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笔啸大江东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群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群著的《笔啸大江东》有大江东去的滔滔气势,有春江花月夜的斑斓色彩,有江流荡漾的放逸韵律。

笔底生风,腕下起云;风歌云舞,毫吟墨喷,歌中国画的英雄气,吟万里长江的精气神。

大气磅礴,急急如风。文字的波涛滚滚奔腾,一泻千里,澎湃向东。

内容推荐

李群著的《笔啸大江东》是一部个人散文集。全书系作者的汇集散文精品56篇,均为作者亲身采访的56位文坛耆宿、艺界精英而写的散文,包括贺敬之、周而复、峻青、孟伟哉、汪曾祺、林斤澜、舒乙等名家,这些作品大多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报》《世界论坛报》及《文艺与生活》《志苑》等报刊发表,并多次获奖,值得品读。

目录

序/峻青

像丁香一样开放

耶水那人那文(外一篇)

骨头刻写悲怆的诗篇

赵士英——我和我的大海

西去列车的窗口

冯一鸣:五彩纷呈

我歌唱的是牛

他乡生白发翰墨染光华

宁静如歌喧腾如霆

铁马腾高风

此山有真意

孟伟哉的两支笔

贾平西散曲

到底是老舍之子

余年望还汝光前

冷峻且苍青

在孑民堂

劲铸黄钟大吕

致大海

幕落幕启

山之骨石之魂

听管桦讲那过去的事情(外一篇)

老猫

山也苍茫水也淡荡

千奇百怪一壶收

放笔无心曼陀罗

一瓢泉水送清凉

最可爱与最可恨的

笔啸大江东

走近郑锐

江南可采莲

天边新月如钩

黄土高原我不衰的眷恋

马鸣萧萧

我的中国根

石泉远逾响

悠悠石谷风

在青山绿水间自由行走

风雷激墨海腾

一纸丹青说率真

心生一竿葱郁

凹石

别罂粟

云冈礼魂

亳州谚语

八哥泱泱鹰隼苍苍

平原上的一棵树

李少田的葡萄熟了

白石先生的这位后人

所有的容颜都烂漫

京都布衣苗培时

所谓气韵

挥写黄河滂湃曲

莫岐好一碟腌白菜

泼墨在人生边上

小草在歌唱

四友堂好春光

雕之缘

走在这高高的小兴安岭

厚重如石飘逸似云

漫话何君华

笔底波涛腕下圣贤

我的根深扎这片土地

后记

人格与文格/忽培元

以情写意/王雷·李群

因了一条河/李群

试读章节

像丁香一样开放

日子像松花江水一样哗哗流去了。

留下片片彩色的帆影,鼓荡在高莽梦中。

忘不了江上闪烁的渔火。

忘不了江面流转的散霞。

忘不了倒映在水中的教堂塔影和教堂传来的悠悠钟声。

铛!铛!铛!

思念之潮伴着钟声,顺着笔尖缓缓而下,浸润了那株神奇的花。

是丁香。

是妈妈带他在院里栽下的丁香,让他知道花的顽强生长,触发了他对幸福、对美的翩翩浮想。“丁香树很快就长得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它的枝尖出现了一团团紫色的或白色的云……”

丁香,盛开着他少年时代的芳菲和色彩,也盛开着妈妈对他的爱。从妈妈和丁香树那里,他学会了很多很多。透过丁香,善良的妈妈无言地告诉他,要像丁香那样,开几朵小花,给人们增加点奇香……丁香树前的高莽是幸运的,在遥远的边城哈尔滨,因有了丁香,他贫寒的童年不再孤寂,那漫天的飞雪也就有了几分诗意。

像丁香树那样活。

他的心田一直都开着一朵花。

母亲,至爱的母亲最能感受到儿子的融融春意。“哀哀老母,生我劬劳。”想起母亲,高莽的泪眼里就映出一幅剪影,一幅灯光下老人家彻夜为儿女缝制衣服的剪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啊!您用心血编织了儿子温暖的童年,儿子何时才能让您体会到一丝孝心!当母亲九十岁生日时,时年六十岁的高莽将对母亲的爱贯穿到一针一线中,亲手为母亲缝制了一套便服衣裤,也缝制了文坛的一个佳话。

