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达画传(1890-1966)/中共大理论家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光辉,叶鹏编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达原名李德三,担任各级参谋长达30年,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渡江战役等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回顾淮海战役中的中原野战军》和《回忆百团大战》等回忆录。

《李达画传》YOU 陈光辉、叶鹏编著。

内容推荐

李达同志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教育家、理论家、著作家,也是人民出版社的创立者。他的道德情操、学术建树以及一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思想,为后人所垂青和景仰。

陈光辉、叶鹏编著的《李达画传(1890-1966)/中共大理论家画传》简明扼要地勾勒出李达同志从一个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争民主、争自由的斗士,最终成为一个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轨迹。全书图文并茂,材料详实,是真实记录李达同志光荣奋斗一生的很好的读物。

目录

一:七岁对对子名震乡梓

二、声援徐特立的爱国壮举

三、参与组织第一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四、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五、马克思主义传播中论争主将

六、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代理书记

七、创办并主编《共产党》月刊

八、渔阳里2号客厅举行新式婚礼

九、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创建并领导人民出版社

十一、创办上海平民女校

十二、生平最不能饶恕的大错误

十三、应邀担任湖南自修大学学长

十四、出版轰动中国思想界的《现代社会学》

十五、白色恐怖中的红色教授

十六、两次为冯玉祥将军讲学

十七、毛泽东四次批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十八、毛泽东读了十遍《社会学大纲》

十九、毛泽东准备读十遍《经济学大纲》

二十、为父八十大寿代笔“自序”

二十一、颠沛流离中的离异与再婚

二十二、黎明前为湖南和平解放效力

二十三、在毛泽东的木板床上睡了一晚

二十四、毛泽东是李达重新入党的见证人

二十五、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

二十六、解说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二十七、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十三年

二十八、论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二十九、重写《唯物辩证法大纲》

三十、批驳“顶峰论”遭批斗致死

三十一、哲学泰斗懿范永存

结语

李达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鸦片战争后的50年,1890年10月2曰,李达出生于湖南省零陵县蔡家埠(今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的灌塘口村一个普通佃农家庭。刚一落地,父亲按辈分取名庭芳,字永锡。后来他自取单名达,号鹤鸣。

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五岭北麓因舜帝南巡崩于宁远九嶷山而得名。又因潇水与湘江会合于萍洲,自古就有“锦绣潇湘”之称。这里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孕育了一批如以“狂草”著称的大书法家怀素、以“爱莲说”驰名的大理学家周敦颐为代表的名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此谪居10年,寄情山水,写出了名扬千古的《永州八纪》《捕蛇者说》。

李达的祖父李光亮生有两儿两女,次子李辅仁便是李达的父亲。

李辅仁生于前清咸丰七年,得到伯父李光明的全力资助,师从名儒王绶,读了几年私塾。成年后娶妻胡氏,生有五子一女,李达是排行第三的男孩。

李辅仁教过蒙馆,当过银匠,做过生意,都没有赚到钱,最后只得回家租种王姓地主20多亩稻田,勉强维持全家生活。李达回忆说:“我家佃种了一个姓王的地主家的20多亩田。每年秋收以后,我父亲就把黄爽爽的谷子一担一担挑到王家庄上交租,我感到很心痛。父亲只希望我们长大成人,能够买些田自己种就好了。”

李达从小天资聪敏,勤奋好学,刚满5岁,就跟着父亲识字,先后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后来李辅仁又教他童谣、民歌和对对于(对联)。

6岁的李达进杨村甸唐家祠堂读书,他既聪明又调皮,在跟唐花圃先生读《幼学琼林》《千字文》时,开始每次背读二三十句,他毫不在乎,很快就背完了。学习上“吃不饱”,他耍淘寻开心,常拿一把小刀在祠堂墙上刻字、雕菩萨。一次他把墙壁刻得乱七八糟,唐先生看到很生气,便把订书的锥子在他的一本书上用力一插,说:“锥尖穿到哪里,7天之内便要背到哪里。”

先生原以为这样可以难住他,谁知第三天,他就滚瓜烂熟地背到了锥尖所到之处。唐先生十分惊奇,对李达父母说:“你们的这个儿子是神童,将来了不起,你们要好好送他读书。我已经把我该教的都教完了,以后就送他到别的地方去读吧。”

李达跟唐先生读书,《学而》《先进》《离娄》《告子》《大学》《中庸》等篇章背得很熟,村里人人都夸他是“神童”。这话传到了清末的一个秀才老先生胡燮卿耳里。胡燮卿在乡下是个“大学问家”,跟李达的母亲胡氏同宗同祖,论辈分排来是兄妹,李达得叫他舅舅。

胡燮卿专门去李家考察李达的才智。那一次,他要李达背了一些书,还特意与李达对对子。他以李达家住油榨头村即兴出上联:“油榨头油榨榨油”;李达想了想,很快对出了下联:“水车坝水车车水。”

胡先生听了十分惊喜,但却不露声色:“油榨头是你们村名,你对水车坝……”7岁的李达胸有成竹:“水车坝也是村名,在我外婆家那里。”他还流利地说出了对对子的要诀:“对对子要名对名,动对动,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胡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连连点头说:“好好好,你的脑瓜里装的东西还不少呢。”胡先生满心欢喜地收李达为徒,对他父亲说:“今后庭芳读书的事我包了,不要你们管了。”

在胡燮卿的精心教导下,李达不仅熟读了《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还读了《东莱博议》等新学书籍。

P1-5

序言

为纪念李达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陈光辉同志主编了《李达画传》,2010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民出版社决定出版中国大理论家、教育家画传系列丛书,请陈光辉同志重新编写《李达画传》。陈光辉同志为此又一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原画传的基础上作了大幅度的扩充、修改和完善,对内容的结构,外观的版式进行了调整,比原画传更见精彩。这就是现在这部献给广大读者的新的《李达画传》。

在中国现代史上,李达同志是一位集革命家和理论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为数不多的典型人物之一。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李达同志的多方面的卓越贡献在很长的时期中并没有得到如实的评价,甚至还流传着许多误传和歪曲。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的条件下,理论界的许多学者才有条件对他的生平和著作进行客观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探讨性的论著,逐步重现了一位真实的李达,显示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大量的事实表明,李达同志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入之一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在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理论、法学理论等广阔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一代大师,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献出了毕生心血和智慧的开拓者,是坚持真理以身殉道的楷模。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杰出人物的作用不能低估。一个民族如果不知道尊重和珍视自己的杰出人物,不知道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遗产,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以数量计算的。我们应当为有像李达同志这样的杰出人物而感到自豪。

我们研究和宣传李达同志的功绩,绝不是要把他描绘成毫无瑕疵的完人。这样的“完人”是没有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时代的产儿,都是在确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践着的具体的人,都不可能不受到客观环境和本人认识的局限.李达同志当然也不例外。他一生也做过错事,说过错话,绝非句句是真理。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他毕生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融为一体,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作出了常人很难作出的业绩,二是他毕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种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忘我精神,决不附和那些他明知其为错误的东西。我想,仅凭这两点,就足够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了。我相信生活在今天新条件下的年轻人会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到应当学到的东西。

对李达同志的研究远没有终结,今后还会进行下去。但作为阶段性的成果,我认为这部画传材料翔实,图文并茂,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我也预祝陈光辉同志在今后继续研究李达同志的长途中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李达同志是我的恩师,他离开我们已四十五年,我自己也年届八十了。陈光辉同志嘱我为画传写一序言,我不能不如命执笔。临颍怆然,言不尽意。  陶德麟

2011年5月15日于武汉大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