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5卷)》是第15卷。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5卷)》共收11篇传记。包括宣侠父、朱瑞、李慰农、周文雍、陈铁军、唐澍、谭寿林、郭滴人、王根英、赵镈、王国兴。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宣侠父到日本后,进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学习水产专业,研究生物学。他对社会科学,特别是对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刊物也很关心,经常找来阅读,从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理。不久,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这使他很快认识到:实业救国是一种天真的幻想,只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从此,他就如饥似渴地攻读和研究有关马列主义的书刊。他在同朋友谈学习体会时,说他学习马列主义的书就“像暑天嚼冰一样”。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并同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7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出现的新局面,对宣侠父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加之,水产学校得知他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停止了他的公费待遇。他便于1922年毅然回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宣侠父回国以后,一方面在浙江一水产学校任教,一方面经常往返于台州和杭州之间,与俞秀松、宣中华、俞大同等进行革命活动。1923年,宣侠父在杭州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根据党的指示,在台州、温岭等地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一些党的基层组织。
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以后,在我党和苏联的帮助下,5月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宣侠父受浙江党组织的委派,带领樊嵩华等10多名青年到广州,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在黄埔军校,宣侠父学习了“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概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进化史”和军事课等十几门课程,每门功课成绩都很好。这期间,他还担负学生会的工作,处处以身作则,在同学中威信很高。
有一次,宣侠父根据蒋介石对于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的态度及其所做所为,对同学罗金五说:“蒋介石是新军阀。”不料,被罗告发。蒋把宣侠父叫去,狠狠训斥了一顿。不久,宣侠父又和蒋介石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1924年7月6日,黄埔军校成立国民党特别党部时,蒋介石被选为执、监委员。接着,蒋介石便以校长和特别党部执、监委员名义指定党小组长,并命令党小组长每周直接向校长汇报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宣侠父虽被指定为三中队区分部党小组长,但他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遂上书特别党部,要求根据国民党的组织法由各组选举小组长。蒋介石知道后,召宣侠父严加斥责,并令他三日内写出悔过书,听候议处。过三日,蒋复召宣侠父问:“悔过书写好否?”宣侠父答:“学生无过,故亦不悔。”蒋介石怒甚,说:“我不愿有违师抗命的学生。”宣侠父说:“真理不可屈。”蒋介石恼羞成怒,遂撤销了宣侠父的党小组长职务,并再次限期写悔过书,否则开除。宣侠父抱定了“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的态度。三日后便愤然离开了军校。回到杭州后,他对朋友说:“我和蒋介石闹翻了,我已脱离军校。”从此,侠父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24年9月,原属直系的冯玉祥部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政权。皖系段祺瑞在北京成立了临时执政府。冯玉祥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徐谦、顾孟余等人影响下,将部队改称国民军,逐步接受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欢迎孙中山北上,共图大业。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也派干部帮助冯玉祥,进一步对军队进行改造。
1925年春,宣侠父等九人,受在上海的党中央派遣,来到北京,经李大钊、徐谦等向冯玉祥推荐,以左派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到国民军中工作。
P3-4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