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的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结合,是贝宁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积淀。它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尽管其语言特点是多方言区,但在文化上却呈现其单一性。传统的雕刻艺术工艺品,也是贝宁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薛正昌著的《传统与现代之间--西非贝宁纪行》这本游记里的文字,记录的正是对这种原生态历史悠久的文化景观的描述和感悟。
| 书名 | 传统与现代之间--西非贝宁纪行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薛正昌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贝宁的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结合,是贝宁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积淀。它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尽管其语言特点是多方言区,但在文化上却呈现其单一性。传统的雕刻艺术工艺品,也是贝宁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薛正昌著的《传统与现代之间--西非贝宁纪行》这本游记里的文字,记录的正是对这种原生态历史悠久的文化景观的描述和感悟。 内容推荐 薛正昌著的《传统与现代之间--西非贝宁纪行》是一部个人游记。书稿主要收录了作者在西非贝宁考察期间撰写的纪行文字,内容涉及贝宁自然生态与景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村落遗址、中国文化对贝宁的影响等,从多个层面较为详尽地描述了贝宁的历史文化风貌,有利于人们了解非洲历史与文化。 目录 引子 追寻西非贝宁的历史 那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 唱给援贝宁医疗队的歌 开篇 启 程 起程的日子在深秋 由银川往北京 上海返回北京 再次出关 上篇 途 中 想起马骥的相声 苏黎世 巴黎 抵达贝宁共和国首都科托努 前往坎迪 中篇 在贝宁的日子 贝宁与北京的时差 牛车 酒吧 炊具与饮食 家禽 壁虎与蚂蚁山 蝙蝠 厕所文化 马拉维 夜晚典礼 崇拜物 女人的脚饰 面包树 坎迪照像馆 郊游 夜观歌舞 烤羊肉串 铁桥 按月放粮 科托努 照像 水上村庄 贝宁大学 逛“挡道巴” 荷兰作家笔下的贝宁古王国 西非奴隶输出的重要口岸 维达博物馆 希尔顿宾馆 大西洋边上 贝宁的海岸线与口岸 返回坎迪 磨桨与顶盆 捣木薯 牙具与牙刷 纹身 婴儿纹身 读《资治通鉴》 路遇小朋友 再遇小朋友 四十岁生日 黄昏时节 男人服饰 妇女三块布 女人的梳妆打扮 头上功夫 女人经商 毛泽东与贝宁 自然生态 欢迎新省长 松巴旅馆 贝宁人的房子 日出与日落 歌舞艺术 赏月 贝宁的“四小” 开花的冬季 在军营里 与学生在一起 毛泽东思想在贝宁 宗教信仰 葫芦文化 贝宁人的服饰 邮票里的中国文化 女人的发型 鞋文化 一夫多妻 坎迪风俗 踩高跷 割礼习俗 鼓 社会秩序 森林动物园 西非木雕 旱季和雨季 生活在坎迪的感觉 交通与运输 “三不”猴的文化 最后一个黄昏 离开坎迪 夜宿中江公司 下篇 在巴黎 巴黎机场 巴黎圣母院 协和广场 圣诞节在巴黎 登埃斐尔铁塔 凯旋门 卢浮宫金字塔 卢浮宫 塞纳河畔 卢瓦尔河谷 枫丹白露 回国 后记 跋语 试读章节 那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 非洲,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域概念;也是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地方。 说起非洲,人们也许都会认为,那里赤日炎炎,荒野茫茫,疾病流行,饥民遍野。其实,这里是有地理位置上的差别的。同样是非洲,地域方位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有机会到非洲走一趟,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其地域辽阔,国家众多,资源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很有潜力的巨大市场。据研究非洲历史与经济的专家讲,非洲市场,历来是国际商贸界、经济界、金融界激烈争夺的地方。有了去非洲的机会,临行之前我粗粗地翻阅了有关非洲的历史、地域、人文等方面的资料。当然。只是一个粗略的了解。究竟自然环境如何,民俗风情怎样,还要亲身经历和实地感觉。 西非贝宁古国的历史和文化状况也是翻阅了一些资料的。读英国人J·D·费奇著、于瑁译的《西非简史》,算是全方位地了解了贝宁的历史,知道了贝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王国。早在1300年前的铸铜技术就已经很有名,系约巴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宁共和国,曾是英、法的殖民地,原称达荷美共和国,之后几次改名。1975年更名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1年更名为现在的名号——贝宁共和国。它位于非洲西部,故简称西非贝宁。从地理环境看,它位于北纬6°30’~12°30’,东经10°~3°40’之间,南部主要是潮湿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北部主要是干燥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从大西洋到尼日尔河地带上,地势少山,从南到北大体呈平原、草地、山地、盆地等5种地貌。整体上。贝宁位于大西洋的西岸,东临尼目利亚,西临多哥,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北部与尼日尔和上沃特接壤。在这四邻之间,贝宁地貌是一个南北状的长带子,南北长’700余公里,东西宽125公里,南高北低。北部为高原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中部为丘陵地带,海拔一般在200~400米,属热带气候,终年高温,旱季与雨季相交替。