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1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1卷)》收录杨明斋、潘忠汝、刘谦初、汪铭、杨善南、徐全直、张汉民等16位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每个传主都是按人物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抓住重点写。秉笔直书,功过分明,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掩盖重大历史过失。作者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对传主进行了艺术创造,使得传记生动感人。它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1卷,共收16篇传记。包括杨明斋、潘忠汝、刘谦初、汪铭、杨善南、徐全直、张汉民、张正坤、周文彬、毛岸英、杜国庠、江隆基、艾思奇、何干之、华岗、王任叔。传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真实地反映了人物一生的本质特点;写作方法符合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语言朴实、通顺、感人。充实和补充了党史,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党史教科书。

目录

杨明斋

潘忠汝

刘谦初

汪铭

杨善南

徐全直

张汉民

张正坤

周文彬

毛岸英

杜国庠

江隆基

艾思奇

何干之

华岗

王任叔

试读章节

杨明斋原名杨好德,1882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马戈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五六岁时,家有祖父母、父母、姐姐共6口人,有一些田产,生活还算富裕;7岁以后,天灾人祸不断。据《平度县志》记载:1888年“秋大雨,河口皆溢,附近村庄庄稼、房舍都被损坏。是年地震,又有大瘟灾”。1890年“大瘟流行,城内外日死五六十人,医生昼夜不停,棺材卖空。秋又有虻蝗虫灾”。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盘剥更为加剧,“知州茅恩绶,以办兵役纵役扰民”,闹得“民多饥饿,十室九空”。在这荒年暴月之中,杨明斋的姐姐早夭,母亲病逝,家境很快败落下来,仅靠6亩田地维持生活。

杨明斋的父亲杨仁镒,一生务农,略懂一些诗书。为了使儿子知书达理,他省吃俭用,竭力供明斋读书。杨明斋7岁入学,15岁读完四书五经,成了马戈庄有学问的人。但是,越来越贫穷的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深造,终于1898年辍学务农。随后,他结了婚,但不久妻子就去世了。内忧外患,国衰家败,使性格活泼的杨明斋变得孤僻起来。他常常独自在村西胶莱河岸上往返踱步,苦苦思索着出路何在。

“死逼梁山上关东,走投无路下崴子(海参崴)”。这是旧社会流传在胶东一带破产农民中间的口头语。《平度县志》记载,常有大批贫苦百姓“无所得食率北走关外,近客蓬黄(蓬莱、黄县)大连,久之辄落不返。”杨明斋的许多亲邻都被逼无奈而走了这条路,他也决定走出去试一试。1901年春,杨明斋告别了父老乡亲,出走海参崴,开始了“闯俄罗斯”的生涯。

沙俄统治下的海参崴,有许多从山东来谋生的同胞,仅从平度县马戈庄来的就有很多家。杨明斋1901年3、4月间来到这里后,通过其族叔的介绍,在一家小工厂当工人,兼做记账员。因为他有文化,常常利用晚上教工人识字、读书。几年之后,他学会了俄语。

1908年,杨明斋深入西伯利亚一带,有时做工,有时半工半读,和当地矿工有了较多的接触,并结识了一些布尔什维克党人。几年的劳工生活,使他对工人阶级的状况,特别是对流落在俄国的华工的状况,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帝俄时期,流人俄国的华侨苦力达二三十万之众。①他们大都在边远地区从事开矿、修路、装卸等笨重劳动,而所得报酬甚少。以修路为例,俄国工人日工资是1卢布零20戈比,而华工却只得80戈比。②工人为什么受资本家的欺压盘剥?华工的生活为什么更苦?这些问题杨明斋开始并不清楚。通过和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接触,他逐渐明白了这一切不平等的现象都是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全世界的无产者必须联合起来,推翻反动统治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杨明斋积极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并被推选为华侨工人的代表。十月革命前,他光荣地加入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被安插在帝俄的外交机关当职员,秘密为党工作。③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全世界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热烈欢呼这一胜利的同时,帝国主义和俄国反动势力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疯狂进攻。为了保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千上万的旅俄华工踊跃参加红军,和俄国工人阶级并肩战斗。杨明斋参加了这场斗争。他在动员华工参加红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局势渐趋稳定之后,俄共(布)党组织保送杨明斋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深造。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杨明斋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完成学习任务后,受俄共(布)党组织的派遣,又回到了当时还被日本人占领的海参崴,秘密为党工作。这里有许多华侨,他开展工作的公开身份是海参崴地区“华侨负责人”②。

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关怀下,旅俄华侨不仅为巩固和发展十月革命的成果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十分关注祖国的革命斗争。中国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引起了旅俄华侨和俄共党组织的极大注意。1920年初,俄共(布)海参崴党组织先后向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报告,打算派一个小组到中国了解情况,并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共产国际很快批准了他们的报告,同意以共产国际工作组的名义,派出人员到中国开展工作。③这个小组的负责人是维经斯基,成员有杨明斋、库兹涅佐娃、马迈也夫等。他们于当年4月起程,前来中国。

P2-4

序言

《中共党史人物传》是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由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持编纂的大型历史丛书。从1979年至2015年,在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的主持下,陆续编辑出版89卷包括1000余位党史人物的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该套丛书由陈云同志题写书名,收录的人物传记均为史学传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史实准确、详略得当、评介公允、文字简明。

承担此项工作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致力于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和传记的编纂与出版工作。现主管单位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员由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教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组成。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付出了最大牺牲,做出了最大贡献。诸多中共党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缩影。这些前辈人物的卓越功勋,是党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奋斗、磨难和考验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党的历史中曾经感动并会继续感动我们民族的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他们的思想和情操,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史人物传记作品,与其他党史作品一样,在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了解和研究各位传主生平和党的历史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仍有许多读者不断来信要求购买;但由于该书是陆续出版的,且发行多年,早已脱销。为满足读者需要,我们决定再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至89卷。再版时,我们对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的传记做了全面修订。同时请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审看了比较重要的100位党史人物传记。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陆续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本次再版时,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版体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尽可能做了规范化处理;校正了原版传记中的一些错漏之处;特别是在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的核实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一些难以核查的问题仍维持原貌,留待以后考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编校质量方面,都较此前有所充实和提高。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将来的进一步修订,也有利于在今后的人物传记的续编工作中改进。

我们希望,本套大型传记丛书的再版对于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党史知识、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7年5月30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4: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