感乎人心,这绿叶对根的情谊。而高莽对妻子孙杰的馥郁爱情,更是让人叹为不衰的传奇。

“亲爱的保尔,您不舒服吗?到我这里来吧!”“我不能到您那儿去!”“您要是不来的话,您就会永远见不到我了……”1946年,年仅二十岁的高莽将俄罗斯话剧《保尔·柯察金》译为中文,哈尔滨教师联合会文工团上演了该剧,美丽的北国少女孙杰在剧中扮演了中国舞台上第一位冬妮娅。几年后,这位“冬妮娅”和她的译作者高莽结为连理,从此两个属虎的同龄人共同面对人生风雨。“反右”、“文革”,两人相携而立,历尽数不清的雷电冰霜。五十岁时,孙杰忽然对油彩过敏,画了几十年油画的高莽毅然将之舍弃,转攻水墨。六十岁时,孙杰不幸患上眼疾,久治不愈,导致失明,高莽就成了她黑暗世界的一盏明灯。“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温柔、细致、贴心,日复一日,不厌不弃。那每天准时点向她眼中的药水,就是一滴滴幸福的甘露,滋润了她的心,擦亮了她的天宇,让她看到了阳台上丁香的旖旎。失明的她情不自禁写下了“珍惜光明”四个字。目睹此景,谁不动容?著名画家华君武在他们七十寿辰时特地为他们画了一幅漫画,画面上,两只老虎亲热地依偎在一起,一只虎用手蒙住眼睛,旁题:“不是害羞,是点眼药的恩爱。”这爱,是那样的深沉,促使他又款款说出如此话语:“我不能先走,她眼睛不好使,我先走一步,撂下她一步都对她不住。”

引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拥有这样的情,怀着这样的爱,高莽怎不心花怒放,妙笔著春?

写出一篇篇锦绣文字:《妈妈的手》《枯立木》《文人剪影》《心灵的交颤》《墨痕》等等随笔,怀旧思友,追远抚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P1-2)

序言

《笔啸大江东》,当李群告之这是他将要新出的一本文集书名时,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一片苍茫之水。

是的。李群和水有缘。除却一本《人之歌》,他的那两本颇受好评的《西淝河笔记》和《观沧海》,都如河海般宏阔,流溢着一种水墨诗意。

而其中的《观沧海》序文即由我捉笔。屈指算来,斯事距今已整整十年。

十年间,李群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我知道,他还在其供职的一家报社重复“昨天的故事”,继续着自己的记者之旅;我还知道,他和台湾著名诗人丁颍先生合作创办了美术刊物《华人画事》,以别样的才情在两岸文化交流园地中添加一束瑰奇。我在其寄赠的刊物中,看到他的砥砺和进取;也在其所写文字中,看到他的成长和不断上升的格局。这些文字,尤其是描绘艺术家的篇章,正如我上次所说的那样,自出机杼,别开生面呈现,新闻圈中罕有,文学界也实不多见,真真出乎其类。每每让人耳目一新。所以这次李群将十年来部分此类文章汇同《观沧海》原有内容,结为《笔啸大江东》文集出版,再次请我作序时,我就未加推辞。在此,我谨就其新收录的这部分文章,稍加述评,权作对李群的嘉许与鼓励吧。

如果说《西淝河笔记》写的是小河奔流、杯水微澜,那么,《观沧海》勾绘的便是大风起兮、沧海腾浪。

如果说《西淝河笔记》是沉寂、优美的散文,那么,《观沧海》无异为激越、豪迈的诗章,

上述是我在《观沧海》序文中所言,那么,汇入《笔啸大江东》中新的篇章又是如何?

或曰:文笔更老到了,文风更厚重了,文气更畅逸了。

或曰:有大江东去的滔滔气势,有春江花月夜的斑斓色彩,有江流荡漾的放逸韵律。

且择其句析之:

是笔?是刀?

凿刀一样的笔挥下去,石头咔嚓咔嚓

绽开了,太行山人的苦、甜、酸、辣。

咔嚓咔嚓,听着这响亮的文字,我们是不是感受到一种强劲的冲击力,感受到一种雄浑气势?对,气势,可谓李群文章一大特色。

搅拌泪的辛酸,汗的盐碱,骨头的钙,还有精神的岩石,意志的钢铁……

在熔炉中冶炼。

真火烈烈。

钢焰熊熊。

血与火蒸腾,铁与石交融。

百锻千炼!百锻千炼!

马。

不一样的马亢奋、翻腾、嘶鸣,终于冲破熔炉,火山岩浆爆发般横空出世  横空出世,

挟电裹云,锐势峥嵘,这文字也像骏马一样飞驰,也像江水一样汹涌……

大江出峡!大江出峡!

波急,涛飞,浪卷惊雷。“众水会涪万,翟塘争一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色萧森。”

天地间溅起一片雄浑。

那雄浑、那湍急。恰似汪国新的手笔。

笔底生风,腕下起云;风歌云舞,毫吟墨喷,歌中国画的英雄气,吟万里长江的精气神。

大气磅礴,急急如风。文字的波涛滚滚奔腾,一泻千里,澎湃向东。

似乎地火奔突熔冶而成。

线如刻,点如钻,块如缎。

凌增侠骨。

厚重苍颜。

砥砺着一种硬度。

一种断金裂帛的硬度。

这铁铸一样的山水,出自谁的手笔?

