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之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小莉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小莉所著的《爱之殇》,是中国首部反映亲属把官员推进腐败深渊的长篇小说。书中的主人翁马海旭是农家子弟出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面对邪恶势力,他疾恶如仇、杀伐决断;面对平民百姓,他至情至性,细雨人怀,可谓是既有霹雳手段,又有菩萨心肠。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勇谋有脊梁有担当的铮铮汉子,却在亲情的不断“夹击”下,渐渐放松了警惕,栽倒在亲情树下,迈出了背叛党和人民的第一步,并由此开始走向贪腐的深渊。

内容推荐

张小莉所著的《爱之殇》讲述了名华市市长马海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着重描写了他人生最为辉煌的十年,曾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自从儿子转业后,为了满足儿子不劳而获的想法,尽管他也有过犹豫和纠结,可最终还是在妻子、儿子的“夹击”中,栽倒在亲情树下,迈出了背叛党和人民的第一步,并由此开始走向腐败的深渊。小说向所有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正家风不是小事,而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家风正则作风正,家风正则律己严,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就会像书中主人公一样走上腐败的道路。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临危受命

第二章 前尘往事

第三章 幕后之人

第四章 经费困局

第五章 三员虎将

第六章 清理整顿

第七章 风起云涌

第八章 雷霆出击

第九章 你爸是谁

第十章 马阳下海

第十一章 各有奇招

第十二章 闯下大祸

第十三章 一念之差

第十四章 愈陷愈深

第十五章 一生之痛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临危受命

01

故事就这样简单地开始,却又那样心痛地结束。

2005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大丰收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举国欢腾,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又一批先进的党员同志涌现出来,名华市排名最末的副市长马海旭在这一年因种种原因进入了省委领导的视线。

02

初秋8月的一天,蓝原省的省委常委会上,省委组织部部长杨希正在向常委会汇报东吉市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局长这两个职位空缺的问题。

杨希声音颇有点无奈:“刘书记,同志们,到目前为止,东吉市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局长这两个职位已经空缺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继任,上次务虚会后,我们组织部也和一部分干部进行了谈话,大家对于这两个职位都有顾虑,不愿意前往东吉市任职。现在东吉市的政法工作和公安工作急需有能力的干部前去引领,东吉市的打黑除恶工作形势也比较严峻,打了三四年了,一直没有成效,老百姓经常到市里、省里和北京上访。为东吉市选择一位合适的有胆气有魄力有能力的公安局局长和政法委书记已经迫在眉睫,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杨希说完,省政法委书记韦志坚接着说道:“上两任公安局局长都是因为身体原因主动辞职,市政法委书记是因为年龄原因退了下来。我先谈一下我的看法吧。我认为,东吉市的情况之所以会造成今天的局面,一是和东吉市地处偏远、民风彪悍有关系;二是和经济发展有关系。东吉市的情况比较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在我们整个蓝原省排在最后一位,那边的治安情况多年以前就是一个难题,现在要想解决东吉市的社会治安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头脑灵活、不拘于现状却又为人正直的人过去,才能有效地震慑当地黑恶势力,恢复那里的正常秩序。前一段时间我到名华市调研先进性教育活动,听到名华市多名干部都在称赞副市长马海旭是一位能力超强的干部。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是头脑非常灵活,在名华市任副市长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作出了非常耀眼的成绩,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我觉得应该破格提拔一下马海旭这样的优秀年轻干部。为了尽快恢复当地的秩序,我推荐马海旭同志去东吉市担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同时兼任公安局局长,有了一个常委身份,会有利于他更好地开展工作。”

韦志坚说完,省委常委、名华市委书记肖林立刻接着说道:“嗯,马海旭是我们名华市的副市长,我对他非常了解,这位同志有想法、有干劲,心中想着的永远都是老百姓的利益。只有派这样的同志过去,东吉市的局面才能真正有所改变。虽然我不舍得马海旭同志离开我们名华市,他离开是我们名华的损失,但是为了全省的大局,我只有忍痛割爱。所以,我也推荐马海旭同志到东吉市任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局长。”

除了两位常委认为马海旭是经济型官员,不懂公安工作,让他去东吉市任公安局局长不合适外,其他多名常委都投了支持票。一会儿工夫,支持马海旭前去东吉市任职的常委人数已经达到了6个人。这个时候,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省委书记刘国林的身上,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是否要派马海旭前往东吉市任职,关键还得看他的态度,因为刘国林才是蓝原省的一把手,在人事工作上,他的话语权才具有主导地位。

P3-5

序言

泣血之弦大爱之音(序一)

二月河

凄美的旋律下,诸般人物粉墨登场,悲欢离合在散射的音符中肃穆上演,弦音绕梁,弹尽爱恨荣枯,直至歌灭音散,终之以“殇”……一片静寂中仿若有生机萌动,经历烈火涅架重生的,必将是真爱与警醒。读完青年作家张小莉的反腐新作《爱之殇》,余韵悠扬,触人肝肠。问如剑刃,引人思量!

