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如何行侠仗义?黄永玉又有两桩什么义举?“湘西王”青藏高原上的旷世绝恋结局如何?神秘的湘西巫术竟然远不止蛊术而已?《凤凰(那些人那些事)》作者范诚在湘西从事记者工作30年,关于凤凰,不乏有趣的见闻。全书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篇,介绍陈宝箴、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红等与凤凰有关的近现代人物。第二部分传奇篇,讲述发生在凤凰的一些传奇故事。第三部分谜案篇,剖解凤凰历史上那些悬疑事件。第四部分轶闻篇,介绍凤凰的一些风水趣闻以及巫术等传闻遗事。第五部分亲历篇,讲述作者在凤凰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 书名 | 凤凰(那些人那些事)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范诚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沈从文如何行侠仗义?黄永玉又有两桩什么义举?“湘西王”青藏高原上的旷世绝恋结局如何?神秘的湘西巫术竟然远不止蛊术而已?《凤凰(那些人那些事)》作者范诚在湘西从事记者工作30年,关于凤凰,不乏有趣的见闻。全书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篇,介绍陈宝箴、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红等与凤凰有关的近现代人物。第二部分传奇篇,讲述发生在凤凰的一些传奇故事。第三部分谜案篇,剖解凤凰历史上那些悬疑事件。第四部分轶闻篇,介绍凤凰的一些风水趣闻以及巫术等传闻遗事。第五部分亲历篇,讲述作者在凤凰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内容推荐 范诚著的《凤凰(那些人那些事)》是一本全方位挖掘诠释湘西名城——凤凰古城的文化散文集。全书分人物、传奇、迷案、轶闻、亲历五个篇章,60余篇文章,约20万字。既有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等凤凰名人的家世、成长的精彩故事,也有“湘西王”、“青帕苗王”、“聂胡子”等传奇经历,还有凤凰的巫术等民俗风情、奇闻趣事,以及作者亲历的一些记录,有故事、有情节、有悬念、有看点,是一本很能吸引人而又值得一读的著作。凤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上千万人次,相信有很好的市场。 目录 一 人物 陈宝箴在凤凰的仁政 吴自发与三潭书院 熊希龄三谒刘坤一 熊希龄与醴陵瓷业的振兴 “湘西王”青藏高原的旷世绝恋 “湘西王”对沈从文人生与创作的影响 一生办教育的田星六 沈从文的老师田名瑜 沈从文的父亲母亲 沈从文的兄弟姐妹 沈从文的行侠与仗义 沈从文的“写字”及书法艺术 沈从文甘当小学生 刘祖春与沈从文兄妹的情谊 凤凰籍院士肖纪美 爱国华侨谭德森的故乡情结 老头还乡——黄永玉的乡情 黄永玉的两桩义举 黄永玉先生轶事 刘鸿洲与黄永玉先生的交往 九旬老书法家刘壮韬 纸扎传人聂胡子 好人吴官林 二 传奇 几代箪军的铁血传奇 湘军中的凤凰将领轶事 放牛娃当了大将军 将军府小丫头变身京剧大腕 最后的飞虎队员 “芸庐”轶事 戴斗垣命断文家市 南方长城发现始末 一件苗族古老服饰的发现 麝香 三 谜案 抗英名将郑国鸿籍贯之谜 凤凰三个大佬的恩怨情仇 几个凤凰人筹划的“石门兵变”始末 抗日名将顾家齐被暗杀之谜 运钞机坠落两头羊之谜 “青帕苗王”上山为匪之谜 四 轶闻 凤凰风水趣闻 凤凰名人墓葬 苗族武师轶事 神秘的巫术(一) 神秘的巫术(二) 神秘的巫术(三) 神秘的巫术(四) 神奇的草药 五 亲历 参加沈从文骨灰安放仪式 张充和夫妇凤凰之行 陪黄永玉先生在凤凰野炊 见证洞藏酒鬼酒启封 凤凰的石拱桥 箪子坪的古兵营 凤凰的阳戏 凤凰傩堂戏 凤凰茶灯戏 天坑救人记 和气酒 也谈凤凰旅游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陈宝箴在凤凰的仁政 清末杰出的政治革新家陈宝箴先生一生与湖南结缘,与湖南人结缘。他在湘的任职,是从湖南辰永沅靖兵备道开始,又是在湖南巡抚任上结束的。 陈宝箴(1831—1900),字相真,号右铭,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少负志节,诗文皆有法度,为曾国藩所器”(《清史稿·陈宝箴传》)。1852年,他参加乡试,中举人。后跟随父亲陈伟琳办团练,抵御太平天国。不久来到湖南,参加易佩绅部队,驻扎湖南龙山、湖北来凤一带。石达开西征来犯,易佩绅部队饥饿疲惫,陈宝箴受命到永顺募集粮草。