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河流》主要书写岭南乡土文明在工业时代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并探讨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本书具有黄金明所撰小说的一贯特色,对于粤西民俗及乡村生活的描述,颇具岭南风味和地方特色,同时刻画了一批农民形象,折射出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机和困境,并探寻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
| 书名 | 拯救河流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黄金明 |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拯救河流》主要书写岭南乡土文明在工业时代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并探讨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本书具有黄金明所撰小说的一贯特色,对于粤西民俗及乡村生活的描述,颇具岭南风味和地方特色,同时刻画了一批农民形象,折射出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机和困境,并探寻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 内容推荐 《拯救河流》系七〇后实力派作家黄金明关于岭南叙事的小说力作。小说以荒诞、反讽的笔法书写乡土文明在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崩溃,并探讨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本书采用橘瓣式结构,每章可单独成篇,组合起来又是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的长篇小说。黄金明致力于创造跟写实主义不同的另一种现实。故事与意象包容传统与前卫,技法与视角兼具现代与古典。该书中梦境与现实、幻想与生活、虚构与真实相互交织,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呈现出庄严的复调结构。该书诗性与哲思交错,悬疑与推理共振,层出不穷的悬念、天马行空的叙事和汪洋恣肆的想象力,使之颇具阅读魅力。 目录 第一章 默杀 第二章 巫师 第三章 挖洞记 第四章 紫薇坡 第五章 禁头 第六章 失踪的父亲 第七章 寻母记 第八章 路标 第九章 浮生梦 第十章 拯救河流 第十一章 人树 第十二章 村庄的黄昏 第十三章 村中十日 附录 黄金明主要小说目录 试读章节 孙德金一连苦思多天,不得要领,反而头痛欲裂、神情恍惚。他感到脑壳里的啤酒瓶从单数变成了复数,全变成了玻璃碎渣。他不敢再往深处去想了,否则光是脑壳里有酒瓶子这个怪念头,就能让他发疯。 田野里的稻子熟透了,风一吹,谷粒簌簌而落,终究要收割。他挑起畚箕又出发了。 秋收已接近尾声,田野上一片狼藉,只剩下他的稻子没有收,秋风吹拂,稻浪翻滚,宛若一块巨大的黄金在目光下晃动。他在别人的眼里是不存在的,那么他的庄稼呢?但至少在畜牲的眼里并非虚无吧。一头水牛在田埂上啃草,忽然一伸牛颈,一口将他田里的稻子扯下,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 这一幕,犹如一记闪电掠过,劈开了孙德金脑海里层层堆积的乌云。这应当是一根重要的线索,他必须抓住它,也许它就是那一堆乱麻中的惟一线头。他叉着腰,饶有兴致地看着牛吃禾。水牛大口咀嚼着稻秆,连叶带谷吞下肚去。它边走边吃,走入了稻田中央。一会儿工夫,水牛穿越了半边稻田,一直吃到孙德金面前。“他妈的滚——”孙德金扬起手中的镰刀,横眉怒目,大声呵斥,做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那头牛如梦初醒,撒着四蹄,一溜烟跑了。 尽管孙德金无法猎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但牛眼中的惊惶却是显而易见的。孙德金心中火花一闪:在那头牛眼里,他是存在的。牛感觉到了他的威慑! 这个重大的发现,使孙德金兴奋不己。他抓紧时间完成了秋收,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这一系列是在他所能接触到的畜牲上进行的。试验的结论是,尽管他在村子所有人的面前是透明的、虚无的,或不存在的,但在动物身上却恰好相反。