犹烈日映红了丹霞,又如一江奔腾的血花。此即语言的绘画性表现吧!没有一字书写色彩,却给人一种斑驳之感。正所谓“未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画家的李群,手中的笔却如此多彩多姿。

他一笔婉转成型的芙蓉,调动多年来蕴蓄于内心深处的自然感兴,以随意的文人笔法入画,若不经意而经意之极,“着我之色彩”的青莲红荷,在东方“月色”映照之下,发淡然之光,与碧水交织出温润的空灵感,波荡着从容而疏朗的道逸之关。藉由这花中君子的亭亭身姿,他营造出一幅玉洁冰清的清雅画面;藉由这花中君子的落落语言,他述说着坎坷人生的沧桑浮沉。

墨分五色,笔染高华,藉由李群这文字,人们也看到了孟伟哉有如碧水一样丰富的七彩世界。

……

那些在文字中只能意会的内蕴,在这里呈现出无穷的形象。他用现代绘画均观念和手法来诠释传统文化的韵味,以中西交融的美学因素来经营画面。在他笔下,花草树木少浮滑多轻盈,山水自然融温粹染激情。披离如菊的画面展现出中国文人最喜爱的意境:紫气氤氲,烟雨朦胧,斜阳深深……

这是写大冯《致大海》中的文字,大冯、大海、大气势。上半段用大冯喜爱的普希金诗句“蔚蓝色的波浪”咏其小说,下半段用普氏另一诗句“娇美的容光”吟其画作,笔耕丽句,自然而然,毫无斧凿痕。作家的个性,文人画的真谛,被作者力现笔端,看后,大冯那些闪烁着“娇美的容光”的画作如悬在眼前。

终羽化破茧而出。将一条从传统焰火中淬砺出的“韩家枪”舞得呼呼生风。“长枪”所向,骏马喧腾,踏云追风;神雕展翮,傲啸长空;苍松凝霜,勇斗寒冰;线与面交相碰撞,墨与块旋飞卷舒,令人置身于《十面埋伏》的狂飙之中。

如春江流水,气势飞腾。铿锵的旋律、旷达的意境辉映出既雄又丽的奇人韩静霆。

这儿的达摩是入世的,你看他睥睨众生,满目沧桑,似乎阅尽人间万象,诅咒着种种社会不良;这儿的达摩又是形而上的,你看他微闭双眼,气闲神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超然、恬然、淡然;这儿的达摩更是自由的,只要你认真诵读,虔诚礼拜,他就会从画中翩然而下,徐徐走进你的心海。

这是有别于一般美术评论的李群的画论,跳出画理,自由生发,吟出一片情趣,吟出无限画意。

一团狂墨,一尊豪雄。

豪雄从王涛的狂墨中呼啸而出。

豹头高昂,青面持霜,虬须怒指,环眼暴张,哇呀呀呀呀!

向魑魅魍魉恶狠狠扑来。

画面颤抖,大地震荡,善民肃然起敬,恶魔心悸胆寒……

好一个钟馗呼之欲出,这岂止是吟咏,纯直是呼唤、是呐喊、是石破天惊、是

大江东去、是主观世界的流露、是英雄主义的歌唱……

后记

因了一条河

是一条河流引领我阅读沧海认知大江。

西淝河。

这条史称夏淝水的古老河流,浩浩汤汤,从豫东平原流经皖西北我的家园,濡湿了我的童年,带走我贫困却温暖的少儿时光。

小时常在河畔做无边遐想。

那落霞尽头的一叶帆影,飘向何方?

河水想必激荡了我的思绪,我拿起笔,试图描述那银色雪浪,描述烟波上的渔火、船夫和摇曳的苇荡,以及它历久弥新的金属般音响。

就有了一些如水般或奔放或舒缓的文字。

也对江河湖海产生一种向往。

我知道,正是西淝河水的润泽,我先天不足的笔墨,才有了些许湿意。

我感恩波荡其间的精神原乡。

行吟水岸,放舟沧浪,倾听潮汐的豪吟、碧波的高唱,挥写漪澜折射的粼粼青光……

所谓曾观沧海。

所谓笔啸大江。

雄立的惊涛,卷起的满纸飞雪,着实在我星河中泄灵溢彩,让我未敢懈怠。

只是前路崎嵌,携笔溯流而上,常有四顾茫然的感慨、忧伤。

泱泱东去的洪流、泱泱东去的洪流啊……

李群

2017年春于淝左书屋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文字,尤其是描绘艺术家的篇章,正如我上次所说的那样,自出机杼,别开生面呈现,新闻圈中罕有,文学界也实不多见,真真出乎其类,让人耳目一新。

或曰:文笔更老到了,文风更厚重了,文气更畅逸了。

或曰:有大江东去的滔滔气势,有春江花月夜的斑斓色彩,有江流荡漾的放逸韵律。

——峻青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9: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