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著徐新建主编的《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学术前沿丛书/中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身体何在”为追问的出发点,依循知识反思、理论对话与视域重构的学理路径展开讨论。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谱系的回顾与梳理,一方面揭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内部所隐含的双重中心主义话语及其所导致的“身体”缺位;另一方面尝试从西方与中国本土身体观念、身体实践的对话出发,将“身体”作为立足当下反观传统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视角,以“身体”的多重面向来重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特性、体系构成与实践操作等一系列关键议题。
导论:遗产与现代性的身体突围
第一节 身体与遗产:问题的显现与述评
第二节 炮制又一次身体转向?: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谱系学与“身体何在”的追问:方法与路径
第一章 失衡的天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谱系与分类体系
第一节 系谱溯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起与演进路线
第二节 分类之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建构与知识生产
小结
第二章 物质与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话语
第一节 物质与非物质
第二节 文字、语言与文本化
第三节 缺位的身体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旅行:中国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与操作
第一节 概念移植:中国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
第二节 体系落地:中国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第三节 “非物质”的跨文化转译:阐释困境与实践误区
小结
第四章 体现之身:西方身体观的范式转向
第一节 身体转向与重塑当代身体观的两种路径
第二节 作为范式转型的“体现”
小结
第五章 根身在世:回向本土传统的身体脉络
第一节 身体观念:身体的整合性与转换性
第二节 身体认知:体认、践行与知行合
小结
第六章 身体作为方法:一个新的视域
第一节 超越区分的话语: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体系
第二节 成为其所是: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传承
第三节 从存在到共在: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保护
小结
余论:抵御同质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