大大超出了出版社的规定,所以想干脆把《海那边》集子中多余的数篇,包括那篇曾荣获台湾第二届“时报百万小说奖”和“上海文学奖”的《人寰》在内,另外结成一个集子出版,但这样一来,新集子又缺了九十页左右,她要我再尽快补选一个中篇小说,然后把篇名和作品发给她。我听后也觉得舍弃一些已定的篇目,尤其是《人寰》太可惜了,这篇是当初我编选《海那边》时严歌苓亲自向我推荐的。所以,尽管启程近在眼前,但我还是坐在书桌前捧起了严歌苓的一部部书。看了几篇,发现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七万多字,不仅篇幅刚合适,而且读后你的心灵会深深地被女主人巧巧的坎坷命运和不幸遭遇所震颤。她让你无法对当下仍有妇女被拐卖的社会现象保持缄默和掉以轻心。于是,我就把《谁家有女初长成》的两个版本,一起发给晓妮,请她看看此篇是否合适。我在发给晓妮的邮件中这样说:“这两天抽空又看了一下严歌苓的作品,觉得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比较适合,大约七万字左右,上篇讲一个农村女孩巧巧先是被拐卖,然后忍无可忍杀掉了两个男人;下篇讲巧巧逃到一个兵站,士兵们都很喜欢她,但十几天后通缉令下达使她最终被抓走。全篇读后令人心灵很受震撼……”很快,晓妮就发来邮件表示同意,并建议这第四本集子就取名为《谁家有女初长成》。她很快发来了出版合同。就这样,经过一番周折,这第四本集子《谁家有女初长成》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

在这本集子中,分量最重的篇章无疑当属《人寰》和《谁家有女初长成》,尤其是《人寰》。它被人称为是严歌苓的“转型成功之作”,但我更觉得这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如果说《雌性的草地》可作为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篇小说代表作的话,那么这部《人寰》,应该就是她九十年代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它后来在海峡两岸分别荣获台湾“时报百万小说奖”(一九九八)和“上海文学奖”(二〇〇〇),也多少“英雄所见略同”地表明了两岸文学评委对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的肯定。这部小说,可谓是严歌苓第一次尝试的心理小说。是一个通过“催眠”的医学诊治手段,诱导患者“Talk out”(说出来)的故事。作者赴美后因患严重的失眠症,不得不求助于美国心理医生的经历,使她认同了“Talk out”(说出来)的心理诊疗方式有助于对人自身的了解和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人寰》以第一人称“我”的断断续续、梦呓般的自叙,抽丝剥茧地揭示了一个曾经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冲突,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中年东方女子的心路历程,包括在常态下被掩饰得严严实实的女性最隐秘的性意识和情欲。

“我”是一个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四十五岁女人,因为失眠,和许多美国人一样去找心理医生治疗。就在“催眠”的诊疗过程中,她似醒非醒的逐渐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从“我”还是一个年仅六岁、穿着白色吊带衫的女孩开始叙说。这个女人的故事中夹杂着父辈的恩恩怨怨,也穿插着一个带着悲剧意味的“忘年之恋”:一个早熟的女孩与一个历经沧桑的男人,在“我”的童年时代相遇,“成年人往往在孩子面前是心虚的”,尽管被称为“叔叔”的贺一骑手中掌握着“我”一家的命运,但在孩子的童真面前,他的自信心瓦解了,“我和他,从那之后的三十九年,他一直在等待我延宕的选拔和裁决。”

在贺叔叔始终如影随形的关注之中,“我”慢慢长大,陷入了对这位男性长者的复杂情感中,他成为自己从小怀着莫名的暖昧与感动的人;但他却以恩赐的名义,剥夺了“我爸爸”的半生年华和创作才能来为他写书。“文革”岁月里贺叔叔被打倒,“我”对他的感情却由此达到了巅峰。然而面对已长成妙龄少女的“我”,贺叔叔已经没有了面对“我”的勇气。十年后“文革”结束,贺叔叔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之中,但这时的“我”虽然已经拥有了一份青春的恋情,“我”也知道自己和恋人宋峻的感情近乎是一场玩笑,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像《我不是精灵》中的穗子那样,能用一份洒脱和觉悟来脱离与贺叔叔之间的情感纠葛。于是,“我”的前半生就陷落在贺叔叔和“我”以及贺叔叔和“我爸爸”之间那种恩典与胁迫、感恩与仇恨、宽恕与利诱、倾慕与决绝的纠缠之中。这一切犹如梦魇一样始终缠绕在“我”的生活中。为了摆脱过去的阴影,“我”逃离了婚姻,逃离了贺叔叔,离开了故国。可是,即便到了陌生的美利坚,“我”似乎仍旧摆脱不了命运的纠缠。作为一个四十五岁的女博士,要在异国安身立命,“我”不得不面对垂垂老矣的系主任舒茨,同样是恩德与胁迫并存,在他身上似乎是另一个贺叔叔的存在。在抗拒和迎合中,作为女人的“我”与舒茨将“我”和贺叔叔在中国没有继续下去的故事演绎了下去。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一个婚姻不幸却老是与年长得多的老男人纠缠不清的女人的故事而已。严歌苓的小说不会停留在此,她要用类似外科医生手中的手术刀,把与肿瘤相关的淋巴及细胞一点一点深挖出来。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认为人的童年经历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巨大,尤其是不堪回首的阴暗事件,在幼童的心里会留下记忆阴影,即便日后被本人遗忘,但在潜意识层面仍然会控制着某个隐秘的角落,只有把这个阴暗事件重新回忆起来,并且“Talk out”释放出来,才能彻底得到解脱。在多次“Talk out”治疗后,“我”终于说出了三十多年前的真相:十一岁那年“我”与贺叔叔一同乘火车前往上海祖母家。在闷热的夏日夜晚,“我”在火车包厢里故意装作熟睡并滚落到地板上,从而被贺叔叔紧紧抱住,然后“他一寸寸地抚摸她。他的手到之处那寸肉体便是苏醒。便是蜕变。她始终在观望他的眼睛,从她的形骸内窥视到他的迷恋。对所有她这个年纪,这个生命阶段的雏形女性的迷恋。”更令人心灵震颤的是,“我”其实是完全清醒并故意这样的:原来,她明白自己的父母当时岌岌可危的命运,需要找贺叔叔这把保护伞来庇护,“牺牲?这个词倒从来没出现过。可能的——十一岁的女孩能做的可能只有牺牲自己。她明白她的父母,她的家庭同他的关系。那份恩宠和主宰,她的牺牲可能会改变一切。他毁她,她就把他毁了。她惧怕被毁,更惧怕她对毁灭的向往。”一个才十一岁的女孩,为了保全父母的安危而不惜以身诱惑一个被称之为“叔叔”的大男人,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使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堕落”到如此地步,以致在其后成长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陷入心灵的梦魇之中呢?幸好,在大洋彼岸“Talk out”这一真相之后,“我”终于离开了舒茨,飘然远引,绝裾而去,结束了又一个带有纯粹功利性质的男女之间的关系。

《人寰》以“我”为中心,串起了三个关于依附和背叛的故事。辗转其问,小女孩的痴情怨嗔与沧桑历程,又何尝不是具体而微地浓缩了整个时代的不可理喻与创痛历史?因此,它与《谁家有女初长成》中那个因被拐卖而最终将两个男人杀了的巧巧一样,都将人性深处的惨痛和悲鸣渲染得令人心悸。

二〇一三年三月于韩国檀国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她的小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让我们这些同学一来感到荣幸,二来也自愧不如。

——莫言

与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作家 梁晓声

严歌苓的写作,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

——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评论家 雷达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