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道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书中所用的单一观点(主观笔法)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了武侠写作之先河。顾明道著的《红粉金戈/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为其中之一。
| 书名 | 红粉金戈/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顾明道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顾明道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书中所用的单一观点(主观笔法)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了武侠写作之先河。顾明道著的《红粉金戈/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为其中之一。 内容推荐 顾明道著的《红粉金戈/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又名《海岛鏖兵记》。顾明道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在“武侠小说丛谈”中,曾自述:“余喜作武侠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曾在《侦探世界》中作《秘密王国》、《海盗之王》、《海岛鏖兵记》诸篇,皆写我国同胞冒险海洋之事﹔或坚拒外人,为祖国争光者也。”。 目录 第一回 月白风清酒楼逢少艾 艺高胆大荒野得奇图 第二回 索解疑文金藏秘密岛 贪看美色梦恋温柔乡 第三回 求一士南澳宿渔家 集群英西沙探宝窟 第四回 活虎生龙海滨喋血 惊风骇浪节外生枝 第五回 龟山来逐鹿侠士缔交 虎穴去求亲淫徒中计 第六回 筵外挥刀快人快事 山头飞石如火如荼 第七回 病榻托孤雀屏初中 青楼采艳鸳梦重圆 第八回 吉士闻歌旧情复热 红妆任侠新雨初逢 第九回 故意探真相巧言媚客 有心除情敌暗箭伤人 第十回 良友高谊弃家远走 美人祸水屈打成招 第十一回 救英豪冒险入潮城 识禁卒乔装劫犴狱 第十二回 血溅妆楼妖姬毕命 身栖海岛壮士称雄 第十三回 港边恶斗绝技叹无双 月下清谈知音庆有侣 第十四回 下降书儒生运妙计 探异地豪杰识蛮人 第十五回 仗义救危邦骤飞血雨 思亲归故里忽散慈云 第十六回 海舶巧逢名伶访友 重围难突勇士求亲 第十七回 海上飓风大军忽撤 窗前利剑刺客何来 第十八回 杯弓蛇影仗义送书生 火炬神歌求仁援弱女 第十九回 海舶合围岛人败北 奇兵破敌壮士遁南 第二十回 誓死不降效负隅猛虎 决心他去做脱壳金蝉 第二十一回 智攻海霞城英雄创业 火烧云龙谷大将丧生 第二十二回 美人和敌帐里添欢情 壮士觐王宫中生杀气 第二十三回 航海寻兄情深手足 中宵侍疾好合瑟琴 第二十四回 戈头溅血勇士复仇 箭镞飞身文人殒命 第二十五回 海国重来夫仇必报 奇兵突袭战血有腥 第二十六回 鼓城枭首一女殉夫 帷幄运筹百象破敌 第二十七回 城下乞盟雄狮刎颈 林间中伏侠女捐躯 第二十八回 毒蛇胡虐倩女离魂 邻使慰情异邦入赘 第二十九回 出师勤王事奔马阵摧 夺回 起雄心倚楼人语 第三十回 爱女泄阴谋国王伏甲 高台试大炮志士殒身 第三十一回 长风破浪林凤征南 黑夜攻营萧柯喋血 第三十二回 妙计不成捐躯显勇武 霸基难建潜迹避穷荒 试读章节 第一回 月白风清酒楼逢少艾 艺高胆大荒野得奇图 四月的下浣,在江南地方正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春光老去,花事虽已阑珊,而初夏景色,还是可人。但在岭南的潮州,却已是天气炎热,如在溽暑,晚上有许多喜欢喝酒的人都到酒店里去买醉,好似一醉解千愁,此中别有世界一般。 醉月楼是潮州城外最好的饮酒所在,酒楼面河而筑,沿河一带柳树与荔枝树相间植着,绿杨红荔,煞是好看。河滩边还泊着许多渔舟,傍晚时一班打鱼的人棹舟回来,渔歌互唱,十分热闹。对面又瞧得见青山,冈峦起伏,草木行列。酒楼上的客人,远眺山色,近濯清流,披襟当风,快何如之?所以一到晚上,楼上下灯光齐明,酒香肉味,馋杀了许多老饕。 这一天,天气热了一些,沿窗桌子上,正有四个客人在那里举杯痛饮,兴高采烈。朝南而坐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伟丈夫,面色生得非常黑黝,浓浓的眉,圆圆的眼,左额角上有一很深的刀疤,嘴边微有短髭,身披短衣,敞着胸,双目左右睥睨,露出鹰瞵虎视的样子。他举起大觥,喝了几口酒,瞧着窗外的远山渐渐隐没在暮霭里,而一钩明月正挂在东边的天空中,如美人蛾眉,点点疏星环绕伊。一阵阵的凉风从窗子里直扑进来,不由喝一声彩,一偏头,向他左边坐的一个壮士说道: “今晚我们喝个畅快,道乾,你该陪我多喝一些。想我老张混了一世多年纪,所有钱财东边来西边去,一文也没有积蓄,庸庸碌碌,虚度光阴,难道一辈子就是这样过去了吗?记得前个月里,我在街头遇见一个相士,他向我恭贺不已,说我要发横财,将来大富大贵,正有一番事业。我有些不信他的话,因我在此做个库吏,官小职微,哪有富贵的希望?道乾,你说是吗?” 那壮士喝了一口酒,对他脸上望了一望,就说道: “我瞧大哥红光满面,气色很好,那相士之言一定不错的。你虽是一个库吏,然而英雄不怕出身低,芒砀斩蛇,汉室以兴;皇觉为僧,明祚以定,历史上古往今来许多英雄杰士,起初时候,不是都像蛟龙蛰伏于池沼浅水中吗?