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日)内藤在正//(美)威廉·霍尔斯坦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内藤在正与威廉·霍尔斯坦著的《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精)》的魅力在于,它不止让我们看到了ThinkPad缘何如此优秀,以及获得的种种殊荣——赢得NASA信任“飞”向太空,成为探险家的必备工具,创造出各种行业前所未有的标准,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血有肉的ThinkPad:到达过无人能及的高点,也经历过彷徨、失落:曾是IBM的招牌产业,但最终不得不面对被边缘化的无奈。

同时,这本书前所未有地以内藤在正,这位代表着ThinkPad精髓的发明家的视角,详述了他眼中的联想,以及ThinkPad被联想收购后,中日美三方研发团队如何再续ThinkPad辉煌的故事。

内容推荐

从小红点到360度旋转铰链,ThinkPad总是带给人无限惊喜的设计理念从何而来?

从尼罗河之源到喜马拉雅山之巅,ThinkPad为何能不断挑战极限,创造奇迹?

从IBM首款笔记本电脑,到联想王冠上的明珠,ThinkPad面对巨大转变如何坚守灵魂?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精)》是全球移动计算行业首屈一指的创新者、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与威廉·霍尔斯坦合著的诚意之作,讲述科技史上具标志性的产品ThinkPad鲜为人知的故事,揭秘ThinkPad技术的进化,不断挑战极限,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背后的创新源泉;畅想已经改变了教育、科研、商业、探险等领域的ThinkPad,未来还有怎样的可能。

目录

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重磅赞誉

推荐序一 ThinkPad,用经典成就未来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推荐序二 有最深的深度,才有最宽的宽度 秦朔 秦朔朋友圈Chin@Moments 新媒体平台、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

推荐序三 见识一个有血有肉的ThinkPad 何力 资深媒体人、界面新闻联合创始人

前言 科技领域最成功的发明家

01 神奇开始,危机笼罩实验室

02 概念验证,IBM重回PC赛场

03 油桃项目:客户只要700C

04 赢得NASA的信任,ThinkPad飞向太空

05 蝴蝶机,从万众瞩目到昙花一现

06 质量之战:拯救被虐待的ThinkPad

07 灾年:2000-2004

08 挑战极限,从尼罗河的源头到珠峰之巅

09 跨过大河,联想王冠上的明珠:2005-2008

10 Yoga和“消费化”问题

11 ThinkPad,让一切成为可能

结语 移动计算的未来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虐待ThinkPad的N种方法

随着我们的销售范围从企业拓展到教育领域,某种程度上对ThinkPad的质量考验日益严峻。2000年和2001年,我们陆续推出4款产品,但很快就遇到了喜忧参半的局面。特别是T系列,这款ThinkPad在美国的大学、私立中学甚至教会学校都备受欢迎。T系列是ThinkPad的最高端机型,因为它集合了所有最棒的功能,而且很轻。虽然我们一直面向哈佛商学院销售ThinkPad,但其他很多大学并没有很快接受它。

教育领域的销量大涨带来的结果是,ThinkPad的故障率增长了20%以上。自推出第一台ThinkPad并取得成功以来,我们一直与故障率做斗争,但如今质量问题又重新摆在我们眼前:硬盘驱动器崩溃,键盘损坏,LCD屏幕破裂,以及集合所有芯片和电路的主板出现微小裂纹导致电脑不能运行。随着学生开始使用笔记本电脑,整个电脑行业都经历着类似的问题,并非只有我们一家。

ThinkPad部门的同事告诉我们,美国学生使用ThinkPad的方式超出我们的想象。主管产品营销的萨姆·杜西(Sam Dusi)讲述了他的经历:他接到了一所大学打来的电话,说ThinkPad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包括键盘中间的小红点将屏幕硌出了凹痕。杜西不相信这件事,因为当电脑闭合后,键盘和屏幕之间是有两毫米空隙的。

杜西去了学生会,看到一群学生聚在楼梯间。当时正值冬天,学生们不想直接坐在台阶上,因此将背包垫在身下——而ThinkPad还在背包里。他们的体重压缩了这两毫米的空隙,导致小红点戳进屏幕!

我们信任罗利方面的同事,但不相信他们说的情况。这毫无道理。对我们来说,ThinkPad是无比珍贵的,为何美国学生要虐待它们?

