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德同罗丹、马约尔被誉为欧洲近代雕塑三大支柱。他的雕塑艺术及美学思想对现代雕塑的开成与发展影响极大。孔凡平、孙丽荣编译的这本《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布德尔论艺术》选取的是布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的随笔。在这本随笔中,布尔德以他特有的纯朴天性,具有奇特想象力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记述了他一生对生活、对艺术的强烈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如清泉一般淙淙不断地流泻,描绘了生活中绚丽的色彩。也揭示了创作中的深中肯綮,更不乏对人生意义富于哲理的真知灼见和对艺术精辟隽永的妙语箴言。
| 书名 | 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布德尔论艺术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作者 | |
| 出版社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布尔德同罗丹、马约尔被誉为欧洲近代雕塑三大支柱。他的雕塑艺术及美学思想对现代雕塑的开成与发展影响极大。孔凡平、孙丽荣编译的这本《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布德尔论艺术》选取的是布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的随笔。在这本随笔中,布尔德以他特有的纯朴天性,具有奇特想象力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记述了他一生对生活、对艺术的强烈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如清泉一般淙淙不断地流泻,描绘了生活中绚丽的色彩。也揭示了创作中的深中肯綮,更不乏对人生意义富于哲理的真知灼见和对艺术精辟隽永的妙语箴言。 内容推荐 布德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一位内心永远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一位对生活与艺术有着深刻见解的大师。 孔凡平、孙丽荣编译的这本《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布德尔论艺术》概括了布德尔一生思想发展和艺术风格演变的全过程,是大师自我内心真实的独白。 目录 序言 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回忆 我的家庭、我的童年时代 蒙托榜的星期日 小学:鲁塞先生 我的老师 我的花园 黑暗中的光明 艺术 艺术与爱情 旅游印象 法兰西遗产 勒芒 法兰西教堂 特罗的圣·马丁教堂 拉瓦尔丹的教堂 巴黎圣母院 风中的女像柱 热那亚 圣·罗朗大教堂 罗马 论艺术和艺术家 古代 菲狄亚斯的宙斯像、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 艺术作品中的真实与情感 逝去的人生和永恒的艺术 灵魂 创作中的思考 艺术中的物质与精神 提高与飞越 创造者或工程主持 孩子的灵魂与艺术家的灵魂 艺术与自然 艺术在我们生命的死亡中延宕发展 阿纳托尔·法朗士 罗丹与卡里埃 伊莎多拉·邓肯的舞蹈 尼津斯基:一个农牧神的下午 布德尔在大别墅美术学院授课 雕塑艺术 生活中的布德尔 万圣节中的两位少女 小花园 小鸡和小鸭 公羊、母鸡和鸭子 癞蛤蟆(蟾蜍) 阿尔卑斯山脉黄昏中的公羊 我和小女儿度过的一个上午 童年的黎明 黎明前 鉴别万物的美 天才的工作室 关于友谊 谈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 布德尔的生平与创作 布德尔与建筑艺术 布德尔——艺术的先驱者 布德尔生平与创作编年表 附图 试读章节 我父亲一直工作到八十二岁。在我的记忆中,他体魄强健,精力充沛,我从未见他生过病。 可怜的母亲活到四十七岁,就不幸因病去世了。虽然她生前一直疾病缠身,但是她忠诚、和善、细心,生性敏感,性格温柔善良,尽职尽责,具有自我牺牲的美德和精神,犹如一株默默无闻的含羞草。在母亲和我之间有着多少牵肠挂肚、千丝万缕的亲情啊!她的去世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使我悲痛欲绝。同时,也让我清醒地看到了这个世界中隐藏在明媚阳光下的冷酷阴影,领教了人类生命新陈代谢、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残酷无情。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教我的老师和教我那死去的哥哥的是同一位老师。当时,我除了对绘画着迷神往之外,恐怕对其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什么都不想学。十三岁那年的假期,我已经画得很像样了。我从父亲那里找来了雕刻用的工具,依照一个古老的、头上带角的老农牧神浮努斯头像石膏模型进行临摹。 临摹完成后的雕刻与模型原作酷似逼肖。对于我最初在雕刻方面才能的初露,父亲感到非常吃惊和高兴,他便同意让我雕刻一些酒柜和餐具柜上的装饰。我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任务,把东西做得和他设计的样子丝毫不差。 这使我最初的志趣向往终于如愿以偿。我的雕刻技艺提高得很快。不久之后,经我手雕出的东西和父亲所雕刻的相比,看上去竞毫无二致。 我不是一个平庸的学徒工,在初涉艺术之路上渐渐的雕刻的难度越来越大,困难和障碍也越来越频繁地接踵而至。但是,我的天赋助我轻而易举地将之克服排除,似乎没有感觉到它们的来临和存在。我的进步明显,随着时间一周一周地流逝,我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活儿干得也更有把握了。 