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又专横的暴君
坦克式攻击者总是横冲直撞,也许他们并不总是拳脚相向,但他们的行为令人感觉到“被攻击”。他们就像上述案例中那位凶神恶煞的上司般,言行极其粗暴,对人极尽嘲讽、恫吓之能事。更令人讨厌的是,他们的气势永远都是那么锐不可当。
他们说话的时候,语气傲慢、态度专横;他们待人苛刻,批评起别人所做的事或所说的话时,言辞锐利、尖酸刻薄,而且喜爱进行人身攻击。对那些受他们欺压的人,他们一个也不放在眼里,并把那些人视为只配让自己欺压、贬低的下等人。
有些坦克式攻击者,攻击别人时丝毫不掩饰其残忍手段;另外一些人则老练许多,他们不会刻薄、恶毒地谩骂,而是无情地批评和论证,迫使对方放弃自己的看法,默认眼前的一切批评,从而达到“坦克威力”的效果。
有些人在与坦克式攻击者交手时,往往会失控,无法保持冷静。他们如此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不知所措又很害怕,连一句话也插不上,脑筋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思考。”
“我气到头上青筋暴起,但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气坏了,离开办公室时猛力推门,墙壁竟然被门撞出一个小凹痕。”
受害者这种反应虽然都可以理解,但这正是使得他们无法冷静且有效地应付眼前的局面,导致坦克式攻击者发起更凌厉的攻势的原因。面对攻击型人物时,你若表现出震怒或软弱的模样,不但无法减缓他们的攻击力道,反而让他们变得更肆无忌惮。
为什么面对坦克式攻击者的攻击时,人们所做出的普遍性反应往往发挥不了阻止的作用,反而还鼓励了他们的攻势呢?什么对策才能有效地反制他们呢?
首先,我们必须对坦克式攻击者有更深入且实质的认识。
◎强烈攻击欲望的愤怒者
坦克式攻击者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喜欢向自己和他人表明,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看法是正确的。在他们的眼里,需要完成的任务既明确又具体,而完成任务的方法既简单又明了。当有人对于他们看来显而易见的事情视而不见的话,他们就会立刻露出极其不耐烦的神情。当他们感觉或预感到自己的计划将遭到反对时,这种不耐烦的情绪,便会发展为恼怒或毫不掩饰的愤怒。
坦克式攻击者对于别人应该做什么,有着极强的看法。这种态度皆由自大与极端自信的特质所致,而这些特质又缘于他们每每总能将别人完全压制的优越感。但不幸的是,在一般人的眼里,坦克式攻击者似乎缺乏一般人所具备的互相信任和互相谅解的特性。而这种互信互谅的特性,是人们不会滥用攻击的手段的基础。 一般而言,坦克式攻击者可达到他们的短期目标,然而,这是他们置人们公开的反对于不顾、牺牲友情,以及不惜撕裂长期同事情谊等代价而得的。那些令人讨厌且难以相处的坦克式攻击者,似乎都缺乏极度重要的辨别力,这种辨别力可以帮助他们区分出,什么情况下应该发动锐不可当的攻击,什么情况下只需使用微薄力道即可。
他们非常重视攻击性和信心,而且极度看不起那些不具备这些特质的人。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他们就是以攻击、贬低他人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信心,获得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这是隐藏在他们思想深处的处世哲学。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能够使对方变得软弱、意志摇摆不定,那么人们,包括他们自己,就会觉得他们是强大而又充满自信的。
因此,“企图表现自己是正确的”这种欲望,时时刻刻驱使着那些坦克式攻击者们。见到有人不按规定的方式行事时,他们满腔的愤怒就会升起,认为应该要让这些入吃点苦头才对。最后,坦克式攻击者觉得自己有“摄人魂魄”的威力,期望别人见到他都会避而远之,但是当别人真的这样做时,他们又藐视那些人。
P22-25
◎反制,让竞争变得平等
辨识工作环境中的绊脚石人物,的确可以使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顺畅,能力也会获得提升。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团体中都会存在着李庆与永金这类令一起共事的伙伴束手无策的人,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无法与他们和谐相处。
这些人使用了类似的方法,成功制服了各种职场绊脚石,而这些方法其实是可以轻易被识别与仿效的。这些成功者到底做了些什么?又不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得到这些有效的方法呢?所有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那么,“制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根据一般定义,制服是指“用强力压制使驯服”,而这也正是你在与工作上的绊脚石打交道时所要做的。但强力并不是专指强大的力量,职场上有些人故意表现出使他人无法与之相处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可以使对方不知所措,进而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
