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幸主编的《微时代的口语传播-第二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文集》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包含国内外许多相关知名学者的论文。书稿重点关注各种流行的微媒介对语言的影响,探索新时代下口语传播研究的新突破点和口语传播实践的规律。它包含口语传播与文化、口语传播与网络、口语传播与表达三个议题,充分展示了相关学者的开阔视野和口语传播学的广阔领域,是海峡两岸的口语传播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对两岸的口语传播教学具有很好的创新意义和示范作用。该书是口语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籍。
罗幸主编的《微时代的口语传播-第二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学术研讨会文集》有口语传播与文化、口语传播与网络、口语传播与表达三个主要议题,集中展现了我国口语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大数据为基础对脸书、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口语传播进行实证研究,折射口语传播的文化内涵;对微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和语用功能的探究,揭示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对媒介融合背景下个人媒体的公众表达和公共媒体主持人的角色重构与语言创新的思考,探寻口语传播的表达策略。本书紧贴实际,视野广阔,对口语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
口语传播与文化
在建制化与数字化之间:“微”传播时代下人文主义的追寻
从“符号融合理论”看反核脸书中核电真实之共构:社群媒体大数据
探勘下的“覆诵”
“微”时代下青年亚文化自我表达的转向思考
——以开心麻花团队的“春晚”作品为研究对象
视觉传播与口语传播的共生
口语传播与网络
微时代自媒体传播对语言及信息文化安全的影响
“微”传播形式下的广告文案
“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网络流行用语研究
网络流行语“××体”生成、传播机制探究
微信语音:传播特点与偏向
微传播环境下我国网络流行语探析
汉字的网络传播维度与交往功能
一——以“赞”为例说起
微媒体时代的个人与公众
流行通讯软件对口语传播的影响
——以微信为例
口语传播与表达
“微传播”时代个体媒介近用权对公共话语偏见的反抗
——基于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报道的批判话语研究
庄子对人类语言沟通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新媒体传播语境中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变革与创新
广播主持人胜任特征的模型构建
——以北京交通广播36位主持人为对象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
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功能重设与话语重构
全媒体语境下加强主持人非言语传播研究的必要性
说服之生成
——微传播时代大学生价值观转化之探讨
媒体融合环境下口语新闻传播系统创新及重构
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持人的角色重构与传播策略研究
电视公开课的口语传播创新实践
——以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为例
刍议“微”时代真人秀节目主持人创作地位与身份之变
新媒体冲击之下主持人的胜出之道
——以中央电视台《风云会》和腾讯体育《第一时间》分别对郎平的访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