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龙等著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逻辑路径与实施》共六章,内容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及效率评估;构建“国民共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逻辑与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分类改革战略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类改革战略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与激励机制设计。
本报告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作为其基本制度决定了必须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必须要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国有企业,而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与改革国有企业。
在国有制的框架内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由于难以解决政企分开与所有权的可转让性问题而步履艰难。杨瑞龙等著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逻辑路径与实施》主张从产品性质及行业特性两个维度来客观制定功能导向的分类方法,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一部分宜进行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一部分宜实行民营化;在分类改革原则下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分类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一 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及效率评估
(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效率评估
二 构建“国民共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三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逻辑与原则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逻辑
(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分类原则及改革模式的选择
(三)在创新领域构建“国民共进”的新格局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以国企改革为抓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 分类改革战略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
六 分类改革战略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与激励机制设计
(一)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二)分类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