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丛书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本书是其中的《孤军捍淞沪(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分册,由沈铁、黑马编著,记录的主要是正面战场一二八淞沪大会战的抗战影像。
| 书名 | 孤军捍淞沪(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
| 出版社 | 长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集海峡两岸抗战研究成果,以纪实文学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描绘了自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丛书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大部分,每册均配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本书是其中的《孤军捍淞沪(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分册,由沈铁、黑马编著,记录的主要是正面战场一二八淞沪大会战的抗战影像。 内容推荐 沈铁、黑马编著的这本《孤军捍淞沪(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记讲述了1932年1月28日开始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全过程。此役,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约3万余人,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以孤军之力,血拼日本侵略军。书中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本书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目录 第一章 日本人的野心 一、中华民国政府的忍让姿态引来战火 二、挑起事端——秘密人物川岛芳子现身上海 三、上海笼罩着战争阴云 四、日军终于开战了 第二章 血战与谋和 一、北火车站成为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 二、休战只是一种阴谋 三、面对强大日军国民政府害怕了 四、迁都成为政府怯战的直接表现 五、迁都并没有逃脱战争 第三章 战局突然改变 一、两国在空中展开搏斗 二、日军临阵换将 三、张治中将军主动请缨 四、敢于抗战的中国战将 第四章 敢于以硬碰硬 一、日军出师不利 二、植田谦吉歪曲事实真相 三、绝不后退 四、日军第二次攻击 第五章 无奈的撤退 一、是战?是和? 二、撤与不撤,进退维谷 三、宋希濂奉命保卫浏河 四、退守待援的策略 第六章 在忍让中和谈 一、国联大会迫使日军停战 二、西方国家的如意算盘 三、中国让步了 四、虹口公园血案真相 五、日军终于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第七章 还都南京 一、淞沪抗战中的特殊人群 二、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三、国民党海军变成软蛋 四、王赓旅长“献地图”真相 五、国民党空军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932年2月29日,国联派出的李顿调查团进入东京。日本政府深知李顿调查团影响力有限,但也乐意陪着演戏。在日本政府的精心安排下,调查团先后会见了日本最高层的军政要员。 天皇裕仁在皇宫接见李顿调查团全体成员,故意流露出一副谦和面孔。 李顿调查团进入日本首相官邸之际,首相站在大门口笑脸相迎。陆相荒木贞夫虽然满脸傲气,但也尽量克制性地会见了调查团成员。海相官邸对调查团没有欢迎表示。 在上述活动中,松冈洋右始终相伴在李顿调查团的左右,遇到李顿等人质疑日本的情况时,便与之展开激烈争辩。 当李顿评价日本在中国东三省的侵略行为时,松冈洋右辩解说:“日本帝国在中国的行动完全出于自卫的需要。” 李顿虽然不能对日本进行实际性的影响,但他并没有被日本人制造的假象蒙骗,他讥讽地问:“贵国军队去中国干什么?” 松冈洋右大言不惭地说:“帝国军队是去给中国人创造幸福。在未来,阁下将亲眼见到那里的繁荣景象。” 日本图谋中国的野心很大,其历史久远,并不是中国一味让步就可以让其满足的。 有关中日关系演变问题,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日本发起的明治维新运动。经过这次运动,岛国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飞速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到了20世纪之初,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成为强国之后的日本,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也许,这跟日本崇尚武士道的传统有关。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封建时代的武士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尚武的日本军人。日本武士换了称谓,不再是封建领主手下的打手,而成为了秉承着武士道精神的国家军人。在武士道精神的指引下,日本对内实行专制,对外则极力推行武力扩张。 世界在变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切举动有一定的效仿作用,从而也让日本希望自己能快速加入瓜分弱国领土的阵容。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与其他国家相比,它更渴望获得面积广阔的殖民地。 应该说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也有一个蓄积能量的过程。 早在19世纪,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对日本天皇提出的奏折中,认为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利益线。在日本军国主义逐渐打造起来的天皇至上、日本应该统治世界的思想中,妄图通过具体政策,通过武力方式,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然后以此为基础吞并整个中国。 正是在这一侵略思想体系的指引下,日军先是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夺取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之后又同俄国作战,史称日俄战争,继而占据了原来作为俄国势力范围的中国东北。 欧洲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再次给日本提供了机会。 