国土面积11.26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首都设在波多诺伏市,但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政府机关所在地却在科托努市。 从文化背景看,全国有50多个民族,主要有芳族、约鲁巴族、阿云族等。全国约有70%的人信奉拜物教,1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14%的人信奉天主教。贝宁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传说习俗和宗教在人们的行为、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基本上尊崇泛神论和万物有灵论的思想,伊斯兰教在这里的影响较大。泛神论相信多礼的宇宙观,上帝或“造物主”无处不在。由众多的神灵组成的泛神论概念被称之为“伏都教”。如雷电之神、天花之神、铁匠之神,还有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其它诸神灵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外来文化的移入和土著文化的结合,形成了贝宁人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而且根深蒂固。无论基督教、清教,还是伊斯兰教等,实际上都融入在体现泛神论思想的“伏都教”活动之中。这种宗教仪式的直观体现,就是载歌载舞的盛大表演仪式,其热烈的程度是贝宁周边国家无可比拟的。 贝宁的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结合,是贝宁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积淀。它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尽管其语言特点是多方言区,但在文化上却呈现其单一性。传统的雕刻艺术工艺品,也是贝宁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语言主要有到比、其如、弥那、俞如巴、巴阿头欧等,法语是官方语言和国际交流用语。 公元15世纪,靠近贝宁沿海一带的葡萄牙商人已逐渐进入这里并进行商贸。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入侵贝宁,之后英法等殖民主义者都相继入侵,并在贝宁南部港湾建立奴隶贩卖中心,不少黑人被卖往美洲。欧洲人的冒险事业就是从公元15世纪开始的。15世纪以前,贝宁所在的西非和它周边世界的联系以及受外界的影响是间接的,这种局面是在欧洲人勘探西非沿海以后开始改变的。此后,欧洲人就在贝宁沿海海岸建立起了商站。到了16世纪初,不仅在西非和欧洲之间,而且也在西非和欧洲大陆之间,开始了海上的直接商业贸易。这种和域外的直接接触,对西非贝宁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无数的贝宁黑人被运过大西洋,为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地提供劳动力。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直到1960年8月1日获得独立。贝宁是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70%左右。农作物主要是玉米、高梁、薯类、大米等。农作技术落后,操作形式较为原始。经济作物以种植棕榈为主,因此而有“油棕之国”的称号。此外,还种植棉花、花生、腰果和烟叶等;渔业、狩猎、养牛也占有一定比例。手工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大的村镇,手工艺品及其生产,大量使用了当地的原料。 1963年,中国政府向阿尔巴尼亚派出了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个年头。历史记录下了这40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中国医疗队无私的奉献精神早已镌刻在世界友谊和文明交流的丰碑上。20世纪70年代末,宁夏的第一支医疗队派往西非贝宁。这是中国医疗队40载风雨中绽放的另一朵奇葩,是这座里程碑上的另一道风景线。中国政府与贝宁建交,时在20世纪60年代初。两国的深厚友谊,已经历了数十年的考验。中国援贝宁医疗队,正是伴随着中贝两国的外交及友好进程而推进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援贝宁医疗队是横跨亚非两大洲友谊之桥的坚强基石。P3-6 后记 2005年冬天,西北政治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在西安曲江宾馆举办“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有幸受邀参加。在曲江宾馆,以愉悦的心情写下了后记文字。当时,西安的伟国兄答应帮我找一家出版社,说年内即可出书。后来未果,我知道其中的难处,这一搁置就是五六年。几年后,昆明的朋友永宏说:云南大学在做一套与非洲文化相关的丛书,可以纳入其中。自然是好事,我借西安出差之便取回留在朋友处的照片,期待昆明的好消息。后来,因各种原因也未能如愿。即便出版过程如此艰难,我还是相信会有机缘的。 2005年至今又过去了10年,两个时段加起来,距1995年去非洲贝宁已过去整整20年。我仍然怀念非洲的那段经历,包括记述着我行踪的文字。乙未年新春,终于有了出版的机遇,却多了几分感慨.包括许久的期待和难以忘怀的欣慰。现在看到的文字,是十年前改定的,只是增加了“跋语”。20年后再读这些文字,觉得浅显简略,内容尚有不完备处,但毕竟记述了一段特殊的经历。20年,是一个不短的历史时空。当年所拍的照片和文字里叙述的贝宁,应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非洲充满着神奇,读者倘能通过拙笔之下的文字对贝宁的历史文化与民俗等有些许了解,心愿足矣!2009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全国部分期刊杂志社的总编(主编),在法国拉加代尔活力媒体集团举办了“中法期刊经营管理研讨会”,我有幸得以参加。在巴黎参会期间,主办方组织考察过一些著名古迹和文化遗产。近月余时间写过几篇游记文字,也添列其中。 责任编辑倾心尽力,编校精细,辛劳与费神皆在其中,十分感念。 2015年4月25日京华龙泉寺宾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