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著的《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是一本法理学方面的学术书,权威是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政治哲学中,权威与政治义务紧密相关;而在法律哲学中,拉兹在法律与权威之间建立了概念上的关联并推进了对权威一般理论的研究。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8CFX003)最终结项成果;以及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
| 书名 | 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作者 | 朱振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振著的《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是一本法理学方面的学术书,权威是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政治哲学中,权威与政治义务紧密相关;而在法律哲学中,拉兹在法律与权威之间建立了概念上的关联并推进了对权威一般理论的研究。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8CFX003)最终结项成果;以及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容推荐 在当代英美法哲学中,权威理论的重新兴起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与实践哲学在法律哲学中的广泛吸收与运用紧密相关。法律哲学之权威理论不再只是讨论合法性论题,而是扩展到在法律功能、行动理论以及规范逻辑的层面上分析权威的概念、行动理由的性质、规范性的来源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研读权威理论已经成为理解当代英美法律哲学的一个关键。朱振著的《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集中处理法律和政治哲学中的权威理论,涉及到权威的概念分析、正当性辩护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跨越法律、政治和道德哲学,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色。约瑟夫·拉兹是当今研究权威理论的代表,也是本书主要的研读对象。他为捍卫法律实证主义提出了“来源命题”,即一种强分离命题,主张法律与道德之间必然不存在关联。拉兹的这一主张要解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即承认规则所设置的合法律性判准能否包容道德。其中他最具理论贡献的是以权威论据捍卫来源命题,同时还以权威论据批判安置命题与融贯命题。因此,拉兹对法律哲学的重大贡献是为法律理论引入了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权威概念,并以权威命题来解决法律哲学关于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争议。本书也就是在实践哲学的语境中围绕实践理由、权威与来源命题批判性地研究拉兹的权威法哲学,并引入以菲尼斯为代表的自然法的权威论,以形成在观点和方法上的比较研究。法律权威论已成为中国法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权威论题集中而理论化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建构中国法治理论体系的工作,同时在实践上也有助于相关制度的完善。 目录 导论 一、权威理论在当代西方法律哲学中的重要性 二、当代西方法哲学的实践转向 三、权威与当代西方法哲学的争论 四、本书的论证结构 第一章 权威与理由:关于权威的一般理论 一、权威的分类与拉兹所讨论的权威 二、权威的分析概念:理由 三、权威与理由:行动理由的逻辑结构 四、实践权威:一种内容独立的排他性理由 第二章 政治权威与道德自主性:悖论及协调的可能性 一、问题的来源及本章的论证框架 二、权威与自主性的冲突:沃尔夫的哲学无政府主义 三、两种不同的批判进路:拉兹和法兰克福对沃尔夫的回应 四、权威与自主性协调的可能性:来自康德的观点 第三章 再论“权威与自主性”的悖论 一、权威与证成:常规证成命题 二、拉兹对权威悖论的解决及初步检讨 三、对Shapiro Raz之争的反思与评价 四、内在理由论及其对优先命题和NJT的挑战 五、实践推理中的自主性与权威:关于“悖论”的再解决 第四章 来源命题的理论语境:基于“分离命题”的考察 一、分离命题的意涵 二、哈特/德沃金之争:承认规则能否包容原则? 三、法律实证主义的分裂:安置命题与来源命题 第五章 权威命题与来源命题:拉兹关于来源命题的论证 一、法律与权威的必然关联 二、权威命题与来源命题 三、法律与排他性理由:“对权威论据的批判”与本书 的反思 第六章 权威、共同善与内在观点 一、菲尼斯关于权威的概念分析 二、行动理由与共同善 三、“内在观点”的强版本:方法论分歧对权威论的影响 第七章 权威、法理论与法律的概念分析 一、权威命题与建构法理论的方法论 二、什么是法律的概念分析? 三、概念分析与语词分析:对德沃金“语义学之刺”的回应 四、概念分析的基础与实质:对法律实践的诠释 五、间接评价法理论与社会理解命题 六、概念分析的普遍化及其可能性的难题 七、如何理解“自我理解”:对描述性方法道德中立性的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