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饶平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饶平如著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向读者还原了一段不被时间改变、不因际遇转移的纯粹的爱情故事,这在当今时代、当今世界尤其显得珍贵与震撼。饶先生以“绘画”和“拼贴”的方式完成家族史,他的私人记忆不仅记录下有大半个世纪中国家与民族的风风雨雨,更是大历史叙事下的普通人/家庭的个体体验,感人至深。

内容推荐

饶平如著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只有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长久的感动力量!

目录

一 少年时

二 从军行

三 点绛唇

四 携手游

五 十字街头

六 问归期

七 君竟归去

附录 寒来暑往

试读章节

匆匆吃过晚饭,时间已近六点。我赶快分配任务:三弟撑狮子头,他为人机警灵活,正可担此重任;表弟细俚撑狮子身,他年纪和三弟差不多,个头也差不多。庆曾和荣子一人拿一根竹板条,一半破成两片,噼里啪啦地摇着,走在狮子灯前面开道。我自己则遁入人群,暗暗尾随,欣赏狮子灯的演出效果。

七点,天色暗,夜空晴爽。西街两旁的店铺无不是彩灯辉煌,人群密织,只留除一条道让灯队经过。锣鼓声和爆竹声越来越近,灯队鱼贯而来。我挤在人群里东张西望,眼看着龙灯、马灯、采莲灯、花鼓灯一一经过,终于等到今年唯一的狮子灯来了。庆曾和荣子挥动竹条开道,狮子的眼睛在后面忽明忽暗,很是有趣,交给_二弟运作果然顺利非常。

我跟着自己的灯行进。转入北街,灯光渐渐稀下,人群也疏散许多。我们便也择几间大的店铺进去表演一番,喊几句吉利话。接灯的人按例当回赠些财物的,结果是,几番巡演下来,我们只收到四五对小蜡烛,钞票分文没有拿到——而我买竹竿、铁丝、纸张、电池还花去本钱数元,真真是一桩蚀本生意。

这年,我们自己家里也来了一条大龙灯,一行有十多个人更兼锣鼓和伴舞。龙灯在上厅翻舞着,爆竹脆响,烟火弥漫,灯光明灭,烛影摇荡。我沉醉在这带点硝烟气的绚烂里,心知年节虽好也终要谢场了。喝彩过后,家里封了红包送给他们,这龙灯便欢腾着又奔别家而去。

八岁以后,我们举家搬到南昌。十六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南昌遭日机轰炸,难以久留。家里为避战火义迁回南城,我也回到南城的心远中学念书。

倚松山房是祖父购下的房屋。祖父芝祥公为光绪朝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我从未见过祖父,只进过他的书房.亦常听父亲讲他少时的苦读故事。书房墙上悬的一幅书法,字迹潦草,不能分辨上面写的什么,唯有落款处能识得“襄阳米芾”四字,而绢面早已成了酱油一般的深色,那种岁月的腌渍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每年夏天,父亲义会从书房搬书帖出去晒,神情与姿态俱是恭谨。去南昌时,家里许多东西只能留着,但这些书父亲放心不下,选了宋本元本之类同往。每年太阳最炽烈的时候,天井里就铺上门板,上面摊满书和拓片。小孩子不懂行,只知道书是这世间的好东西。拓片也都很大,要展开再展开,方看见黑底白字,岳飞的大字就暴露在晴朗日光下——那是“还我河山”。

南城有两座古桥遥对,万年桥和太平桥。倚松山房离太平桥较近,太平桥最好的时候是夏天的日落。薄暮时汀上风大,我常与同学三五人在桥头近东门处倚栏乘凉,聊天唱歌。祖父也曾歌咏这处风致:

太平桥下浪花浮,大富山头日未收。

一霁暝烟沉树里.星星渔火出中洲。

十六岁的一天,我与往常一样在太平桥头吹风,忽然抬眼望去,看傍晚的天光瞬息幻变,从姑山就静矗在这旖旎的绯红色流光中。又低头看脚下桥墩的尖角,只觉好像轮船削尖的船头一般,上游的江水挟着草木的碎屑滚滚而下,至此则被劈开为二,随后打几个漩涡,终于涣涣地去了下游。我看得神迷,就在这晦暗不定的天色里起了人生世界之思。其实也不过是常见的少年情志,却让我始终记得了这日。然后数十载人生倾泻而下,在美棠走后,我于二oo八年仲夏回南城,特地又到太平桥。当时倚靠过的木栏杆如今也和桥面一样砌了水泥。当时的桥头靠近东门城墙的地方有一座颇为高大的茶楼,周边聚集着人流和商贾,挑担的、推车的、背负的,而今人与楼俱往。然而抬眼望去,还能看见从姑山的形状与印象中少年时所见全无二致。低头看桥墩,桥墩也是旧时模样,桥下旴江水也仍是这样滚滚地来,被尖角劈开,再被卷人漩涡,最后淙淙流去,心下顿觉得安宁。山形依旧,流水澹澹,江月年年,星汉灿烂,原都不是为了要衬得人世无常的。

P29-31

序言

1

认识美棠那一年,饶平如二十六岁,从黄埔军校毕业,在一百军六十三师一八八团迫击炮连二排,打湘西雪峰山外围战,差点丢了性命。身边战友被打中肚腹,肠子流了出来,惨叫之声让他“多年无法忘记”。他被枪弹压得趴在山坡上,手紧紧抓着草茎,抬眼看青山之巅,深蓝天上,白云滚滚而过。

“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他说,“那时候一个人,不怕,不知道怕,男孩子的心是粗的。”

