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解版)/中华国学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春秋)孙武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心主编的这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解版)》遴选孙武著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权威版本,结合时下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要求,增强了趣味性和知识性,读来让人感到身临其境,极富画面感。本书寓教于乐,延展阅读。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精读等辅助性文字,融入了生动的典范战例,深入浅出,使青少年能够学到真正的国学道理。

内容推荐

“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孙武著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共同代表着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最高水平,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全面论述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指导战争的重要原则。《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是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文心主编的这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精解版)》汇编了上述两部兵学典籍。

目录

孙子兵法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试读章节

楚国轻取绞城

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阳西北)。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力弱,如果出城迎战,必定凶多吉少。于是决定坚守城池。好在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发动的多次进攻,都被击退了。就这样,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

楚国大夫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向楚王献上了一条“抛砖引玉”的计谋。

他对楚王说:“我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既然硬攻攻不下来,那我们就给他们一点甜头来引诱他们吧。”

楚王问:“你有什么诱敌的好方法呢?”

屈瑕回答说:“绞城已经被围困一个多月了,城中肯定缺少生火做饭的柴草。我们可以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让他们上山打些柴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派出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我们就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

楚王疑惑地问:“他们会这么轻易上当吗?”

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国小而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钩。”

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国大将听说有“樵夫”进山,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草出山之时,就突然袭击,夺取他们的柴草。

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出城劫夺柴草的绞国士兵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出击逮大鱼。

这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了,吓得没命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但伏兵早已切断了他们的归路,绞国士兵死伤无数。楚军乘机攻城,绞国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秦国抛“金”诱蜀

战国时期,西南地区有个小国蜀国。蜀国虽地处偏远,却非常富庶。由于蜀国山高路险,道路难行,所以很多大国虽对它的富庶垂涎三尺,意图将它吞并,却因进兵艰难而不得不放弃。因此,小小的蜀国在强敌环伺的局面下,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当时,与蜀国北部边界相连的是强大的秦国。秦惠文王当政时,非常想把富庶的蜀国据为己有。左思右想之后,秦惠文王设计了一条抛“金”砖,钓引蜀侯上钩,再夺取蜀国的妙策。

首先,秦惠文王通过多方打探得知,蜀国有五个大力士,都具有神力,举国上下十分钦佩他们。

于是,秦惠文王便命人用生铁铸成五个大铁牛,放在秦蜀两国交界的地方,并且派人四处扬言:此铁牛乃是天降神牛,每天能拉出五斗金矢(屎),且天天不断。这些矢(屎)价值连城。有此神牛之后,秦国才变得更加富强。秦惠文王想借此引起蜀侯的贪欲,让他产生得到铁牛的想法。

与此同时,秦惠文王还派人探听到蜀侯在秦蜀边境打猎的时间。他想制造一个与蜀侯的“偶遇”,然后顺理成章地向蜀侯谈及铁牛之事。

这一天,正在秦蜀边境打猎的蜀侯与秦惠文王“偶遇”了。秦惠文王依计行事,赠送给蜀侯许多金子。蜀侯见到这么多金子,贪婪的本性立即暴露出来。他忙问秦惠文王金子的来处,秦惠文王告诉他是神牛所遗。

作为回赠,蜀侯便送给了秦惠文王一块蜀国的土地。秦惠文王得到蜀侯的土地后,又佯作十分慷慨的样子,答应蜀侯,愿将天降于秦国的那五个能遗金矢(屎)的铁牛送给他。

蜀侯一听,简直喜出望外,一再感谢秦惠文王的厚赠。不过,秦惠文王要求蜀侯自己派人来边界搬取那些铁牛。蜀侯不假思索,连声答应了。

蜀侯回国之后,想尽快得到那每日能遗金矢(屎)的铁牛,便指派那五个大力士去开通通往秦国边界的道路,运回这五只铁牛。

结果,这五个大力士历尽艰险,终于带兵将蜀国首都通往秦国边界的道路开通了。他们真的将铁牛搬运到了蜀国,而且发现铁牛的肚子里确实藏有很多金子。

但是,蜀侯等人还没来得及高兴,祸事就来了。秦惠文王已派军队沿着搬运铁牛的路线快速进军,轻而易举地就攻占了蜀国的都城,活捉了蜀侯。

最后,秦惠文王不但将这些铁牛和金子全部收了回去,还将蜀国纳入了自己的属地。

秦惠文王抛出铁牛之“砖”,引出了蜀国土地之“玉”,成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赢家。

P142-144

序言

感受国学精妙……

展开兵学典籍的传奇画卷

《孙子兵法》由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它是古代战争实践的产物,成书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军事理论巨著,被后世尊为“兵学圣典”。《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智谋全书,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历代智慧谋略的全部精华,是一部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和智谋的最高成就,是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本书将二者合为一书,完好地保存了原文原貌,并参考多种权威版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注解。同时,本书还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三十六计》的精髓,并从历代兵学典籍中采撷了经典战例,深入剖析古代军事家运筹帷幄的智慧和才思,让读者在掩卷沉思时获得收益,启迪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