不论是借由“逼人默许”还是“迟迟不做决定”的手段,以防自己身陷麻烦,总之,绊脚石人物都左右了与他一起工作的人。虽然他们让你陷入艰难的处境,但他们其实并没有意识要去操控你或任何人。而是他们通常也没有意识到,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所作所为将会使他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本书所强调的“有效地制服”,是指当你面临眼前的不利局势时,为恢复力量的平衡,降低对方的恶劣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那些行动的总和。
将“制服”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它的益处在于,可以避免一味地迁就对方,或者避免付出极多的时间与极高的代价,试图去改变绊脚石人物的一整套观点、价值标准,以及为人处世之道。
迁就的目的,虽然是为了避免冲突与对抗引发的不愉快,但却会让迁就者付出更高的代价,因为他的妥协、忍让与牺牲,不但没有让绊脚石人物改变态度,反而助长了他们原本就令人憎恶的行为。
改变另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事态度,也许是世界上成功概率最低的事情,但这并不表示使绊脚石改头换面不好,这当然是件好事。只不过,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因为任何人改变自己的个性,都需要付出相当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绊脚石当然也不例外。尤其,当这种改变的动机并非发自于绊脚石的内心,那么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而成功的可能性更小。
制服的目的,就显得具体且实际多了。制服,使你在和绊脚石人物一起工作时,让工作顺利地完成。这种方法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令绊脚石人物无法如意地施展他的恶劣行为。一旦他的行动策略失灵,而你的反制动作又出乎对方的意料,你不但可以顺利进行自己的工作,还能给对方一个培养积极行为模式的动力和机会。
与绊脚石人物有效地打交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在和这些人交手的过程中,目的必须明确,而且要深谋远虑。也就是说,你必须懂得“玩弄手段”。
虽然这听起来过于权谋,但当你的对象是个绊脚石人物时,那这便不再是一件工于心计之事。
一个有着特定目的的权谋行为,可取或不可取,取决于行为者动机的好坏。本书所论述的各种制服的方法,并不是鼓励或教唆人们去伤害他人,或者做一些不正大光明的勾当,更不会要求你为了自己的私心利益,而采取恶劣、损人的行为。相反地,要求你懂得“玩弄手段”,其目的在于消除绊脚石人物对你施加的压力,创造一种双方势均力敌、能够有效地一起工作的局面,从而增进双方的利益。
对付在工作中遇到的绊脚石人物,绝对不会是件愉快的事情,而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可减轻你与他们共事时的痛苦与压力,让这件苦差事进行得比较顺利,并且更容易获得成功。同时,在每一章最后的小结是希望起到提醒你的作用,在你发现将会与某一位绊脚石发生冲突之前,重温一遍要点。
本书是一本制服职场绊脚石的教战手册,让你在面临各种难缠又麻烦的共事者时,可以快速地找到反制的武器,不再平白地牺牲自己。
在人际关系里,尤其是职场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制造麻烦者,如脾气暴躁又爱刁难的上司、拿不定决策的工作伙伴、满口应承却办事不力的部属……这些人导致我们无法有效率地推动工作,我们常常感到困扰,却又无计可施。
《巧妙反制(如何应对职场麻烦制造者)》中作者陈珺安总结多年职场经验,正是要告诉你,如何辨别、理解、分析,以及对付这些闯入你生活中的麻烦人物,教你巧妙反制,打造高效的工作环境。
《巧妙反制(如何应对职场麻烦制造者)》是陈珺安根据多年授课经验所著的一本职场工具书。书中详细地将职场麻烦制造者分类,并对他们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挑衅、零怒吼的对抗术,教会你巧妙反制,让麻烦制造者自动收敛坏习性。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职场书籍,语言幽默风趣、句句点睛,案例及场景描述生动贴切、易于理解,能够让你迅速掌握辨别职场中这七种麻烦制造者的技巧及反制诀窍,不必再为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而烦恼。
工作让你苦不堪言,交际让你晕头转向,还有麻烦制造者来凑热闹?你的职场不该是这样!职场中人际关系如何处理,一直是近年来的热议话题,每一位职场中人都需要一本这样的书:助你摸透人性,建立不挑衅、零对立的人际关系;教你轻松工作,打造不争吵、零怒吼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