我们召集不同背景的工程师研究这一问题,但最果断的决定是,从大和实验室派一支工程师团队亲自去查看。2004年,包括伊藤喜志子(Kishiko Itoh)、藤野高岭(Takane Fujino)在内的工程师团队奔赴美国,拜访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以下简称WFU)和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以下简称UNC)这两座北卡罗来纳州内的学府,以及伯根天主教高中(Bergen Catholic High School)、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和美国联合天主教高中(Union Catholic High School)这三所新泽西州的学校。

工程师们对所见所闻感到极为震惊。在WFU和UNC,他们看到有面墙壁上挂着几十个破损的ThinkPad键盘。学生们上课感觉无聊时,会拿铅笔或钢笔撬键盘的键帽,但撬起来后又装不回去了。还有些学生在玩电子游戏时,会用力拍打按键,力道大得难以想象,导致“↑”“↓”“←”“→”这4个按键容易损坏。  学生将弄坏的电脑和键盘送至学校设置的帮助中心。然而我们不想回收那些损坏的键盘,因为没办法以任何经济可行的方式修复它们。因此,帮助中心的学生员工将键盘钉在墙上,作为一种展示。他们认为这是艺术,而我们的工程师则感到惊骇。

工程师还亲眼看到,学生们将ThinkPad和不少沉重的课本一起塞进背包,然后骑车在校园里穿行。这些背包重达14~18千克。返回大和后,藤野高岭着手创建测试,模拟他看到的ThinkPad损坏情况。他不能理解这么多的组件如何会出现细微裂纹。通过显微镜研究这些裂纹,他努力想象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些损坏。

另一个震惊我们的情况是:有些学生在给笔记本电脑充电,或者给电脑连网时,会直接扯着电源线或网线把ThinkPad拽过来。学生们不会起身走几步去把笔记本电脑拿来,而是拉着线将设备拽到身边。很显然,这会导致ThinkPad出现我们从未想过的潜在损坏。谁能想到有人会这样对待一台电脑呢?(P103-105)

序言

见识一个有血有肉的ThinkPad

何力 资深媒体人、界面新闻联合创始人

ThinkPad如雷贯耳!我们一直听闻它的优秀——产品多么可靠耐用,工业设计多么出色,简直就是一个人性化的工作伙伴。但对于为什么是ThinkPad而不是其他品牌?它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用户只知皮毛而未深入究竟。即使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书籍和文章对此进行介绍,也多是站在IBM的美国管理层以及市场营销的角度上。在他们背后,对ThinkPad有着深刻影响力的一位发明家却常常被忽视。

他就是被人称作“ThinkPad之父”的内藤在正。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正是由内藤在正和另一位美国作者威廉·霍尔斯坦合著,书中大量关于ThinkPad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种种故事,均以内藤在正的第一人称口吻进行叙述,也由此揭秘了众多由大和实验室缔造、最具标志性的科技产品的幕后故事。

内藤在正领导的大和实验室并没有苹果公司那样的明星光环,它与很多研发创造出优秀产品的实验室一样,需要不断解决各种难题,需要面对来自公司管理层以及用户、客户施加的种种压力,甚至是被“卖掉”。但不同的是,正是凭借内藤在正和他带领的优秀研发团队,ThinkPad创造出了各种“不可能”。它改变了商务世界的工作方式,改变了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众多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方式。毫不夸张地说,ThinkPad改变了现代人生活的诸多方面。

但本书的魅力更在于,它不止让我们看到了ThinkPad缘何如此优秀,以及获得的种种殊荣——赢得NASA信任“飞”向太空,成为探险家的必备工具,创造出各种行业前所未有的标准,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血有肉的ThinkPad:到达过无人能及的高点,也经历过彷徨、失落:曾是IBM的招牌产业,但最终不得不面对被边缘化的无奈。

同时,这本书前所未有地以内藤在正,这位代表着ThinkPad精髓的发明家的视角,详述了他眼中的联想,以及ThinkPad被联想收购后,中日美三方研发团队如何再续ThinkPad辉煌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联想对内藤在正的重视,对创新文化的尊重,对ThinkPad产品精神的延续。

很难说如果没有内藤在正,ThinkPad是否还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但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内藤在正和他的研发团队对创新精神的不懈追求,让世界多了一项伟大的发明,让更多人可以使用到如此出色的产品。

伟大的设计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造性地提出了,设计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是ThinkPad把这样的思想诠释得如此完美。  内藤在正是值得被敬重的,而他的故事也应该被世人所知晓并流传。对于那些想要用创新来改变世界的公司而言,ThinkPad无疑是很好的商业榜样。

后记

联想收购IBM的PC事业部那年,我正在读高二。当时报纸、电视铺天盖地地报道这条爆炸性消息,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听到、看到ThinkPad。动人的黑色加小红点,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对我来说,ThinkPad就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就是ThinkPad。那一年我买了人生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型号是ThinkPad T41 现在回想起来,这台T41只被用来打游戏、看电影了,真是太浪费了。

从走出大学到走入工作岗位,我的笔记本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从联想到惠普,从戴尔再到MacBook Air。直到再一次拿起ThinkPad码字时,才发现键盘是那么顺手、那么舒服。翻译这本书才知道,原来ThinkPad在键盘上下了那么大的功夫。

