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浮士德(嵌式阅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朱永新主编姜哲编译的《浮士德(嵌式阅读)》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本书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作者既通过浮士德广泛的社会经历反映了当时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历史生活,又将这些生活经历转化为象征,成为与其说是浮士德不如说是整个现代欧洲人的“心路历程”。

内容推荐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朱永新主编姜哲编译的《浮士德(嵌式阅读)》是对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的选编与导读,具体通过“阅读引擎”“阅读辅导”“原著阅读”“嵌记解读”等板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浮士德精神”。作者通过浮士德的视角,重现了当时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生活状态。

目录

阅读引擎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历史背景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故事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阅读辅导

原著阅读

献词

舞台上的序幕

天堂里的序幕

悲剧第一部

城门

书斋

书斋

巫厨

街头

黄昏

散步

邻妇家

街头

花园

园中小亭

森林和岩洞

玛尔特的花园

井旁

大教堂

瓦普几斯之夜

瓦普几斯之夜的梦

晦暗的日子,旷野

夜,旷野

监狱

悲剧第二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斯巴达,墨涅拉斯

的王宫前

城堡内院

阿尔卡狄亚

第四幕

连绵的群山

前山顶上

第五幕

旷野

宫殿

深夜

子夜

宫中宽广的前院

埋葬

高山深谷

阅读体验

感悟作品

嵌记解读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嵌记链接

试读章节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的《浮土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歌德在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做过短时间的律师。但他的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6月他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返回魏玛后担任剧院监督。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前后两部共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大文豪歌德的毕生心血。全书共12110行诗句,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浮士德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从这一连串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浮士德因不满现实而不断探索人生真理、不断追求的精神,他的形象可以说是1 8世纪德国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探索象征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历史。

《浮士德》带有歌德的自传色彩,这本书的主人公身上也融入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而且这部作品贯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或多或少地具有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和共性。

以下为这部作品的内容缩影:

在广阔的天庭之上,天主正在召见众天使,天使们侍立左右。三位天使长走出,以宇宙的浩瀚,变化无穷的景象,颂扬上帝造化万物的丰功伟绩。

恶魔靡非斯托与往常一样进入天庭,对天主没有任何称赞,反而大发一通议论,说什么世界是一片苦海,而且永远不会变;人只能终身受苦,像虫鱼一样,任何追求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天主干是询问浮士德的情况。靡非斯托说他正处在绝望之中。因为他欲望无穷,他想上天揽明月,下地享尽人世欢乐,到头来,什么也不能满足。天主一直相信浮士德这样的人类代表,在追求中难免有走错路的时候,但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最终会找到自己的道路。靡非斯托不同意天主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可以将浮士德引向邪恶的路,让他堕落不能自拔,并同天主打赌。天主一口答应了,并将浮士德交给了他。

靡非斯托相信自己的力量,他高兴地从天庭下到凡尘,一心想要把浮士德引向邪恶的道路。在一个中世纪的书斋里,室内阴暗、沉闷,年过半百的浮士德坐卧不宁,烦闷至极。他想着自己大半辈子都埋头在故纸堆中,与世隔绝,而如今依然没有任何成就,既不能救世济民,又不见半点聪明。他渴望投身宇宙,承担起世上的一切苦乐。但是,他几次努力都没成功,失望至极时,他想到了死。他激动地倒出一杯毒酒,将它举到唇边,准备与人间诀别……

突然,教堂响起复活节的钟声。这钟声猛然唤起浮土德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对人生的向往,因而断了他自杀的念头。春天来了,快乐的人群拥向郊外说说笑笑。浮土德也混杂在人群中,人们尽情地领略着春天的美景。此时的浮士德非常兴奋,郊野的一切都使他无限欢欣。农民们向浮士德敬酒,酬谢他在瘟疫中搭救他们。浮土德面对群众对自己的热忱褒奖,十分惭愧。他反省自己,什么时候医好过病人?炼的那种金丹只不过是骗人罢了。

夕阳西下,欢快的时光将要终结。浮士德恨自己没有腾飞的翅膀,飞去把太阳追赶。他发现自己的内心有两种意念在搏斗:一个要执着地守着尘世,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另一个渴望猛烈地离开凡尘,向一个崇高的境界飞驰。

靡非斯托看穿了浮土德的内心,发现了他正处于矛盾之中。便立刻将自己变为一个书生,与浮士德相识。他告诉浮士德:他是“否定的精神”,“恶”就是他的本质;他要与自然的权威抗衡,要将这个世界的一切毁灭,包括人类。浮士德向他诉说尘世生活束缚的痛苦,自己宁愿死亡也不愿过这种安贫守分、无所作为的生活。

P2-3

序言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在哪里?无疑,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在哪里?在图书馆里,在我们家的书架上。

但是,如果没有阅读,这些著作就是一堆废纸。书籍的生命是通过阅读唤醒的。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也是通过阅读,才能“嵌入”我们的心灵。

成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品位、阅读能力,与我们从小开始的阅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曾经说过,儿童的秘密还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认识。儿童时期的阅读,对人的精神成长,乃至对于整个人生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他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所体验、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从生活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建设属于他们的世界。开创属于他们的人生。.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诗人惠特曼在谈及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时曾经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另一位著名作家格林也说: “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程或者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会影响到未来。我想这正是书令人激昂兴奋的原因。从人生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可惜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和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我一直认为,根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孩子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第二种孩子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种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第四种孩子是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与学业从不矛盾。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现在很多父母和老师只盯着分数,其实是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一方面,成长绝对不仅看分数,阅读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另一方面,阅读只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取得更好的分数。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单纯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由飞翔。

这正是现代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新课标必读名著“嵌入”式阅读丛书的价值。

首先,邀请优秀译者进行经典重译,让经典名著以不同的风貌呈现。虽然目前不少国外经典名著已经有不少好的名家名译本问世,但其中不少版本翻译的时间比较久远,语言表达的方式与习惯与当下有一定的距离。这套书尝试着邀请一些优秀的译者进行经典重译工作,本身值得探索。同时,新课标书目中许多是公版书,在各个出版社竞相出版的过程中,出现了鱼目混珠、粗制滥造的乱象。所以,应该鼓励负责任的出版社,用心地出版一些高品质的经典著作新译本。

其次,导读编写有创意有特色。每本书分为五个大的板块:用“阅读引擎”介绍每本书的文学地位、历史影响、作者的生活背景、书中人物图解、故事图解、地标物语等;用“阅读辅导”引导读者对全书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欣赏;用“原著阅读”在原书的精彩片段与教材文字边上做了嵌人式的批注;用“阅读体验”从语言品位、情感体验、角色体验、人生思考等方面感悟作品,以及读后感;用“阅读拓展”介绍相关图书、影像与文化链接等。作为图书的向导,这些设计显得细致入微、别出心裁。虽然学术界对是否需要把原著这样“嚼烂”了喂给孩子有不同的争论,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阅读“拐杖”的读者,无疑是有益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对每本书一一细读。就已经翻阅的部分书稿来说,还是让人欣慰的。感谢现代出版社和各位专家的辛勤劳作,为孩子们奉献了这样一套有品质的经典名著导读本。希望面世以后,能够在听取读者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更希望这套丛书,能够让那些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智慧,“嵌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精彩人生的动力之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