“粮至不绝,守益坚,寇稍稍引去”。接着回到江西,在湘军将领席宝田幕中任职。为席宝田献策,生擒了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和大臣洪仁开,“事宁,叙知府,超授河北道”。 清光绪元年(1875),陈宝箴以花翎盐运使衔署理分巡湖南辰永沅靖兵备道,司职于凤凰厅。这样,一家人来到湘西凤凰,住凤凰道台衙门。 陈宝箴是一个注重实干、能力很强的人,到任后,便实行了一系列仁政。 他一踏进凤凰城,便接到状纸,状告境内欧阳家族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且与官府勾结,百姓怨声载道。经过明察暗访,他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一举铲除了欧阳家族,百姓拍手称快,社会秩序顿时稳定。 湘西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田少,土瘠民贫,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他根据自己家乡修水一带农民以红薯为主粮的特点,教当地百姓大种红薯,以解决粮食问题。同时,还教百姓植茶种竹,绿化荒山,增加经济收入。 陈宝箴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采用开明的民族政策,缓解了苗汉之间多年的民族矛盾,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凤凰城为明清军事重镇,屯军众多。军粮运进,山货外出,皆从陆路,山高路险。城西虽有沱江,但水流湍急,江中怪石林立,舟船不能直通城下。陈宝箴决定组织民工开凿沱江,疏通水运。他多方筹措经费,甚至动员全家包括母亲在内节衣缩食,减少应酬开支,挤出自己的薪金资助疏江工程。他交代厨工佣人多买蔬菜,少买荤菜。厨工佣人私下议论,说他故作清廉。陈宝箴闻之一笑,以诗作答:“嚼来却是菜根甜,不是官家食性偏。淡泊生涯吾习性,并非有意钓清廉。”他克己奉公,挤出薪金资助疏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百姓。经过7个月的努力,工程告竣。从此“自泸溪北通沅水,舟楫辐辏城下,兵民大欢”,结束了凤凰城下不通舟船的历史,大大便利了凤凰与外部的交通。 陈宝箴在凤凰任职只有一年四个月时间,任满离职,回长沙待命。后任浙江、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直隶布政使等。1895年,调任湖南巡抚。他以“变法开新”为己任,推行新政,使湖南维新风气大开,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戊戌变法”后,因推荐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罪及举主,父子被革职,永不叙用。 他在凤凰任职时间虽然很短,但对凤凰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是深远的。黄永玉称陈宝箴先生的政治生涯,“是从我们凤凰县开始的”。特作碑铭《华彩世家》,刻于凤凰道台衙门前街头,以彰显陈宝箴先生的不朽功绩及其家族人才辈出的荣耀。 陈宝箴先生驻凤凰时,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光绪二年(1876)二月十七日,凤凰道台衙门后院东厢房,陈宝筋先生的孙子、陈三立先生的长子、中国未来的大画家陈衡恪(陈师曾)诞生于此。 陈衡恪青年时期与鲁迅一起就读于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后与鲁迅及六弟陈费恪东渡日本留学,入日本高等师范攻读自然科学。回国后任江西教育司长等职。1913年后,至北京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并任教育部编纂,参与倡导成立中国画研究会。他是中国近代优秀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家,又是中国近代风俗画的开创者,是卓越的诗人与新文化思想的传播者。 他与齐白石交谊极深,曾劝齐白石变法,自创风格。时年56岁的齐白石得力于他的启导,为一生艺术的转折点“衰年变法”提供了思想和实践基础。齐白石后来一改原来风格,成为国画大师。 1923年,陈衡恪逝世于北京,享年48岁。他的英年早逝是中国画坛的巨大损失,梁启超先生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 P3-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