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费顿出版社的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46本,大开本设计,精选38位艺术家和8大流派,每本内含48幅大尺寸全彩代表作的精美插图,以及相关领域权威学者们的专业鉴赏和解读。它们打破时空的阻隔,重构艺术世界,将全人类的艺术精华呈现到你的面前,你唾手可得!
凯瑟琳·迪恩著的这本《克里姆特》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想了解维也纳分离派大师克里姆特的一生?想品读他的经典作品?想了解他的为人和艺术理念?这本书都能满足你!
| 书名 | 克里姆特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英)凯瑟琳·迪恩 |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全球知名费顿出版社的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46本,大开本设计,精选38位艺术家和8大流派,每本内含48幅大尺寸全彩代表作的精美插图,以及相关领域权威学者们的专业鉴赏和解读。它们打破时空的阻隔,重构艺术世界,将全人类的艺术精华呈现到你的面前,你唾手可得! 凯瑟琳·迪恩著的这本《克里姆特》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想了解维也纳分离派大师克里姆特的一生?想品读他的经典作品?想了解他的为人和艺术理念?这本书都能满足你! 内容推荐 凯瑟琳·迪恩著的这本《克里姆特》介绍了维也纳分离派创始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生平,并挑选了包括《吻》在内的48幅代表性作品,逐一进行深度赏析。在这里,艺术大咖的一生被平铺展开,那些被收藏在各处甚至已经被毁的作品影像都难能可贵地汇聚于此,通过专业学者的鉴赏,我们得以有机会去细细品读、理解克里姆特的艺术理念,探知这位艺术大师的人生细节。 目录 彩色图版 1 狄奥尼索斯祭坛(天顶画局部) 1886—1888年;石膏上油彩; 城堡剧院,维也纳 2 埃及艺术一号、埃及艺术二号、古希腊一 号、古希腊二号 1890—1891年;石膏上油彩; 拱肩高230cm;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 3 爱 1895年;布上油彩;60em×40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4 演员约瑟夫·列文斯基饰演的卡洛斯 1895年;布上油彩;64cm×44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5 音乐一号 1895年;布上油彩;37cm×45cm; 新绘画陈列馆,慕尼黑 6 悲剧的寓言(完成素描稿) 1897年;黑粉笔、钢笔、淡彩、金粉; 42cm×31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7 帕拉斯·雅典娜 1898年;布上油彩;75cm×75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8 卡默城堡公园中的静谧池塘 1899年;布上油彩;74cm×74cm; 私人收藏 9 流水 1898年;布上油彩; 52cm×65cm;私人收藏 10 人鱼 约1899年;布上油彩; 82cm×52cm;私人收藏 11 赤裸的真相 1899年;布上油彩;252cm×56cm;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维也纳 12 赛琳娜·莱德勒像 1899年;布上油彩;188cm×85.4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13 钢琴旁的舒伯特 1899年;布上油彩;150cm x200cm; 1945年毁于伊门多夫宫博物馆的大火 14 约瑟夫·佩姆鲍尔像 1890年;布上油彩;69cm×55cm; 蒂罗尔州立博物馆,因斯布鲁克 15 朱迪斯一号 1901年;布上油彩;84cm×42era;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16 金鱼 1901—1902年;布上油彩; 150cm×46cm; 杜比·穆勒基金会美术馆,索洛图恩 17 阿特尔湖心岛 约1901年;布上油彩; 100cm×100cm;私人收藏 18 山毛榉树林一号 约1902年;布上油彩;100cm×100cm; 新大师美术馆,德累斯顿 19 渴求幸福(贝多芬长卷局部) 1902年;石膏上酪酸涂料;高2.2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20 邪恶的力量(贝多芬长卷局部) 1902年;石膏上酪酸涂料;高2.2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21 诗歌(贝多芬长卷局部) 1902年;石膏上酪酸涂料;高2.2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22 天使唱诗班(贝多芬长卷局部) 1902年;石膏上酪酸涂料;高2.2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23 艾蜜丽·芙洛格像 1902年;布上油彩;181cm×84cm; 维亚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24 希望一号 1903年;布上油彩;189cm×67cm; 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渥太华 