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费勤著的《苍茫天地一醉翁》是一部关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以老道的语言讲述了欧阳修一生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家国情怀。
| 书名 | 苍茫天地一醉翁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费勤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费勤著的《苍茫天地一醉翁》是一部关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以老道的语言讲述了欧阳修一生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家国情怀。 内容推荐 费勤著的《苍茫天地一醉翁》勾勒了一幅生动的宋代政治与文化生活的画卷,描写了欧阳修与苏东坡等文坛晚辈的交往。作者批阅了大量的史料,深入浅出,为读者呈现了欧阳修丰富的一生。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当天夜里,欧阳修始终睡不着,人在床上像烙饼似的。三更后,他披衣下床,来到院子里坐到香椿树下,望着天边一轮孤月和远处嶙峋的秋山。月光透过树丫,有气无力地投射到他的脸上、身上,一团灰白。没有蝉虫鸟鸣,天地间一片死寂。飒飒的秋风,吹散白天的热气,拂来一丝丝凉意。那一刻,欧阳修感到寒意爬上脊背,直钻心底。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二十一岁的欧阳修,经过天圣四年秋天的随州乡试后,赴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春应试礼部,仍名落孙山。 五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暮春的一天,欧阳修起了个大早,踏上去汉阳(今湖北汉阳)的求学之路。 决定是在一瞬间做出的。欧阳修汴梁落榜后,内心一阵酸楚。离别时,他黯然神伤地写道:“楚天风雪犯征裘,误拂京尘事远游。”回望京城,百尺高楼令他难忘,结识的才俊学士更让他大开眼界。随州距京城不过千里,文化氛围却贫瘠寡淡,几百年都未出一士。欧阳修忽然茅塞顿开,离开随州外出求学或是一条打开眼界的通途。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投向大宋著名学者,正任汉阳知军的胥偃。用了整整一个通宵,欧阳修煞费苦心地给胥偃写了封信,倾诉他投拜门下的渴望,为确保万无一失,欧阳修还附上了自己创作的诗词歌赋。很快得到回复,胥偃要求欧阳修速去汉阳,当面议定。 临行前的晚上,下了一夜的春雨。欧阳修一大早起来,心情格外好。外出求学像一缕春风,驱散他内心的阴霾。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葱葱茏茏。欧阳修慨叹了一阵眼前的景色,满脸堆笑,在他心里,眼前的景色兆示着好运的开始。 第七个黄昏,欧阳修疲惫地来到胥府所在的街道。从灰布囊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黄纸,瞅着上面写的门牌号。天色向晚,街坊油灯还未点亮,欧阳修只好顺着街沿,挨家挨户地仰头寻找。 欧阳修,学子欧阳修乎?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边传出。随即,一团黑影朝他移来。 后生正是,后生正是。欧阳修一阵惊喜,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五十开外的男人正笑吟吟地站在他面前。 长辈胥偃先生乎?欧阳修看着男人腋下夹着的一沓宣纸问。 老夫正是。老夫想,可能是你呢。老夫恰逢购纸归来,正欲踏门,一扭头,见汝正四处探望,呵呵。男人嘴里发出快意的笑声。 欧阳修用手抹了一下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立马上前几步,正欲屈膝跪地,行稽首礼。胥偃忙把他拉起来,说,走了不少路吧,快进屋歇息。两个男人一前一后进了胥府大门。 卸下书籍布囊,洗过脸,欧阳修便跟着胥偃来到胥府书房。一进屋,欧阳修就被屋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住了。房里的家私摆设全是清一色木制的,给人厚重文雅的感觉;书柜上书卷层层叠叠,雅致的屏风,上面山山水水,昭示着主人的人文情怀;官帽椅、方几端庄肃穆,透着威仪庄严;书案上笔墨纸砚随意散放着,残留下主人才书写阅读过的痕迹。 舟车劳累,歇会儿,边喝茶边聊天。胥偃把茶盏放在几案上,招呼欧阳修坐下说。 欧阳修在胥偃对面的官帽椅上坐下,半边屁股挂在椅子上,身子向前倾着,双脚并拢,连脸皮都绷紧了。一时半会儿,他紧张得都有些语塞了。 P14-1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