战争结束,1946年夏天,饶平如的父亲来了一封信,希望他借着假期回家订亲。“父亲即带我前往临川周家岭3号毛思翔伯父家……我们两家是世交。走至第三进厅堂时,我忽见左面正房窗门正开着,有个年约二十面容娇好的女子正在揽镜自照,涂抹口红——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美棠的印象。”

“觉得美吗?”我问。

“那时觉得女孩子都是好看的。”老先生老实说。

两个人也没讲什么话,父亲走过去把戒指戴在姑娘指上,人生大事就这么定了。两个青年都觉得好笑,笑之余,去她房间坐,妹妹们绕床玩,美棠拿张报纸卷筒,唱歌,还拿相册给他看。

他觉得她大概是喜欢自己的,从相册中抽了几张带走。

回军营路上,他穿军装站在船头,看滚滚长汀上波光,觉得自己的命从此轻慢不得,因为命里多了一个人。

他最喜欢美棠的一张照片,石榴花底下少女鲜明的脸,卷发尖脸细弯眉,放大贴在军营墙上,还把照片分赠战友——我简直不能明白男生这种心理,问他,他承认“还是有几分得意的”。之前邻居有十四五岁的少女常来,有日,看到照片,问: “你女朋友?”脸色一黯,后来再没来过。

内战之后开始,他不想打,请假回家成婚。

八十岁时,美棠去世,他今年九十岁,画十几本画册,叫做《我俩的故事》。把石榴下的黑白照片重新冲洗,涂一点唇红,底下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笔一笔,从她童年画起,幼年时如何存课室里羡慕小丫鬟在外打秋千,如何与好朋友卷发旗袍去舞场跳舞……都按她当年所讲面来。两人婚礼的照片在“文革”中烧了,他靠记忆,把当时的建筑、场景、人都画进去。画的时候并没什么用意,只是觉得全景的角度可以把大家都画进去,一个不少。

看的人不免觉得,这个角度像是对两个人的背影隔了岁月的凝视。

2

婚后时局动荡,饶平如带着美棠,在贵州当雇员,为了躲劫匪,首饰藏在车轮子里头。又在南昌经商,他画下那个年代里的细节,写“开面店生意不佳、上夜校学会计、面试粮食局、投简历给测量队、卖干辣椒搞不清楚秤——美棠嘲笑我根本不像个生意人,我自思也的确如此,至今还未弄明白称盘秤要扣除盘重是怎么一回事”。

居然这一段回忆最快乐,他画年轻人无事打“梭哈”——我根本不知这是什么纸牌法,他兴味地向我解释半天,我也不解。只看他画五人,座次都标得清楚,还像小孩子一样标上每个人的身份“老吴”“定姐”……还有“平如”和“美棠”在板凳上紧靠着,相视而笑。

两夫妇住的房子只是一个亭子加了四面板改成的房间。

“那个时候真的不觉得苦,好玩,为什么?一到那个下雨,狂风大作,那窗噼里啪啦地响,又打雷,风呼呼吹,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诗意,水泥房子领略不到这种山间的野趣。”

“中国人爱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你为什么觉得有诗意?”

“我想跟那个心境有关系。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域,什么人生,有些诗意的人,他看什么都是有诗意的。”

3

到了1949年,饶平如本来要随众去台湾,又想, “岳父把他女儿嫁给我,中看到二十公分长一个黑的东西,是有人丢的骨头,几百只蚂蚁围住啃。他说:“像我从前,扫掉倒了算了,这次觉得,我的力量比它大,我要扫就扫,不扫就不扫,它对我也没妨碍,何必?我不去动它,我进屋,不动它。” 我当时听,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第二天,我再到院子一看,这个骨头变成白色的了。原来蚂蚁把它外面的这些肉隙都吃得干干净净,就剩下骨头,蚂蚁也没有了,这个是我想不到的。” 我问他: “这给你一个什么印象?”

“它是生命,我也是生命。为什么我有能力,我有权,我要它死?我一踩,它就死了,但又何必呢?它对我没有影响。它也是生命,它也要生活。”

这个采访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我记得这些话,但没细想过,有天看书看到黄永玉说, “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

我看到这儿,想起那根赤白干净的骨头,这就是好。

8

前阵子,编导王瑾(外号“蚂蚁”)拿来一封信,老先生给摄像、编导每人画了一张肖像,还注明,“给小王的裤子上画了八个洞,为了时尚起见”。

送我的是这张画:一对男女靠窗对书而坐,上面写“推窗时有蝶飞来”。

这期节目,每个参与的人,蚂蚁、小余、天舒、老范、李伦、邹根涛、沈超、陈曦……对画册都珍视宝爱。蚂蚁把画册从上海运到北京,再运回去。我平时马虎,这次也怕掉了哪怕一个纸片,看完一本本摞好,放在小茶几上。夜半三点一声巨响,小儿塌了一半,还好没损失画册。装在大纸箱里封好,挪到楼下,蚂蚁和天舒嘻嘻哈哈把它们抬走了。

这一期不过是寻常巷陌的情理,也没什么传奇可言,就是一个世纪来一对普通男女的生活,我们也明知收视不会太好,但还是要做这一期。老先生的孙女舒舒在信中写过“时代是不一样的了,像他的画册里有一贞‘相思始觉海非深’那么严重的句子,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和有勇气可以引到自己身上的”,策划小余回信说:“换了我,我也会问自己,会不会不遗余力长久做一些无望的事。但我想,因为喜欢,所以情愿。时光可以让一个人而目全非,也让另外一些人愈加清晰。”

我问过饶先生:“这画册中写了很多的内容,你最希单后代能够记住什么?”

“一个人做人要忠厚。忠厚的人总归是可以持久的。”

这二字他践行一生,像一点润如酥的雨,落下无形无迹,远看才草色青青,无际无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9: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