25 赫米内·加里亚像 1903—1904年;布上油彩; 170cm×96cm;国家美术馆,伦敦 26 水蛇一号 1904—1907年;羊皮纸上水粉、金粉; 50cm×2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27 女人的三个阶段 1905年;布上油彩;178cm×198cm; 国家现代艺术美术馆,罗马 28 玛格丽特·斯通博罗·维特根斯坦像 1905年;布上油彩;180cm×90cm; 新绘画陈列馆,慕尼黑 29 葵花园 1905—1906年;布上油彩;110cm x 11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30 期望(斯托克雷特宫壁画局部样稿) 1905—1909年;纸上蛋彩、水彩、金粉、 银和青铜合金、粉笔、铅笔、白漆; 193cm×115cm; 奥地利实用艺术博物馆,维也纳 31 满足(斯托克雷特宫壁画局部样稿) 1905—1909年;纸上蛋彩、水彩、金粉、 银和青铜合金、粉笔、铅笔、白漆; 194cm×121cm; 奥地利实用艺术博物馆,维也纳 32 生命之树(斯托克雷特宫壁画局部样稿) 1905—1909年;纸上蛋彩、水彩、金粉、 银和青铜合金、粉笔、铅笔、白漆; 194cm×118cm; 奥地利实用艺术博物馆,维也纳 33 弗里茨·李德勒像 1906年;布上油彩;153cm×133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34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像一号 1907年;布上油彩、金箔; 138cm×138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35 达娜厄 1907—1908年;布上油彩; 77cm×83cm;私人收藏 36 吻 1907—1908年;布上油彩; 180cm×18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37 阿特尔湖畔的卡默城堡一号 约1908年;布上油彩; 110cm×110cm; 国家美术馆,布拉格 38 朱迪斯二号 1909年;布上油彩;178cm×46cm; 现代艺术博物馆,威尼斯 39 戴帽和羽毛围巾的女人 1909年;布上油彩;69cm×55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40 玛丹·普里玛维奇像 1912年;布上油彩; 150cm×110.5cm; 大都会艺术物馆,纽约 41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像二号 1912年;布上油彩;190cm×12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42 苹果树二号 约1916年;布上油彩;80cm×8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43 阿特尔湖畔的里茨尔贝格酒庄 1915—1916年;布上油彩; 110cm×1lOcm;私人收藏 44 阿特尔湖畔乌特阿赫教堂 1916年;布上油彩; 110cm×110cm;私人收藏 45 弗雷德里克-玛利亚·贝尔像 1916年;布上油彩;168cm×130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46 仰躺的裸女 约1914—1916年;纸上蓝铅笔; 36.9cm×56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47 婴儿 1917—1918年;布上油彩; 110cm×110cm; 国家美术馆,华盛顿 48 新娘(未完成) 1917—1918年;布上油彩; 166cm×190cm;私人收藏 文中插图 1 莫里茨·那赫摄 克里姆特身着画袍,怀抱一只猫, 站在位于维也纳约瑟夫城21号的画室的 前院中 1912年;照片;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维也纳 2 旧城堡剧院的礼堂 1888年;纸上水粉;82cm×92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3 由爱丽丝·施特罗布尔复原的 “学院组画”的穹顶场景 4 阿尔弗雷德·罗勒绘《圣春》第一期封面 1898年;石版画;30cm×29cm 5 第一版维也纳分离派的海报(删减版) 1898年;石版画;64cm×47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6 哲学(初版) 1899—1907年;布上油彩;430×300cm; 毁于1945年伊门多夫宫博物馆的大火 7 医学 1900—1907年;布上油彩; 430cm×300cm; 毁于1945年伊门多夫宫博物馆的大火 8 魏森巴赫阿特尔湖畔的林务官小屋 1912年;布上油彩;110cm×110cm; 私人收藏 9 卡默城堡公园中的大道 1912年;布上油彩;110cm×11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10 法学 1900—1907年;布上油彩; 430cm×300cm; 毁于1945年伊门多夫宫博物馆的大火 11 斯托克雷特宫的餐厅,照片中展示了 克里姆特设计的壁画、镶嵌画 日期未知;照片 12 索尼娅·尼普斯像 1898年;布上油彩;145cm×145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13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绘 肤色与粉色的交融; 弗朗西斯·莱兰夫人像 1871—1873年;布上油彩; 