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时代》一书中,作者出智周以文学的笔触,讲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动人爱情每个细节的点点滴滴。为了能完成这本书,作者用心接触朋友,和他们彻夜长聊,倾听他们的爱情故事,关注他们的情感生活,深挖背后的资源。有的故事很温暖,不离不弃的爱情让人一整天都嘴角带着笑,心里澎湃着感动;有的故事很伤感,使人切实感受到他们的悲伤和失落,感觉到他们认真生活的态度和绝不放弃人生的乐观精神;有的故事让人动容,相濡以沫的爱情即使因为物质的窘迫陷入困顿,也抵挡不了人们对爱的追求。整部小说由法官余米的人生历程、书记员雁秋的曲折爱情及五十余个相对独立的婚姻情感故事组成。
《海蓝时代》是由法官出智周撰写的婚姻家庭题材小说,为您倾情讲述了五十余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故事。百余家网络媒体和电视台、报社宣传报道。“北京文学奖”获得者向思宇、《最后的士绅家族》作者张生全鼎力推荐。
你妻子回来了,现在起诉和你离婚,我们想把她的起诉状和开庭的传票送给你,你看邮寄能到吗?
撒谎!他笑,谁都知道我陈井清没有老婆!
你不要激动,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不过既然你妻子起诉了,法院就有义务通知你,希望你理解。
他沉默不语,闷闷地问了我一句:起诉状上都写了什么?
我打开卷宗,翻开起诉状:你妻子要求离婚,婚生子陈童由你抚养……
陈童!陈井清失声大笑,笑声里带着诡异。
哪里不对了?我问他。
对,对!没有什么问题……陈井清说。
我们按照老陈提供的地址把相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给他,他确认了开庭时间。而我的心里,始终感觉这个案子有哪里不对,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开庭的当天,我早早地来到法庭,看到胡园萍已到了,站在法庭外面,深色的衣衫让她看起来格外严肃。我不知道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十年了,第一次将要与自己的家人相见,她的内心作何感想?她焦灼不安,不停地往外面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我把法庭的门打开,让她先在里面坐着。临近开庭,法庭外一阵吵闹声,被告陈井清和一大波人从大厅走过来。老陈身材瘦小,瘦削的脸庞上五官紧致,沧桑的岁月留下无孔不入的痕迹。脸上茫然与焦躁交杂,希望与无奈杂糅,心中的纠结和烦扰如影随形。
他们涌入了法庭,我示意他们安静下来。老陈在踏入法庭的那一刻是迟疑的,我看到了一直翘首以望的原告胡园萍反而低下了头,旋即又把头抬起来,脸上的肌肉,微微颤动。
他们彼此看着对方,一言不发,努力想从对方的脸上找出曾经熟悉的痕迹。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整个法庭格外的安静。
我看到原告抹去了眼泪,仔细在法庭旁听的人员中搜索什么,她什么也没找到,失望地把眼光聚焦在地上。
还好吗?陈井清……她努力克制自己的激动,故意装作轻松的样子。
好好好……陈井清颤声道,你总算回来了,十年了,你还知道回来。
你们都以为我死了,对吧。胡园萍笑了,十年够一个人死上几回了。
胡园萍欲言又止,旁听席上,她并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看到的人,她如坐针毡,却不愿意问出那几个字。
不用找了,陈井清说,十年了,够一个人死上好几回,也够几个人死上好几回了。在庭审中,当原告听到儿子在八年前就已经病死的时候,她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和自责,眼泪沿着两颊流下。她小声地抽泣,伏在原告席上,我们都静静地等着她哭,这样的庭审,是无法强行在悲伤的气氛中进行的。她的所有期望和寄托,在这一刻受到了沉重毁灭。离婚不过是一个幌子,为自己的回归和想念找一个借口,当所有的希望破灭了,她的痛苦可想而知。
被告陈井清泪流满面,儿子2008年去世,父亲2009年,母亲2011年,亲人的离去,她都不在场,他心中痛恨她的不辞而别,痛恨她的自私。十年,无数个日日夜夜,多少期盼,最终成空。他未曾想到会面对这样一刻,而且与她相见在这样的场合。他虽然努力告诫自己,要怒目相视,冷漠以对,但是看到妻子像个孩子一样痛哭,他难忍内心的凄凉,满眼悲怆。
简单的庭审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这样的庭审与其说是为了查明事实,倒不如说更像一个形式,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见面的机会。