在禽类中,对他最敏感的是飞鸟,尤其是麻雀,他还没走近,就扑扑飞散。但即使最不敏感的鸡和鸭,也在他试图接近时撒腿逃跑。在畜牲中,狗似乎最能感觉他的危险性,每一只狗都冲着他狂吠不止。尤其是村长孙老凤家里的那只大黑狗,一见到他,宛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恨不得一口咬掉他的卵袋。猪是最不敏感的,抖动着一身肥肉,颤巍巍地从他的面前走过,但当他飞起一脚,踢在猪屁股上,它还是“哼哼”着快步逃离。 介于大人和禽畜之问的是孩子。尤其是一些两三岁大的孩子,他们骨碌碌地转动着接近于透明的大眼睛,孙德金能感觉到“他”被目睹和注视,但那仅是一种婴孩对好奇事物的打量罢了,他们太小了,甚至还不懂得将映入脑海的信息分析、归纳并表述。据说孩子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譬如幽灵、鬼及一些神秘的事物。而在一些八九岁的大孩子那里,他看到的是跟大人没什么两样的表情,他仿佛完全是一个空无。但他偶尔还是窥见了一些孩子眼神里的惊恐,像暗夜中擦亮的火柴,一闪即逝。至少,他的身影,他的声音,是无法让人感知的。 现在,他基本上可以确定,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或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他在人们面前完全隐匿了。他就像一个会隐身的人,一个消失的人,甚至是一个不存在的人。人们看不见他,听不见他的声音,无法感知到任何他存在的证据。而他能看见任何一个人,听见任何人的说话,这是毫无理由的、荒诞不经的。 但这似乎是确凿无疑的。孙德金在二十多年的人世阅历中,也曾经遭遇(或听说)过无数件稀奇古怪的事情,从没有一件像这一次那么诡异,那么不可捉摸。他甚至无法跟别人诉说,也找不到一个人商量。他的心中滋生着尖剌般的孤独,并夹杂着恐惧。他在秋风四起的村巷上走过,注视着秋阳下自己的身影,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影子,甚至连影子也不如。影子总可以被人看到,而他似乎完全逸出了人们的视野。 他从摆龙门阵的人群中穿过,犹如一个幽灵,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没有一个人感觉到他。他的身躯以及全部,似乎己完全从村庄剥离或被清除。而他又偏偏活生生地存在着。 凤凰村东头是副村长孙三葵家开的小卖部,门前有一棵大榕树,树阴下有一块空地。那儿每天晚上都聚集着一大群闲人,大摆龙门阵。 这一天,圆月冉冉升起,月光清亮。孙德金深入人群当中,希望能在众人的神侃中发现蛛丝马迹。但他失望了,根本就没有一个人提及他。他看着说得唾沫横飞的村长孙老凤,忽然记起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好久没见过这样东西了。至于那样东西是一个人、一只鸡、一头猪,或者是别的有生命或没生命的什么事物,他却一时无法忆起。这个想法让他十分激动,他预感到这样东西将是一把钥匙,也许能将这个发生在他身上的谜团解开。然而,他的脑海一片混沌,漆黑而深不可测,他无法捕捉到这一样东西。就在此刻,孙老凤家里的那只狗冲着他狂吠,但没有一个人理它,大伙儿围着孙老凤,听得如痴如醉。孙德金只好踩着月光下的影子回家去了。 P4-6 书评(媒体评论) ◆黄金明的《默杀》以现实的荒诞来凸显人生存的悖论。而“默杀”的古老规训更是神秘恐怖,小说借“默杀”这一线索逐渐使故事明朗清晰。村长与村民合谋“吃人”的情节,类似于鲁迅的《狂人日记》,意味深长。 ——程振红(《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穿越与另类卷》,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 ◆黄金明的《村中十日》可谓一部侦探小说,也是一部荒诞小说。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匪夷所思,维持了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在短短数十年中土崩瓦解。真实的历史与“真实”的现实产生强烈对比,大有《儒林外史》的笔法,极具揶揄意味。 ——曹务龙(《青春》2014年第12期) ◆黄金明的《巫师》对乡村民间信仰及世俗权力双重腐败作出的揭示,颇具新意,使之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小说对于粤西民俗及乡村生活的描述,颇有岭南风情和地域特色。小说的开放式结构,大大拓展了叙事空间。 ——首届广东省小说奖授奖词(《珠江时报》2013年12月13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