持弦而弹——弹出智愚之判!

何谓“智”,何谓“愚”?如果单从字典中浏览释义,好似简单直白,但若将其投入经纬交错的社会熔炉之中,置于光怪陆离的特定环境之内,能够清醒准确地作出判断,则颇为不易!领导干部处于社会的精英阶层,身居高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过人的思想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是其共性特征。以智商、情商为标准进行判断,这一群体应该在规避风险方面具备超越常人的智慧,而现实中有些官员的贪腐问题却显示出与这一特征极不相符的浅薄和愚蠢。大智若愚者固然很多,但似智实愚者也比比皆是。是什么样的原因把“智者”变成了“愚公”,不能不引人深思。《爱之殇》书中主人翁马海旭超强的工作能力与错位的权力运用两个方面形成强烈对比,成功投射出智愚之形,作出了智愚之判。伏笔于此,启心明智于无形之间。

拂弦而问——问出亲仇之辨!

亲乎?仇乎?若为亲,何故陷之于不测之地;若为仇,骨肉亲情岂能不血浓于水!亲情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独特情感,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原始、最本真、最纯粹的一种。人的社会关系中有一大部分要靠血缘来维系。情之所至,何畏生死?所以,要跨越亲情关很难。分享权力作为古已有之的不良文化认知,在当前仍然突出表现为亲人、子女对权力者回馈的自然期盼。由此,智止于亲,严于外而疏于内,“夫人”“子女”路线大行其道,被配偶、子女拉下马的层出不穷。扭曲的亲情像一剂慢性的剧毒药物,赋予权力“癌变”的基因,使之转化为“夫贵妻荣”的资本,最终诀别于不归路上。循着亲仇爱恨这一主线,《爱之殇》用细腻的笔法、起伏的落差和多角度的情节熏染,生动再现来自“后院”的熊熊大火。喜与悲交替上演,欢与痛反复纠缠,仿若在切肤之痛中发问:亲乎?仇乎?

引弦而划——划出公私之线!

“防微杜渐”的成语故事阐释了事物发展的渐变过程,一次次的量变必然导致质变。官员的腐化,同样概莫能外。将视线前移至这一过程的起点,缺乏严格的公私分界正是腐败最原始的“孵化器”。从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请等“三公”消费,到权力的私用、滥用,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只一线之隔,实已踩过“红线”。在温水煮青蛙的惬意中,弄权的技巧渐趋纯熟,敛财的手段大幅提升,追求的数额更为巨大,最终滑入深渊,误了卿卿性命。公私须有界。权为公器,乃人民所赋,是党员干部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是其服务社会、施展抱负的平台,绝非谋取私利的工具。《爱之殇》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脚印”雕刻出这条线,将腐败轨迹立体呈现给读者,用血和泪印证:公私之线不仅是贪廉之线,更是荣辱之线、生死之线!

综上思之,《爱之殇》成在充分勾勒出冲突剧烈的悲剧情节,更成在对智愚之判、亲仇之辨、公私之线作出的独特诠释,弹奏出警醒世人的大爱之音!这部小说的问世可谓正当其时、正应时势。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王岐山同志也在全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来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家风建设”上了中央纪委全会,摆在了总书记要求全党重视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之殇》以独具特色的视角、曲径通幽的情节、敏锐细腻的笔法和引人深思的心理描写,提出领导干部“正家风”这一命题,对当今社会,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百姓的行为都有很强的启发作用,确是一本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好书。

作者张小莉是河南省优秀的青年作家,她本身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奋战在反腐第一线,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人生不能重来》等优秀反腐长篇小说,并被改编成同名廉政电影已在全国播放;主编了一部反映许昌历代廉洁故事集《千秋廉吏》,创作了《金手铐》、《代价》、《畸变》等廉政影片,没有些家国情怀,不存着反腐倡廉的担当与抱负,恐怕是很难做到的。愿其以一书之芳,启众人之思,展教化之功,善莫大焉!