195.9cm×102.2cm;弗里克美术馆,纽约 14 男爵夫人伊丽莎白·巴霍芬像 约1914年;布上油彩;180cm×128cm 波恩美术馆,巴塞尔 15 亚当和夏娃(未完成) 1917—1918年;布上油彩; 173cm×6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对比插图 16 弗雷德里克·莱顿勋爵绘 缠绕纱线 1878年;布上油彩;100cm×161cm;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悉尼 17 费迪南德·赫诺普夫绘 斯芬克斯 1896年;布上油彩; 50.5cm×150cm; 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布鲁塞尔 18 雨后 1899年;布上油彩;80cm×4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19 冷血 1898年;纸上钢笔、墨水; 29.8cm×28.8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20 赤裸的真相(素描稿) 1898年;纸上碳笔、铅笔、钢笔、墨水; 41cm×10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21 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绘 白色交响曲一号;白色姑娘 1862年;布上油彩; 214.6cm×108cm; 国家美术馆,华盛顿 22 音乐二号 1898年;布上油彩;1 50cm×200cm; 毁于1945年伊门多夫宫博物馆的大火 23 克劳德·莫奈绘 查令十字桥(阴天) 1900年;布上油彩; 60.6cm×91.5cm;波士顿美术馆,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24 生活即抗争 1903年;布上油彩;100cm×100cm; 私人收藏 25 第十四届分离派展览的展厅,也就是 克里姆特的《贝多芬长卷》展出的地方 1902年;照片;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维也纳 26 迪奥拉·本达夫人摄 艾蜜丽·芙洛格 1909年;照片;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27 希望二号 1907—1908年;布上油彩; 110cm×110cm; 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 28 埃贡·席勒绘 水妖一号 1907年;纸上水粉、彩色蜡笔、金粉、 银粉;24cm×48cm;私人收藏 29 詹姆斯·迪索绘 人像(洛伊德小姐) 1876年;布上油彩; 91.4cm×50.8cm; 泰特美术馆,伦敦 30 向日葵 1906—1907年;布上油彩; 110cm×110cm;私人收藏 31 梅里莫斯坐像 约公元前1380年; 花岗闪长岩;高69cm; 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 32 一副埃及棺材的下半部 约公元前1000年;木、亚麻、石膏、 彩色颜料和清漆;高120cm; 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 33 勒达 1917年;布上油彩;99cm×99cm; 毁于1945年伊门多夫宫博物馆的大火 34 黑色羽毛帽 1910年;布上油彩; 79cm×63cm;私人收藏 35 苹果树一号 约1912年;布上油彩; 110cm×110cm; 奥地利美泉宫博物馆,维也纳 36 拥抱 1908年;纸上铅笔;55cm×35cm;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维也纳 37 处女 1913年;布上油彩;190cm×200cm; 国家美术馆,布拉格 试读章节 克里姆特生平与艺术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y Klimt)的画作《吻》(彩色图版36)是创作于20世纪的最著名的图像作品之一,它常以海报或贺卡的形式被反复印制,爱意被浓缩于这幅美丽的图像之中:画中女人一脸意乱情迷,她的爱人则流露出关切的脉脉爱意,二人全情投入的完美爱情引发了全世界人们的共鸣。因此,对于这幅画作的流行,我们完全不会感到惊异。克里姆特对于生命、爱情、母性和死亡这些题材的发挥,使他闻名于世,同时也因为他恢弘的风景装饰画以及他为那些时代的大人物创作的,带有情欲的肖像、素描而备受推崇。 克里姆特的作品被广为传播,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他的艺术生涯较短,全部作品只有230幅左右,把相当完整的画作收录在一本书里并不难;其次,由于他的作品强调二维性,因此即使画作被大幅缩小,印制出来的效果也颇令人满意(虽然复制他画作中常见的金色还是有些难度的);最后,则源于克里姆特与众不同的工作风格,其所属的维也纳工坊(Viennese Workshop)是利用品牌意识贩卖商品的首批公司之一,在它和维也纳分离派(Viennese Secession)的推广下,克里姆特的作品一时间被广为流传。的确,其商品的鲜明特色和易辨识性成就了克里姆特的声誉。 克里姆特生活在艺术的黄金时代之一,在那时,他的家乡维也纳正经历着惊人的变化:艺术、建筑、音乐、文学和心理学都在蓬勃发展,他的同辈人中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由于克里姆特创作时期横跨世纪之交,其作品显露出受到19世纪和20世纪思想所影响的痕迹。