ThinkPad一直引领着PC行业,即便从IBM过渡到联想,它的品质也只增不减。这其中离不开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的努力,离不开ThinkPad团队的付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移动设备、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会迎来井喷,作为科技领域的先驱,内藤在正也在本书中分享了他对行业的独到见解。

能翻译这本书,首先要感谢湛庐文化吴悦琳编辑的信任和包容,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郎曼教授和朱琳菲教授的鼓励及支持,感谢叶秀芬医生的照顾,感谢任擎东、王艳晴、李宏远以及王莹老师的热心帮助。最后,限于译者水平,书中疏误之处在所难免,祈望多方指教。

书评(媒体评论)

2005年初见传说中的“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略感惊讶:他比想象中年轻、谦逊且寡言。在重要时期我们曾直接搭档,多年的合作让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位ThinkPad灵魂人物的内心执着、智慧与浪漫。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荐《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因为ThinkPad 25年来的坚持——厚度减到1/4,重量减到1/3,但小红点、品质和黑色经典不变;因为ThinkPad的创新精神——360度的Yoga、二合一的Tablet,体现了坚持中的与时俱进;因为ThinkPad的多元智慧——中美日三国科技工匠跨越种族、文化和国籍,打造共同的信仰。本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着的ThinkPad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于当今社会仍熠熠生辉。

——刘军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我一直认为,定义一个人是否年轻和具有活力的标准,从来不是年龄,而是工具。ThinkPad是我的第一台“生产力工具”,它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过去20多年来我手上的每一个茧子,都和它有关。《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介绍了ThinkPad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关于生产力工具想象力、创新和坚持的故事,向你推荐。

——吴晓波 知名财经作家

ThinkPad为科技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创立了一个新的范式:立足于用户体验进行创新+大道至简的设计美学。《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为我们破解了ThinkPad之所以成为一个25年经久不衰的传奇的基因密码,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展望科技与设计的未来趋势。

——李斌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

ThinkPad之父内藤先生在《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中不仅给我们讲述了ThinkPad品牌背后的有趣故事,更提及了他对未来PC行业及技术革命的展望与预测。无疑,ThinkPad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PC品牌、一台电脑,而是一个时代,甚至是PC行业中一种象征着专业的精神。

——高鹏博士 今日美术馆馆长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是一部产品之书。它讲述了ThinkPad的研发者如何应对公司内部的巨大变化,包括如何应对PC业务被出售,如何克服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如何创造出适用于全球用户的产品。

——李翔 资深媒体人、得到App李翔知识内参出品人

“小红点”ThinkPad每一款产品的进化与革新,都是“勇气”的诠释。创造者必须超过自己现有系统,进化为新的系统。

——胡玮炜 摩拜单车创始人兼总裁

一个品牌能专注于一个品类25年,在25年间一直保持技术信仰、产品哲学甚至设计语言不变,并且在品牌和市场上还能释放源源不绝的力量和保持持续的成功,这就是ThinkPad带来的一个商业领域的“小概率事件”。ThinkPad的历史不是一个“别人的故事”,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如何在持续的环境变化中抓住不变,如何在年年不同的潮流中看到永恒的热点,以及如何把一个人对世界的“固执”看法变成“柔韧”的产品,然后去改变世界的进程。我相信,这可能会对你正在做的事业,提供一个新思维。

——张鹏 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

作为缔造ThinkPad的关键人物,内藤在正在《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里并非要炫耀他成功的经验,他还展示了自己的脆弱、困惑,以及公司的政治、中美日不同的文化,等等。相对于硅谷式的英雄,他更推崇团队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相对于革命性的变化,他更信赖持续不断地改善。他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师,对自己的优点和局限都做了条分缕析。

——法满 Lens出品人

你想过要改变世界吗?如果有在想,我劝你算了吧,因为你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改变不了世界。我劝你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用你自认为最努力的态度对待,搞不好,世界会被你变一个模样。就像我们最爱的那个小红点,让人爱上它,让人爱上ThinkPad。谢谢内藤在正先生!

——李响 知名主持人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阐明了在个人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基于设计的创新的重要性。针对更为用户友好的创新需求以及源于日本美学文化的技术设计,ThinkPad多次迭代成为个人电脑产品升级的典范。这一“思行合一”的创新设计,也为未来的移动计算奠定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本书也展示了中国著名IT联想集团在并购ThinkPad等系列产品后,进一步和美国、日本开发团队持续创新的成功探索,体现了中国企业创新国际化的必要性。

——陈劲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描写了ThinkPad的发展史,同时,透过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人与技术关系的变化,以及开发团队的匠人精神、设计和创新的重要性、独立思维的价值等。我们在思考25年之后的世界时,了解过去25年来ThinkPad的故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