我跟着父亲制作旧家具的仿制品,我还修理其中的一些中国和日本家具上的带有错综复杂装饰图案的雕刻品。当时,为了提高技艺,我有时还到蒙托榜的市立美术学校去上课。在那学习怎样用黏土临摹仿制古典石膏头像。我的老师是位年迈的老摄影师,他那双天生灵巧的,富有创造性的双手几乎对什么东西都喜欢摸碰摆弄一番,这事当然与我无关。我倒是对古典雕像一往情深,迷恋如痴,它们给我的教益更大。我经常同那些雕塑悄声细语地倾诉衷肠。我朦胧地感觉到了在它们那准确完美、神圣优雅的造型中包含了绝妙的运动,蕴含着和谐的节奏韵律。 我们家的主顾都是一些艺术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们,他们很关心我这个为他们的家庭雕刻修理家具、做一些艺术品摆设的小家伙,就经常对我说起许多有关图卢兹美术学院的事情。 那时我家境贫困。父亲为生活所迫,对于接受下来的活儿,总是默默地付出成倍的努力。虽然他艰辛劳瘁,可总是以低廉的价格卖出自制的工艺品。干的是艺术家的工作,收入的却是普通工钱。所以,我家的生活一直贫困窘迫。但是,这是一种很体面的贫穷,一种清高的贫穷。不过,贫穷也时常使家里的生活陷入窘困的地步,令人难堪。 那时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我帮了家里的大忙,简直就像是一个救世主,因为我会经常帮助家里摆脱生活贫困的窘境。我做东西的速度很快,而且我雕刻的艺术品颇受城里的制造商和艺术收藏家以及从马德里来的木器商所青睐,他们都十分愿意出钱购买我的雕刻品。……父母毫不犹豫地决定,我们要去向蒙托榜市政部门申请一笔奖学金。安格尔的影子总是笼罩着充满朦胧期望人的头脑,艺术大师的身影出现在父母的脑海中,使他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一个城市如果曾经诞生过一位这样的艺术天才,那么,无疑这里就是培育丰硕果实的沃土,也许会再次给整个家乡带来殊荣。 通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我终于战胜了一位来自图卢兹那所学校的竞争对手,获得了奖学金。……最初,我仅能拿到三百法郎,后来又总算争取到了六百。我十五岁那年,就离开了父母,独自一人远走他乡。当时父母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大动感情。因为,我们三个人都相信命运,对荣耀,对财富,深信不疑。 P12-14 序言 布德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一位内心永远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一位对生活与艺术有着深刻见解的大师。 这些雕塑艺术大师的随感是他忠诚的捍卫者、在生活中风雨同舟的亲密伴侣布德尔夫人以极大的热忱,认真精心、清晰地分类整理出来的。在大量的笔墨文字间,记录了布德尔生前每日面对生活与艺术各种不同的感受。 十分感激布德尔夫人所做的努力。这本书向读者展开了通向大师神秘的心灵之门,使得我们有幸能够对大师生前的生活与创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使我们惊讶地看到了他那感情丰富、永远充满激情的内心世界。这更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他雕塑作品的理解。谨此,再次向布德尔夫人表达我们无限的敬意。 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内涵丰富的文字一定能够完整地出版。但是,我们也知道要实现这一计划,将会遇到诸多的困难,这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还有一些可能是永远也无法克服的困难。其原因是,由于布德尔这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记下的、浩瀚纷繁的宝贵文字,大多数都类似于未完成的随笔和草稿,而且上面被修改和涂抹的痕迹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大,甚至于在某些段落和句子中还带有许多空白之处。 鉴于这种情况,要想原样照搬地如实发表这些大师在创作过程中随手记下的粗糙文字是不现实的。因此,做些适当的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也是相当困难和棘手的。 为了能够最生动、最清晰地反映出大师整个一生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地保留了一些比较完整的评论和精辟概括、富有哲理的妙语箴言。在我们从事这项几乎是难以胜任的工作中,尽管已经竭尽心力,但还是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几度陷入到深深的困境之中。每逢这时,我们就被迫忍痛割爱,小心而谨慎地对原稿进行一些微小的增删,抑或在中断的地方做些补充,在令人费解的地方做些注释。这些地方往往涉及一个遗漏的单词、一个晦涩难懂的句子或是几个段落,我们对原文的改动处理,也仅限于此。 为了使读者能够便于阅读这些文字,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按照书中文字内容的分类,在书中加了一些小标题,补充了被大师忽视和遗漏掉的标点符号。此外,我们还保留了一些大师在写随感期间所勾画的速写作为插图,但愿它们能为此书增辉添彩。事实上,文字和速写都是大师生前所喜欢借以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手段。他仿佛每时每刻都没有停歇过自己思想的表露。此外,他还写了大量散文般优美抒情的文字,其中蕴含着诗的韵律。 布德尔的观点一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和首肯。这些独具风格的随感富有哲理,值得一读。我们相信读者阅后,会有同样的感受。因为,这些文字是大师的思想经过长期徘徊、不断反复求素之后,最终升华凝聚成的宝贵结晶。 书中除了包括以前从未发表过的文字之外,我们也没有忽略那些关于讨论布德尔雕塑的会议记录和经过他精心加工修改而发表过的文章。