随着他的成长,克里姆特开始对抗当时已有的标准和预期,带着对新世纪的狂热,他看到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与此同时,他也在思索那些困扰了诸多20世纪艺术家和评论家的问题,其中包括:画作为现实的二维反映,它由形状和色彩构成,从某些角度来说反映了现实世界,从另外的角度却又远离现实,那绘画的主体意识到底是什么呢?此外,他还参与到了关于艺术家作为社会中介的讨论中去,以及更广泛的,关于艺术家之自由的讨论中。克里姆特还是一个创新者,他用金粉作画、在画中加入了装饰性图案、实验性地启用正方形构图、运用了将房间作为装饰整体的概念,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了克里姆特的创新和钻研精神。 尽管我们对克里姆特知之甚多,但要为他归纳出一个明晰的艺术家性格特征仍是不容易的。克里姆特成功地专注于他的作品,而非他自己和个人感受。现在看来,他的画作要比他的个性有趣得多,如他自己所说: 我从未画过一幅自画像(忘记了《伦敦环球剧院》中的场景,该画是维也纳城堡剧院楼梯处天花板装饰的一部分,见彩色图版1)。我不喜欢成为绘画的对象,我喜欢画旁人,特别是女人,以及其他形态的事物。我不确定我是否是个有趣的人,我没什么特别的……我也没有出口成章或是妙笔生花的才能……正因如此。人们并不需要一幅艺术化的或文字的克里姆特自画像……任何人想要了解我——一个仅在作为画家时值得被提及的人——都应仔细研究我的画作,以此了解我的为人和我的意图。 上述的文字再真挚不过了。在克里姆特寄给家人朋友的、多如牛毛的明信片中,丝毫没有提及个人的情感或艺术,他曾抱怨过自己的健康问题——他患有轻微的疑病症,对于欧洲旅途中所见的艺术作品也只留下了只言片语——“西班牙和莫尔[画家卡尔·莫尔(Carl Moll,1861—1945年)与克里姆特在1909年同去巴黎和马德里]与夜曲完全不搭”——精简一如以往。关于克里姆特日常生活的最佳记录来自建筑师、画家以及布景设计师埃米尔·波章(Emil Pirchan,1881—1957年)编写的一部回忆录。 在平常的日子里,他就是一个生活健康规律、受人尊敬的普通老百姓。早晨六点之前,他徒步前往美泉宫(Schonbrunn)附近的蒂沃利(Tivoli)做祷告,他的朋友,也是摄影师的莫里茨·那赫(Moritz Nahr)与他相伴晨祷长达30年之久。在到达蒂沃利后,他们会在农场享用一顿丰盛的早餐。这之后,克里姆特乘长途车前往位于约瑟夫城(Josefstadterstrasse)的工作室,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工作室十分简陋,唯一的装饰就是画架上的画。但在这间简陋的房屋前方有个小院,院里有个小花园,克里姆特在那里种下了它最爱的花,用作他绘画时的“模特”。大约有六到八只猫咪住在前院里,克里姆特舍不得与任何一只小动物分离(见图1),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小猫不得不被偷偷抛弃了,因为它们繁殖的速度过快,并且破坏掉了至少一幅以上的作品。克里姆特终日工作直到天黑。至于晚上,多数时候克里姆特都会与朋友一起。他花钱大方,有求必应。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年生于维也纳市郊的鲍姆加登(Baumgarten),他在家中的七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他的父亲恩斯特(Ernst)是一名雕工兼铁匠,其母名为安娜(Anna)。他的家庭是奥地利首都的自由中产阶级,这一阶级中的人迫切地盼望其子女能够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然而,克里姆特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他们需要通过频繁搬家来找到更划算的住所,或是逃避欠下的房租。在上了七年地方学校后,在十四岁时,克里姆特拿到了一笔国家资助,从而进入了皇家奥地利美术馆附属的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如同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那时叫作南肯星顿博物馆)一样,皇家奥地利美术馆的目标远远不止于陈列最好的艺术和设计,它的另一目标是教育普及,这一目标不仅仅通过藏品展示来实现,还通过实践和理论兼重的授课来达成。或许克里姆特就是受到了这一理念的鼓舞——毕业后,至少自己能够当一名绘画老师谋生,也可以投身于艺术产业中去。 在费迪南德·劳尔夫博格(Ferdinand Laufberger,1829—1881年)和维克多·伯杰(Victor Berger,1850—1902年)的教导下,克里姆特的天赋渐现。二人作为知名的艺术家,都承担了获利丰厚的社会工作。他们授课的风格十分传统,教学内容涵盖透视、技法和风格,还包括石膏素描以及严格的原作描摹,认为艺术教育的宗旨在于模仿过往的大师。在所谓的历史主义的方法下,伟大的艺术运动被认为是接踵而至的,这一过程在当时既符合逻辑也不可避免,但历史主义方法因为强调模仿,致使艺术家缺乏自由,不能与时俱进,而受到部分人的指责。学校对手工工艺的强调,加上对所谓的好品味的注重,使得克里姆特那一辈的艺术家拥有了多种扎实的技艺功底,也使得他们对艺术史有着全面的了解,克里姆特也充分利用了这项优势。 P5-7 书评(媒体评论) 在回顾克里姆特毕生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克里姆特总是回归到风景、人像、寓言故事以及象征作品这几个主题中来,不过,克里姆特最热衷的还是对女人的刻画。毫无疑问,只有回归到作品本身,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沉默寡言的克里姆特。 ——凯瑟琳·迪恩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