日本没有付出多少代价,就获得了原来德国占据的中国山东。袁世凯称帝,也是日本扩张的一次机会。袁世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当日本向他提出“二十一条”时,面对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袁世凯并没有拒绝。 旧中国软弱可欺,日本处心积虑,成功实现了初步的战略设想。 中国的形势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当日本发现想要进一步控制中国时,才意识到不使用武力已经不能够达到目的,于是就改变了策略。 军国主义的主要人物铃木贞一在日本参谋本部任职的时候,同当时的日本外务省政务次官森恪、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等人于1927年一起密谋,商议了一个新的对外侵略策略。 日本当局高层正式开始商议新的侵略策略,是从1927年6月27日在东京召开的东方会议开始的。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进行总结,最后形成了一份呈交给日本天皇的奏折。这份“田中奏折”内容是以铃木贞一等在东方会议之前的密谋内容为主的。田中奏折否定了中国在满蒙的权益,提出日本在满蒙有特殊地位。并提出要以满蒙为基地,征服中国。一旦征服中国,就可以征服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地。 日本当局通过“东方会议”,把其原来的“大陆政策”进行升级,把其原来的侵略意图做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策略。 P7-8 序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更加助长了日本人膨胀的侵略野心,这就为后来日军全面侵华留下祸根。 1932年1月18日,在川岛芳子潜入上海精心策划下,几名日本僧侣向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进行挑衅,在这场混乱中,事先预谋好的日本人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这几名僧人殴打成重伤,其中一人死亡。川岛芳子又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的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接着日本领事村井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提出封闭上海市各界抗日救国会和封闭上海《民国日报》等无理要求。 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秉承蒋介石的屈膝投降政策,竟然接受了这个通牒。但日军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挑起战争。日军舰队司令盐泽幸当晚又发出通牒,限令我19路军立刻退出闸北地区。 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在中国的领土上,一支外国侵略军竟然要求中国驻军给他让出地盘。中国军队能低头吗?当然不能。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闸北,攻占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的中国守军阵地。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约3万余人,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 淞沪抗战在日军不宣而战的情况下终于爆发了…… 第19路军在前线浴血奋战,而国民政府的态度却令人愤怒。虽说有许多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却拒绝向上海增兵。而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团的增援,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75,装备很差,而且奋战一月后伤亡很大。 3月1日,日军第91)i]i团等部正面进攻中国守军阵地,以第3舰队护送第11师团驶入长江口,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中国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日军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中国政府仍在妥协、退让,中国守军寡不敌众,防线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后来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双方经过谈判,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是很大的。后来,蔡廷锴将军在华盛顿访问时,欢迎他的学生会主席致词时说:“蔡将军为中华民族英雄,淞沪一战暴日受挫,从此世人轻视中华民族之心理,成为之~变,中国的地位,亦因此而提高。” 第19路军敢于同日军交战,使国际许多政要改变了对中国军队的看法。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会见蔡廷锴时说:“我为何要欢迎你,因为向来从未见有中国人敢和日本人抗战者,有之,唯蔡将军耳。不特中国人要崇拜你,即外国人也要崇拜你之英勇,不管中国政府对你之态度如何,我今天要热烈欢迎你。”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侵占了东北三省,其气焰之嚣张让外国人都在看中国人的笑话。是中国政府软弱无力,采取不抵抗主义,拱手将国土奉送给日本。而第19路军则不同,全体将士在上海奋起抗战,以弱胜强,的确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也让日本人不得不对第19路军刮目相看。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19路军树起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者的丰碑,参战将士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节催入奋进…… 泱泱大国,面对日本侵略军时高层人物却如此软弱,政府拥有那么多军队,为什么却让第19路军和新5军孤军抗敌呢? 假如当时国民政府的态度能强硬一点,抓住有利战机,在日军立足未稳之际,立即调动大军将这些侵略者全歼或者赶出上海,那么五年之后日军还能在中国土地上发动侵略战争吗?历史无法假设,也许聪明的读者会从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也许会在心灵深处,产生一些共鸣和思索……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