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除了涌现出一大批至今令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将帅以及经典战例之外,给世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参战国军人身着的军衔军服标志以及记载着他们赫赫战功的军功章,要想将这些载体所蕴含的那段特点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必须要把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些服饰标志背后的故事一一挖掘出来,也唯有此,才能将这些冷冰冰的物品还原为鲜活的历史,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张磊著的《难忘二战(硝烟中军衔军服军功章的故事)》就是对军衔、军服、军功章的讲述。
| 书名 | 难忘二战(硝烟中军衔军服军功章的故事)/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战除了涌现出一大批至今令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将帅以及经典战例之外,给世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参战国军人身着的军衔军服标志以及记载着他们赫赫战功的军功章,要想将这些载体所蕴含的那段特点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必须要把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些服饰标志背后的故事一一挖掘出来,也唯有此,才能将这些冷冰冰的物品还原为鲜活的历史,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张磊著的《难忘二战(硝烟中军衔军服军功章的故事)》就是对军衔、军服、军功章的讲述。 内容推荐 张磊著的《难忘二战(硝烟中军衔军服军功章的故事)》分军衔篇、军服篇、军功章篇三篇,介绍了这些服饰标志背后的故事,包括斯大林与他的大元帅军衔、“战神”巴顿为何止步于四星上将、被称为“沙皇绿”的苏联胜利礼服、“变更”斯大林头像的战胜日本奖章等。 目录 第一部分 军衔篇 1.斯大林与他的大元帅军衔 2.安葬在克里姆林宫高墙之下的苏联元帅们 3.佩戴着少将军衔的库利克元帅 4.海军元帅与苏联海军元帅的区别 5.战场上互换军衔的什捷缅科大将 6.被首批授予海军五星上将军衔的尼米兹 7.“战神”巴顿为何止步于四星上将 9.用沙俄布料制作的苏军军衔 10.周恩来衣服上的中将军衔领章 11.麦克阿瑟佩戴的“银币”军衔 第二部分 军服篇 1.斯大林拒穿大元帅服的故事 2.被称为“沙皇绿”的苏联胜利礼服 3.身着德军军服的苏联将军 4.缝在飞虎队军装上的“血幅” 5.蒙哥马利元帅的帽子 7.八路军、新四军的臂章缘由 8.中国军队头顶上的“纳粹”钢盔 9.穿着苏军军服的抗联战士 10.叶挺为什么会穿国民党军装 12.戴着蓝帽子的苏联内务部(NKVD)部队 第三部分 军功章篇 1.被俄罗斯视为国家珍宝的胜利勋章 2.放在酒杯里的红旗勋章 3.“变更”斯大林头像的战胜日本奖章 4.朱可夫元帅与他的四枚“金星奖章” 5.用真金白银打制的列宁勋章 6.用俄罗斯将帅名字命名的勋章 7.发行数量稀少的保卫敖德萨奖章 8.鲜血铸就的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9.斯大林钟爱的“镰力锤子”奖章 10.佩戴着特殊标志的苏联近卫军 11.美国大兵病床上的紫心勋章 12.矗立在抗战纪念馆前的独立自由勋章 13.青天白日勋章及其获得者 14.记载着日军罪恶的从军记章 试读章节 有这样一位苏联元帅。 他早年参加红军,英勇无畏,数度负伤,有“察里津炮王”之称,后来还参加过西班牙战争。他是红军炮兵的缔造者,在他的主持之下,苏联发展出“喀秋莎”火箭炮等一批武器。但是,他认为机械化战争不适应于苏联原始的道路网,力主解散机械化军,主要突击力量靠他的炮兵。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因一系列指挥作战表现不够坚决,被撤销苏联元帅军衔,降为少将。卫国战争后的1950年,他因发牢骚被捕杀。 他就是命运最奇特的苏联元帅, 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 曾有人这样归纳库利克的一生: “在国内战争和苏芬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苏联元帅、副国防人民委员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的遭遇是不可思议的。1941年11月12日苏德战争中,抵达刻赤协助刻赤半岛作战的库利克经过实地勘察,意识到由于缺乏必要的兵力和手段,在当时条件下是无法扭转战局并保住刻赤市的。于是,在15日,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库利克率部下撤离了不可能守住的刻赤半岛,致使德国占领除塞瓦斯托波尔以外的整个克里木半岛。斯大林绝不能宽恕库利克抗旨不遵、放弃刻赤。于是,1942年2月16日和2月19日。库利克因“指挥失误”分别被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剥夺其苏联元帅军衔、苏联英雄称号和一切国家级奖赏。从元帅一下子被降为列兵,这种例子真可谓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在当时,连同他在内,苏联总共也只有5位元帅。 但这也只是他个人命运悲剧的开始,对他的迫害即使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也没有停止。一个月之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43年4,月被提升为中将,,1945年4月12日再次被免职。同月,又将其军衔降为少将,并且于4月27日以所谓的“道德败坏、政治上腐败”开除其党籍。翌年6月,库利克被迫“解甲归田”,但他却未能像平民那样安享晚年。1947年1月11日,因被指控“组织反苏活动”“发表背叛性和恐怖性的言论”而被苏联国家安全部逮捕,关进莫斯科的苏哈诺沃监狱,遭到了殴打和残酷折磨。在遭受了3年半的非人的折磨之后,苏联国家安全监察委员会才于1950年8月2日对其正式提出了指控。