一旦风云际会,乘时崛起,便今昔迥异了。潮州城里城外哪一个不认得你张琏张大哥?只要你张大哥出一声令,立刻可以聚集数十百人,我林道乾第一个情愿听候调遣。” 张琏听了,哈哈大笑道: “你这话真的吗?我老张做了一世的人,别的没有什么建树,就是最爱结交朋友,难得老弟对我如此诚意,我老张长此埋没也罢,要是一朝……” 张琏说到这里,劲儿越有,声音越响,坐在他右面的一个青吏模样的中年汉子早伸手在张琏肩上一拍,道: “今天张大哥喝醉了,休要胡说八道,被歹人听了去,少不得便要兴风作浪,闹出一场大祸来的。我们都是大明臣民,将来能够有所建树,立些功劳,便是荣宗耀祖,出人头地。话休要说大了,给人猜忌。” 林道乾点点头,微笑道: “朱兄说得不错,你是老成持重的人,我们胆大狂言,实是不该。” 张琏脸色一板道: “我老张的性子喜欢说什么便说什么,不怕人家造事生非,谁要我的命,我就愿同他一拼,杀了人,碗大的疔疮,打什么紧?便是翁知县亲自在此,我也是这样说法的。” 坐在姓朱的下首的一个少年听了张琏的豪语,不由对姓朱的笑了一笑,递了一个眼色,又向两边座上留心一看,幸亏没有人注意他们的言语,他就说道(P1-2) 序言 顾明道和他的小说(代序) 张赣生 在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能与“南向北赵”并称的武侠小说作家只有顾明道。 顾明道(1897—1944),原名景程,江苏苏州人。他八岁丧父,自幼体弱,上学时膝部患骨结核(中医所谓骨痨)致残,行动依赖拄拐。他毕业于教会所办的振声中学,因学习成绩优秀,即留在该校任教,并受洗为基督教徒。1922年,范烟桥移居苏州,范氏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曾与友人组织“同南社”,诗酒唱和;这时又于七夕会同赵眠云、郑逸梅、顾明道等九人组织“星社”,以文会友。顾氏由此结识了一批文友,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大体未超出这个小团体的范围。顾明道因一直希望医好腿疾,所以结婚较迟,抗战爆发后,他和母亲、妻子全家移居上海,苏州的家产毁于战火,从此落入贫病交加的处境中。他一生以教书为业,战前一直在苏州振声中学执教,迁居上海后一面写作,一面仍自办补习学校,招生授课,直至肺结核把他折磨得卧床不起才停办。病重时生活无着落,全靠朋友周济,终年只有四十八岁,身后凄凉。 了解了顾明道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他的小说。 从顾明道一生经历来看,腿残、留校执教、参加星社,这三件事深刻影响着他一生的文学事业。民国初年的上海,盛行哀情小说,即文学史上称之为“淫啼浪哭”的时期。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在《民权报》同时连载,随即又连载李定夷的《霄玉怨》,流风所被,一片哀音。顾明道就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开始试写小说,那时他只有十七岁,尚未成年。他的处女作是短篇言情小说,发表在高剑华主编的《眉语》月刊上,这是一份以知识妇女为读者对象的刊物,脂粉气很重,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阐明办刊宗旨的《宣言》,其中说:“花前扑蝶宜于春;槛畔招凉宜于夏;倚帷望月宜于秋;围炉品茗宜于冬。璇闺姐妹以职业之暇,聚钗光鬓影能及时行乐者,亦解人也。然而踏青纳凉赏月话雪,寂寂相对,是亦不可以无伴。本社乃集多数才媛,辑此杂志,而以许啸天君夫人高剑华女士主笔政。锦心绣口,句香意雅,虽日游戏文章、荒唐演述,然谲谏微讽,潜移转化于消闲之余,亦未始无感化之功也。每当月子弯时,是本杂志诞生之期,爰名之日《眉语》,亦雅人韵士花前月下之良伴也。”看了这篇《宣言》,读者当能了解此刊物的性质。顾明道在191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时,选中这样一个刊物投稿,也就表明顾氏本人的性格难免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我指出顾氏性格中的脂粉气,因为这决定着他文学作品的基调,丝毫也没有嘲讽顾氏之意,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下养成他的性格,这没有什么可嘲讽的.我们要研究的只是事实。郑逸梅在《悼顾明道兄》一文中提到两件事,其一为:“明道最初的作品,刊登在许啸天所辑的《眉语》杂志上,该杂志多载女作家的文字,他就化名梅倩女史,撰着短篇小说。有一位读者,是登徒子之流,写信追求他,缱绻缠绵,大有甘伺眼波之意。明道接到了信,大笑之下,用梅倩具名答复他。那个登徒子欣喜欲狂,寄给他一帧照片,请他交换‘芳影’,并约他会晤某园。明道到这时,才用真姓名自行揭破。这一段趣史。明道时常讲给人听的。”其二为:“《江上流莺》稿成,我曾为他写一小序,有云:‘江山摇落,风雨鸡鸣,我侪丁斯乱世,应变无方,干禄乏术,臣朔饥欲死,乃不得不乞灵于不律,红茧缫愁,绿蕉写恨,借以博稿资而活妻孥。社友顾子明道固与予相怜同病者也。’明道读了,亦为之感喟百端,不能自已。”当时正值日寇侵华,人民生活困苦,对此局面“感喟百端”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们不必咬文嚼字,过分挑剔;但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就难免少些丈夫气了。