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8卷)》是第18卷。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8卷)》共收13篇传记。包括陈郁、顾作霖、杨明轩、何耀全、耿丹、傅烈、胡筠、杨贤江、任国桢、熊厚发、涂正坤、刘胡兰、傅秋涛。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陈郁深人工人之中,组织发动工人群众,支援北伐战争。
1927年初,陈郁任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主席、党团书记,同时参加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工代会的部分领导工作。e由于国民党右派分子及黄色工会的破坏挑拨,广州工人组织之间时常发生冲突。陈郁深入丁人群众中去进行教育工作,也对黄色工会领袖人物进行教育和争取工作。由于他对广州地区工人阶级内部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因此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有主观片面和生硬的缺点,主张成立“金属业工会”与广东机器工会对抗,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把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工人赶到黄色工会一边去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陈郁代表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和海总党委,到上海找党中央,向陈独秀提出建议,要组织一次南方海员工人总同盟罢工,以回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遭到陈独秀拒绝,还被陈独秀大骂一顿。
四一二政变之后,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也紧急策划叛变。在危急的关头,陈郁和省港罢工委员会领导人一起于4月14日去见广东省主席李济深,质询上海政变和广州形势。李虚伪地说:“决无意外发生。”但15日凌晨,突然出动军队包围黄埔军校、省港罢工委员会、中华全国海员丁会和工人纠察队等革命组织和团体,解除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数天之内先后捕杀2000余人,白色恐怖笼罩着广州,党组织被迫转人地下活动。陈郁家住广州一德路,当晚他在群众的掩护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搜捕,转移到广州河南洪德路七巷一间小楼。此时,这里也被作为海员总工会和海员党团组织的秘密机关。他遵照党的指示,继续领导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并参加广州市委和广州工代会的领导工作,坚持斗争。那些天,他白天隐蔽,晚上到海员工人居住较多的沙面开会,并秘密组织训练工人赤卫队。
根据党的指示,4月20日,陈郁和周文雍等发动和组织广州工人举行政治罢工,反对蒋介石、李济深的反革命政变,揭露敌人大屠杀的罪行。接着,他又和工会领导人一起,发动和组织了汕头、香港、澳门、广州、江门等几个航线的海员工人总同盟罢工,并依靠工人群众的力量,从敌人手里夺回汕头、江门、广州等地的工会会所,打击了敌人的反革命气焰,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敌人白色恐怖的统治下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敌人派出了一些丁贼,以所谓“改组委员”的名义占领和把持各个丁会组织。陈郁与何潮等人研究,决定惩罚这几个坏家伙,派陈莲仔等组成“剑仔队”执行这一任务,但冈没有经验而失败。后来,陈郁再次指派赤卫队队员何水等人去执行任务。他们机智地压制了一名改组派头目,然后安全转移到香港。
1927年5月,陈郁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一天,他和工代会负责人研究,把工人积极分子分别组成一百个小组,每组十人,称为“十人团”,分布广州市内。当天晚上两点钟,宪警以为工人不会罢工示威了,都放松了警戒。这时,全城各街头突然出现了示威的工人。他们手里拿着红旗,散发传单,使敌人措手不及。陈郁和中共广州市委下委书记周文雍等还以原省港大罢工纠察队员为骨干,改编和扩大建立一支能够进行战斗的广州丁人赤卫队。海员工人组成的赤卫队第三联队,是其中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在陈郁的亲自指挥下,他们同反动军警、特务、丁贼作了多次斗争,积累了一定的战斗经验,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不久,周文雍被捕。陈郁组织指挥丁人赤卫队,勇敢机智地把周文雍从监狱里抢救出来。
1927年8月11日,中共中央任命张太雷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8月20日,张太雷主持组建广东省委,陈郁继续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同杨毅、黄谦一起负责职工运动委员会的领导工作。
P7-8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