8月23日,库利克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追究战时的过失,处以死刑和没收财产,翌日即遭处决,终年60岁。就这样,一位无辜的元帅悲惨地被夺去了生命。他是结局最凄惨的苏联元帅。判决在何处执行,葬身何地,谁也不知道。 那么,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度过的,他又为何被称为“带着少将军衔的元帅”呢? 1890年,库利克出生于波尔塔瓦的农民家庭,跟大多数苏军将领一样,库利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沙皇军队的低级军官。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库利克加人红军,成为斯大林的亲信是在察里津保卫战的时候。当时斯大林作为大本营的代表到察里津(就是后来的斯大林格勒)督战。在察里津作战的红军第14集团军司令是伏罗希洛夫,库利克是第14集团军的炮兵指挥官。察里津保卫战胜利的关键在于集中所有的炮兵火力,对正在集结准备总攻的白军突然进行火力急袭。库利克作为集团军炮兵指挥官,对这场战役的组织和实施居功至伟。库利克后来还担任过布琼尼第一骑兵集团军的炮兵指挥官。这个经历对他后来成为斯大林的嫡系非常重要。因为苏俄内战的时候,红军的最高指挥官是托洛茨基。斯大林虽然多次作为大本营代表或方面军军事委员上过前线,但在军队中的势力和人脉远不及托洛茨基。斯大林真正能控制的军队唯有第一骑兵军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斯大林当权后大量在骑兵第1集团军工作过的干部在政府和军队中身居高位的原因,也是大清洗的年代斯大林似乎对许多骑兵出身的军官网开一面的原因。 内战结束之后,库利克在斯大林的关照下逐步走上苏军领导岗位。1926年,库利克出任苏军军械部部长,开始长期领导苏军的军工生产和武器研制工作。西班牙内战期间,库利克作为炮兵权威专家曾经担任过西班牙共和国军队的军事顾问。苏联人错误理解了西班牙内战的经验,解散了刚组建的大型机械化部队,这里面库利克起到很大作用。机械化兵团的作战理论当时在各国都有争论,库利克就认为机械化大兵团不适合俄国国内极为原始的道路网,这种观点虽然落后于时代发展,但就1940年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很难说就是错了,最多可以说库利克目光短浅而已。P18-20 序言 距离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过去整整70年了。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除了涌现出一太批至今都令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将帅以及早已成为军事院校经典战例的重要战役之外,给世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要数那些参战国军人身着的军服标志以及记载着他们赫赫战功的勋章了。从苏联统帅斯大林的大元帅军衔到德军元帅曼施坦因衣袖上的克里米亚之盾,从被红军官兵放在酒杯中的红旗勋章到矗立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从中国军人头顶上的“德式”钢盔到二战日本海军飞行员脖子上的白围巾,这些当年曾经“追随”参战国的官兵们穿梭于战火之中的标志服饰如今已经成为了许多战争博物馆和大型拍卖会上人们竞相追求的藏品。然而不论这些物品的价格高低,它们所蕴含的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段历史,它们所承载的都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记忆。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认识这些藏品,在本书酝酿写作之初,除了将其以军服、军衔、军功章三个部分分别予以介绍之外,作者还搜集整理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作为佐证。也正是在资料的挖掘和写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战争年代任何一件物品的产生、一条政策的出台不仅与当时战争的客观需要息息相关,也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紧密相连。苏联统帅斯大林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夕为了唤起苏联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在苏军中恢复了沙俄时期的军衔样式,还在战争爆发后设立了近卫军制度以及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统帅名字命名的勋奖体系,甚至连制作肩章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十月革命前帝俄军队遗留下来的库存品。值得充分肯定的是,这些举措确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句令人动容的“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我们的背后就是莫斯科!”就是最好的诠释。 因此,要想将这些二战期间的藏品用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必须要将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些服饰标志背后的故事也一一挖掘出来,也唯有如此,才能将这些冷冰冰的物品还原为鲜活的历史,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距离我手边不远处就有一枚苏联在二战期间颁发的列宁勋章。当我忍不住停下笔来抚摸着这块“历史见证”的时候,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伍德(Robin Georgecollingwood)的一句话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帮助我完成了这篇提笔苦思许久也未能收笔的前言:“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 作者 2015年6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