旁听中来自小镇的各位乡邻纷纷劝说双方,放下过去,从头开始。被告老陈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此前的底线,变柔和了,面对曾经的伴侣,他不再绷着一张脸,他希望妻子回家,可是他说不出口。
我劝说原告,收效甚微。原告的心结无法打开,离开之前她未能释怀,十年过去了,她依旧未能释怀,而曾经我寄望调解的纽带陈童已不在人世,这场调解,仅仅是尽自己的努力。
P6-7
于千万人中遇到你所爱的人,于千万滴海水中遇到你所中意的水滴,于五彩斑斓中独爱那一抹纯粹的蓝,在浩瀚的时光之海中,独守一份情怀,锻造属于我们的海蓝时代。
起笔的时候,秋天姗姗来迟,公园里高大的香樟树依旧顽强地将枝干举向天空,月坛湖里的湖水倒映着时光斑斓的影子。最后一章落笔,春天正在赶来,老家山区桃李花悄悄地像水墨一样在枝头绽开,在微冷的风中颔首微笑,阳光正好。从动笔到结尾正好八个月,很感激自己能沉淀浮躁,静心写作,让这本《海蓝时代》有了眉目,幸运地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写一本书的梦想,不辜负韶华时光。
《海蓝时代》一书中,我以文学的笔触,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动人爱情每个细节的点点滴滴。为了能完成这本书,我用心接触朋友,和他们彻夜长聊,倾听他们的爱情故事,关注他们的情感生活,深挖背后的资源。有的故事很温暖,不离不弃的爱情让我一整天都嘴角带着笑,心里澎湃着感动;有的故事很伤感,我切实感受到他们的悲伤和失落,感觉到他们认真生活的态度和绝不放弃人生的乐观精神;有的故事让我动容,相濡以沫的爱情即使因为物质的窘迫陷入困顿,也抵挡不了人们对爱的追求。我很庆幸自己的静心耕耘和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海蓝时代》付梓出版。整部小说由法官余米的人生历程、书记员雁秋的曲折爱情及五十余个相对独立的婚姻情感故事组成。
用心写作,就是一场旅行,在天地间,用笔头,为生灵立命,为心灵歌唱。就像阿莱夫所言:“把目睹和亲历的低下说出来,把孤独说出来,把无能为力说出来,把柔软和温暖说出来吧……”
立意丰富,但常觉得文字苍白,难以表达心中复杂的情感;或是因为辞藻匮乏,叙述差点火候。恳请亲爱的小伙伴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厘米瑰丽,满天空阳光。
作者
2017年9月17日
传说在广西西北部的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一种鱼,名日半边鱼,雌雄成双入对的生活。其鱼呈长椭圆形,身体一侧凸起、有鳞,另一侧扁平、光滑、无鳞,像半个身体的鱼。半边鱼在前进中遇到险滩激流,会合二为一,齐心奋进,若有一方无力游动,另一方厮守不离,令人感动。故当地人常用半边鱼比喻爱情双宿双飞,不离不弃。
美好的爱情从来都让人向往!在办案中,阅尽光怪陆离的危机情感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我发现其实人的爱情,与半边鱼多么相似。但岁月多艰,人心善变,人鱼相比,人少了一份半边鱼不离不弃的执着。
是的,因为不圆满,所以真正的爱常带着伤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聆听自己的心声!动情之处,珍惜感情;缔结婚姻,则珍惜家庭。没有人,天生就属于谁,也没有人,天生就该对谁好!每一个美好家庭的背后,都应该是两个一起朝着幸福方向眺望和努力的人,不是吗?
惟愿每一对心头有伤的夫妻或恋人,都能重拾旧情或重新开始,在这个正在开启的春天里,收获一份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负青春,不负年华,不负彼此心意。
暖暖的语言,暖暖的伤感,仿佛阴沉的天空中透射下来的一线阳光,悄悄照耀我们心灵的角落。这样的书,或许更适合午后,一个人泡一杯咖啡坐在阳台里静静独品,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北京文学奖”获得者向思宇
近的距离,真的声音。青年作家出智周来自事件现场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闪耀在睫毛上的那些有质感的泪光,触摸到潜藏在生活阴影下的那种有温度的心跳。法官需要作出一个判断,但情感永远没有答案。也许从这些文字出发,我们能找到一个别样的入口,从泥淖中抬起不屈的头颅。
——《最后的士绅家族》《蒙哥大帝》作者张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