以上两件事都可证明顾氏确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顾明道养成这样一种性格,固然与前述民初上海文坛的时尚有关,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唯其如此才配称为“才子”,少了贾宝玉味道就被视为粗俗:但是就顾氏本身的内因而言,腿残对他心理上的影响,恐也不容忽视。肢体的残疾不仅影响着顾明道的性格,也限制着他的行动。郑逸梅《悼顾明道兄》一文说:“这时他在吴门振声中学担任教务,因不良于行,往返不便,所以他住在校中。”顾氏是一位多半生未离他那中学小天地的人,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既不能与同时的“南向北赵”相比,更不能与后来的“北派四大家”同日而语。对于这样一位学生出身,生活面狭窄,又多愁善感的作家来说,写言情小说自然是最方便的,他可以坐在家里凭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读者,只要情感诚挚,哪怕写的只是他个人的小天地,也总会有其可取之处。但自向恺然《江湖奇侠传》引起轰动之后,报刊编者和出版商均热心于武侠一途,顾明道为适应这一潮流,便也改弦易辙,于1923年至1924年在《侦探世界》杂志发表武侠小说。1929年,他由杭返苏,途经上海,与当时主编《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的星社文友严独鹤相会,恰逢《快活林》需要连载长篇武侠小说,严约顾撰写,这就促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荒江女侠》的问世。 《荒江女侠》刊出后竞大受欢迎,同年冬,上海三星图书局向新闻报馆购买版权出版单行本,至1930年8月已翻印四版,1934年11月更达到十四版,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销行数。可见其轰动的程度。由于此书畅销,顾氏也就续写下去,共出版了六集,并被友联公司改编为十三集连续影片,上海大舞台、更新舞台也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风靡一时,大有凌驾《江湖奇侠传》之上的势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效果,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理解。当时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是“南向北赵”的作品,向恺然连缀民间传说,自有其吸引人的一面,但却少了点爱情纠葛、哀感顽艳;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据说原有不少狎媒的描写,因而触犯禁例,出版时经过删削。顾明道于此际把武侠、恋爱、探险等成分捏在一起,就给读者一种新鲜感,满足了十里洋场那特定读者群追求新奇、热闹的要求,正如严独鹤在《荒江女侠序》中所说:“以武侠为经,以儿女情事为纬,铁马金戈之中,时有脂香粉腻之致,能使读者时时转换眼光,而不假非僻之途,不赘芜秽之词。是以爱读者驰函交誉。” 顾明道用以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办法是写“冒险”,他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说:“余喜作武侠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曾在《侦探世界》中作《秘密之国》《海盗之王》《海岛鏖兵记》诸篇,皆写我国同胞冒险海洋之事,与外人坚拒,为祖国争光者。余又著有《金龙山下》一篇,可万余言,则完全为理想之武侠小说也,刊入《联益之友》旬刊中。又曾写《黄袍国王》长篇说部,记叙郑昭王暹罗之事,曾刊《大上海报》,后该报停版,余亦中止,他日拟出单行本以飨读者矣。又新著《龙山争王记》,则方刊于《湖心》周刊中,该刊为西湖小说研究社出版者也。曩年余为《新闻报·快活林》撰《荒江女侠》初续集,尚得读者欢迎,今由三星书局出单行本,三集亦在付梓中矣;又为《小日报》撰《海上英雄》初续集,则以郑成功起义海上之事为经,以海岛英雄为纬,以上两种皆由友联公司摄制影片。又尝作《草莽奇人传》,则以台湾之割让,与庚子之乱为背景也。”(转引自郑逸梅《悼顾明道兄》)所谓“冒险体”或“理想小说”,显然是接受了西方的小说观念,是指类似斯蒂文生《宝岛》或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体裁,譬如他所著的《怪侠》,写一个身负绝技的革命者,失败后率党徒逃亡海外,去非洲探险,与当地土著争斗,称雄异域,即是一例。 就顾氏的为人来说,他是一个正直、爱国的书生。“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顾氏写了《国难家仇》《为谁牺牲》等小说,表示了他作为中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顾氏一生写过五十多部小说,以武侠和言情为主,也有社会、历史、侦探等作,他临终前,春明书店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江南花雨》,这本小说具有自述的性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