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说新语(精)/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南北朝)刘义庆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代文人风貌、体现时代特征的笔记小说,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士人精神等影响巨大,千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并远播海外。书中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乎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内容推荐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精)》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本书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目录

德行第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

 郭林宗至汝南

 李元礼风格秀整

 客有问陈季方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

 顾荣在洛阳

 阮光禄在剡

 谢公夫人教儿

 晋简文为抚军时

 范宣年八岁

 王恭从会稽还

言语第二

 徐孺子年九岁

 孔文举年十岁

 孔融被收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一

 嵇中散语赵景真

 司马景王东征

 邓艾口吃

 满奋畏风

 蔡洪赴洛

 崔正熊诣都郡

 过江诸人

 梁国杨氏子

 谢仁祖年八岁

 庾法畅造庾太尉

 桓公北征

 顾悦与简文同年

 简文入华林园

 谢太傅语王右军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

 顾长康从会稽还

 王子敬云

政事第三

 陈仲弓为太丘长

 贺太傅作吴郡

 山司徒前后选

 王安期为东海郡

 丞相末年

 陶公性检厉

 桓公在荆州

 简文为相

 殷仲堪当之荆州

文学第四

 郑玄在马融门下

 郑玄欲注《春秋传》

 服虔既善《春秋》

 钟会撰《四本论》始毕

 客问乐令“旨不至”者

 卫玠始度江

 褚季野语孙安国

 人有问殷中军

 谢公因子弟集聚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

 庾仲初作《扬都赋》成

方正第五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夏侯玄既被桎梏

 山公大儿著短恰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

 阮宣子伐社树

 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

 王含作庐江郡

 孔君平疾笃

 桓大司马诣刘尹

 王述转尚书令

 孙兴公作《庾公诔》

 刘真长、王仲祖共行

雅量第六

 豫章太守顾劭

 嵇中散临刑东市

 王戎七岁

 王夷甫尝属族人事

 刘庆孙在太傅府

 祖士少好财

 郗太傅在京口

 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

 谢公与人围棋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

识鉴第七

 曹公少时见乔玄

 王夷甫父义,为平北将军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

 王大将军始下

 郗超与谢玄不善

 韩康伯与谢玄亦无深好

赏誉第八

 陈仲举尝叹日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

 王戎目山巨源

 庾子嵩目和峤

 张华见褚陶

 卫伯玉为尚书令

 林下诸贤

 时人目庾中郎

 王平子与人书

 王丞相招祖约夜语

 王蓝田为人晚成

 庾公为护军

 桓茂伦云

 王蓝田拜扬州

 王仲祖称殷渊源

 孙兴公为庾公参军

 许掾尝诣简文

 王恭有清辞简旨

品藻第九

 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

 明帝问谢鲲

 桓大司马下都

 殷侯既废

 谢公问王子敬

规箴第十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京房与汉元帝共论

 王夷甫雅尚玄远

 王平子年十四五

捷悟第十一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

 人饷魏武一杯酪

 郗司空在北府

夙惠第十二

 宾客诣陈太丘宿

 晋明帝数岁

豪爽第十三

 王处仲每酒后

 王司州在谢公坐

容止第十四

 魏武将见匈奴使

 何平叔美姿仪

 潘岳妙有姿容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

自新第十五

 周处年少时

企羡第十六

 王丞相过江

 孟昶未达时

伤逝第十七

 王仲宣好驴鸣

 王戎丧儿万子

栖逸第十八

 阮光禄在东山

 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

贤媛第十九

 汉元帝宫人既多

术解第二十

 人有相羊祜父墓

巧艺第二十一

 顾长康画裴叔则

 顾长康画人

宠礼第二十二

 孝武在西堂会

任诞第二十三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

 刘公荣与人饮酒

 刘伶恒纵酒放达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

 阮仲客、步兵居道南

 张季鹰纵任不拘

 殷洪乔作豫章郡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

 王子猷居山阴

 王子猷出都

 王孝伯言

简傲第二十四

 钟士季精有才理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

排调第二十五

 张吴兴年八岁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

轻诋第二十六

 褚太傅初渡江

 支道林入东

假谲第二十七

 魏武行役

 魏武常云

黜免第二十八

 桓公坐有参军掎烝薤不时解

俭啬第二十九

 和峤性至俭

 王戎有好李

汰侈第三十

 石崇每要客燕集

忿狷第三十一

 王蓝田性急

 谢无奕性粗强

谗险第三十二

 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

尤悔第三十三

 王导、温峤俱见明帝

纰漏第三十四

 殷仲堪父病虚悸

惑溺第三十五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

仇隙第三十六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

试读章节

李元礼风格秀整

李元礼风格秀整①,高自标持②,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③。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④,皆以为登龙门⑤。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末年清议的领袖人物之一,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杀。风格秀整:风度品格俊秀端正。

②高自标持:把自己的品格地位看得很高。

③名教:指儒家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礼教。

④后进之士:指辈分低、资历浅的士人。升其堂者:登上他的厅堂的人,指受到他接待和称誉的人。

⑤龙门:黄河水道,在今山西河津西北和陕西韩城东北之间,此处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旧称龙门之下每年3月有黄鲤鱼汇集,能跃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条,均化为龙。“登龙门”用来比喻得到有名望之人的接待和援引而声誉倍增。

【译文】

李元礼风度品格秀美严整,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担负着为天下正名定分、评论是非的责任。后辈士人有得到他的接待和称誉的,都认为获得了如登龙门一样的荣耀。

客有问陈季方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②,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日:“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之高④,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陈季方:陈谌,字季方。其父陈寔(shi),曾任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长,时人称“陈太丘”。

②家君:在人面前尊称自己的父亲。这里“足下家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③阿(e):山的角落。

④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

【译文】

有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大人陈太丘有哪些功业和品德,而能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呢?”季方说:“家父好比生长在泰山一隅的桂树,其上有万丈的高峰,其下有深不见底的深渊;上受雨露甘霖,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时候,桂树哪能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也不知道家父究竟是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呀。”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

苟巨伯远看友人疾①,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③!”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④,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⑤,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⑥:“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⑦,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颍川(今属河南)人,生平不详。

②值:适逢,赶上。胡:古代对北方边地和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③子:你。

④败义以求生:不顾道义来求得自己的生存。

⑤委:舍弃,抛弃。

⑥相谓:相互议论。

⑦班军:退军。

【译文】

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外族敌寇攻打郡城。朋友对巨伯说:“我是要死的人了,您可以赶快离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要我离开,不顾道义来求得自己的生存,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呢?”敌寇进了城,对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下来?”巨伯回答说:“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不管,情愿用我自己的身躯来换朋友的性命。”贼兵听了,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道义的国家!”于是撤军而回,全城人的生命财产都得到了保全。

P004-007

序言

经典是敏锐的目光、善良的心趣、睿智的大脑进行的缜密思维的结晶。民族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邦家之光的密码。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最佳途径就是阅读这个民族的经典。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文明形态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民族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经典,又被这些经典一代一代哺育浸润。无论你将其当作“灵光”瞻仰,还是视为“阴影”涤荡,在你的心灵深处,始终摆脱不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法不受之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然而,人类世界日新月异,每个社会都必将顺应时代化俗为雅,所以,经典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经典的阐释是与时常新的。

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视当今的纷纭,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己的人生乐趣;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当今的信仰,以培养自己的人生操守。所以,阅读这些常新的经典吧,她使我们丢弃的是那些幼稚和浮华,而给我们带来的却是理性和高雅,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编纂这套丛书的初衷。

鲍思陶 赵发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0: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