在那些经常看到的文章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精辟的语言和蕴含深刻的段落,征此书中都能找到。 这本令人瞩目的随感录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丰富的精神宝藏。遗憾的是,今天仍有许多大师的书信散落在四方,我们衷心地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会把它们全部收来,汇编成集。 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布德尔博物馆档案室里大师著作的一项空白。我们内心感到很大忧虑和遗憾的就是,没有把握来验证我们所选择和猜测的那部分文字是否准确重要。 这本书概括了布德尔一生思想发展和艺术风格演变的全过程,是大师自我内心真实的独白。我们所做的全部工作,充其量不过是将这些文字作了一下整理和综合。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把这本书献给那些大师最忠实的朋友们,使他们有机会来表达对大师崇高的敬意。 哥·瓦莱尼 后记 安托瓦尼·布德尔(ANTOINE BOURDELLE)(1861—1929)同罗丹、马约尔被誉为欧洲近代雕塑三大支柱。他的雕塑艺术及美学思想对现代雕塑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大。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去对布德尔的艺术介绍甚少,而且也仅限于在作品方面的介绍。至于对这位雕塑大师创作的研究和艺术思想的评介则几乎阙如。当年编译者在国外进修期间,偶然在巴黎一家小书店里发现了这本随笔录,兴奋之情是自不待言的。 在这本随笔录中,布德尔以他特有的纯朴天性、具有奇特想象力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记述了他一生对生活、对艺术的强烈感受。文中的优美语言亦如清泉一般淙淙不断地流淌,描绘了生活中的绚丽色彩,揭示了创作中的深中肯綮,更不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富于哲理的真知灼见,对艺术创作精辟隽永的妙语箴言。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使人不仅仅感觉到在思想上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启迪,同时也仿佛经受了一次美的洗礼。 布德尔从一个普通牧羊人的后代,经过一生孜孜不倦、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代雕塑大师的成长经历,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和那些广泛修养。其中包括,他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对古老传统艺术的研究与崇拜,对虚荣浮华的厌恶与远离,对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对自然、人类悲天悯人的情怀,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对艺术真谛苦心孤诣的探索,对家庭亲人情真意切的关怀,对友谊爱情的忠诚与珍惜,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思考,以及他纯朴率真的性情等。了解大师的这些气质禀赋和精神品格,无疑会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蕴藏在他雕塑作品中的内涵和意义。 读完大师这些宝贵的文字后,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永恒的画面:“在一个新世纪刚刚诞生的黎明中,布德尔从容不迫地迈着一个伟大先驱者的步履,走在曙光洒满的大地上。在他的身后,洒下了一串美妙的、启人苏醒的脚印…… “上帝赐给了布德尔多方面的才能,但是,他将自己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了法兰西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深邃的目光始终如一地注视着世界浩瀚的天空。 “他的伟大正在于此。” 诚如原序所述,这些大师生前信手记下的文字随意性很大,也不规范,同时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翻译时尽力忠实原作的精神实质,保留原作的语言风格。在有些晦涩之处也不完全拘泥于原文,进行了谨慎而灵活的适当处理,力图做到原意清楚、语言概括。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有关这位雕塑大师的艺术成就,除了前部分布德尔关于生活与艺术的随笔以外,我们还根据搜集和掌握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编译撰写了其他的几个章节。这样也会使此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和完整一些。 由于编译者美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语言文字水平及外语翻译等方面能力有限,在编译中可能会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指正,以便在以后的修订中加以修改。 在编译此书的过程中,我们还查阅和参考及引用了一些国内外有关布德尔艺术介绍与研究的书籍和文章,在这里,向撰写翻译有关文字的作者们一并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 编译者 2014年3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