2016年2月25日于书房

后记

后记

月华如练,银光洒庭轩。沾一笔惆怅的淡墨,写完《爱之殇》已是深夜,我心情颇为沉重,关上电脑。小说主人翁起伏跌岩的人生,让我泪如潮水。

我之所以创作这部小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需要。从河南机场集团公司团委书记任上转团到许昌市纪委,转眼已经两年多时间。调到许昌纪委后,主抓宣传部和网络室等工作。两年问,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党员领导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廉政建设重要的“第一关口”,形柔似水,单纯的说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通过调研和我另一部廉政小说、电影《人生不能重来》对我的启示,我发现以讲故事为主的廉政小说和冲击力很强的廉政电影,党员领导干部更乐于接受,多名看过小说或者同名电影《人生不能重来》的观众给我来信,都说这种教育形式比生硬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触及灵魂。为此,许昌市纪委监察局这两年拍摄了《画皮》、《金手铐》、《代价》等廉政影片,并在全市组织开展廉政微电影展播。这是一种别开生面、打破常规的“特殊”廉政教育课。许昌市“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当起了评委,6个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一把手”围绕“两个责任”,结合电影主题,现场当起了推介员。会后,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表示:“这次微电影展播评选,富含现代感、传播力,既是深化廉政教育的创新举措,又是落实‘主体责任’的特色招数,如同串珠贯玉,将不同纬度、多个层次的廉政微电影精品联在了一起,在光影流转间激应共鸣,可谓创意新颖,内涵颇丰,功效独到!”在此基础上,我又利用晚上的时间创作了国内首部围绕“思想总开关”的廉政电影剧本《畸变》,现在这部电影已经拍摄制作完毕,即将首映。在修改电影《畸变》剧本时,一位领导提到的“角度”问题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人生不能重来》是从贪官落马后其家庭成员面临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写起的,可家风不正、家风败坏往往也是领导干部腐败堕落的催化剂,于是在修写《畸变》的过程中,我同时写出了这部正家风小说《爱之殇》的初稿。从一位官员在工作上和家庭上的表现对比来警示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建设。二是现实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贪官的身后,大都有着一位家风不正的“贪内助”。他们对丈夫或妻子的腐败行为或视而不见,或同流合污。有的领导干部对配偶或子女不严加管教,一旦事情败露,就多方掩饰庇护;有的领导干部不注意对家庭成员进行思想引导和提醒,使其防范意识和警惕性不高,结果被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攻破“后院”,把自己和家人“拉下水”,以致陷入犯罪的深渊;有的领导干部不注意纠正配偶和子女之失,长期在“家庭歪风”之下,胸中原有的正气也荡然无存,直至身陷囹圄,祸及自己和家人,悔之不及。正如书中主人翁马海旭最后悔叹:“十五月儿十六圆,念亲思亲悔更深。教子无方留憾事,尊妻不当种祸根。理想信念抛身后,一念之差毁终生。误把家风当小事,沉痛教训谁重温。”

一个人、一支笔、一台电脑、一方白笺,誓把这黑夜磨成浓墨,只为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至于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还是我《人生不能重来》后记中那句话,不图个人名利,如果领导干部及广大读者看到这部小说能够引起深思,时刻警醒自己不犯错误,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此衷心感谢著名作家二月河和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为小说撰写序言,他们的鼓励令我如沐春风;感谢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社长杨尧鑫等领导亲自指导小说的写作,并提出多处修改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心帮助,你们的支持给予了我力量,让我有了坚守理想和创作的动力;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尤其要感谢我刚刚八岁的女儿元琦,在她最需要妈妈陪伴的年龄,我却离开郑州到许昌。每当周一早上想多陪她一会儿时,她总是提醒我:“妈妈,您该回许昌上班了,周五晚上再见啊!”看着女儿早熟的目光,我泪光闪闪,感动却又心痛!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原谅!

张小莉

2016年3月29日深夜于许昌国税局

书评(媒体评论)

扭曲的亲情象一剂慢性的毒药,赋予权力“癌变”的基因,使之转化为“夫贵妻荣”的资本,最终诀别于不归路上。

——二月河

畸爱溺爱的善花结出了有毒的恶果。

——王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1: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