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越贵越要买
1845年,爱尔兰遭遇了一场大灾荒。灾荒之中各种食物纷纷涨价,土豆的价格更是急剧上涨,结果爱尔兰农民反而竞相购买土豆。
这是英国学者罗伯特·吉芬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对此大家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根据正常的供求规律,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下降。为什么在爱尔兰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似乎有悖常理。实际上,任何规律都存在例外。我们把这种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上升的产品称为“吉芬商品”,称这种现象为“吉芬现象”。
在了解这种现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受需求规律影响的商品。当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其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我们称这种商品为正常商品。相反,当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需求量却减少的商品为低档商品。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消费者会在购物时量力而行。例如,随着收入的增加,原来在小饭馆吃饭的人会选择到高档餐厅用餐,原来挤公交车上班的人会自己驾车等。这时候,小饭馆的饭菜和乘公交车就是低档商品,而在高档餐厅用餐与私人轿车则为正常商品。这种商品与低档商品都是符合需求规律的。
吉芬商品却是一个例外,价格越高,人们的需求量越大:价格下降,需求量也随之下降。这样说来,人们似乎是越贵越买。其实这并不违反常规,因为吉芬商品存在的前提就在于其他条件不变,当爱尔兰发生灾荒时,粮食等食物因短缺而导致价格急剧上涨,受经济条件所限,当地农民对食物的需求自然会转到价格相对较低的土豆上。在土豆供给情况不变的前提下,需求的突然增大必然会导致其价格的上涨。而人们预计土豆价格会继续上涨,于是选择购买更多的土豆囤积起来,这又促进了土豆价格上涨后需求量的增大。相反,如果土豆的价格不升反降,人们会认为价格会继续下降,也就没有了囤积的必要。
所以,事实上吉芬商品依旧遵循了需求规律,只是由于有变量的出现而导致了需求量的反向变化。生活中也不乏其他吉芬商品。例如随着房价上涨而越炒越热的房子,股价越高越热的股票,中秋节上万元一盒的月饼,饭店里数十万元一桌的宴席等。正是因为这些商品在特定的情况下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因此才会出现越贵越买的现象。
公共物品·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
顾名思义,所有供公众使用或消费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公共物品。例如国防、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自来水、电力等都是公共物品。严格来说,公共物品是对应私人物品出现的概念,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主要由政府提供,而非企业或个人。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多人可同时消费某一公共物品,且不会影响到彼此的实际效用。也就是说,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消费人数的增加不会改变公共物品消费为零的边际成本。而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人在消费某一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果定要排除,那么将会花费极高的费用。
公共物品通常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类物品有国防、灯塔等,基本完全免费。其二是准公共物品,只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当消费人群达到并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公共物品就会出现拥挤,导致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失。而且,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原有消费者的实际效用会逐渐减少。准公共物品有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物品和电力、自来水等公共事业物品。
很多人会认为公共物品是由国家、政府提供的,人人都可以免费消费。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由于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是失灵的,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的确是来自于政府。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公共物品都是政府生产的,政府也不能完全取代公共物品市场。实际上,除了直接生产一部分公共物品,政府会以某种方式,将公共物品的生产委托给私人企业请其代为生产。
有人会问生产公共物品的资金从何而来?我想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国家的钱!”难道没有人质疑对公共物品的消费等于在吃免费的午餐吗?实际上,天下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所谓的国家的钱来自于每一个纳税公民的荷包。国家的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构成。这样看来,的确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P6-9
Part 1 每天都在说,但你真的懂这些词儿吗?
商品·是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
货币·每笔钱都是一份契约
吉芬商品·越贵越要买
公共物品·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
房地产·炒房团为何如此疯狂
房奴·智慧中带着心酸
社会保障·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红海·商场如战场
蓝海·你找到出头天了吗
寡头·卖什么我说了算
垄断·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产权·有权就是这么牛
稀缺性·两个桃子引发的血案
价值与价格·经济为什么会发生波动
需求与供给·你需要,我能给
效率与公平·不是冤家不聚头
Part 2 现在,我们来谈谈跟你我都有关的钱事
关于储蓄·别说你会存钱
保险·未来就靠它护驾
股票·几多欢喜几多愁
黄金·不只是中国大妈的心头宠
基金·找个靠谱的专家
债券·关键要看借给谁
期货·没胆就别乱投
复利·玩一玩“滚钞票”
投资·如果还有明天
组合投资·鸡蛋不能都放在一起
Part 3 只要过日子,就没有人能脱离经济
捆绑销售·商品搭配,销售不累
需求弹性·别人都打折,为什么他不打
炫耀性消费·根本停不下来
价格歧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交易成本·就近购物有什么好处
机会成本·失去机会究竟有多大损失
沉没成本·泼出去的水就泼出去了
边际效用·1~7的不同
比较优势·有技巧就能胜出
均衡价格·砍价是门学问
有效需求·用工荒说明什么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出问题了
国际收支·“大家庭”怎么过日子
流动性陷阱·泡沫经济的始作俑者
消费者偏好·萝卜青菜,你爱哪一个
消费者剩余·讨价还价有必要吗
购买力平价·哪国居民不差钱
Part 4 当大家都在谈论效应时你在说什么
蝴蝶效应·小翅膀为何能掀起龙卷风
羊群效应·跟从大众到底好不好
鲶鱼效应·让市场变高效
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雪崩”
木桶效应·那块要命的“短板”
外部效应·三个和尚没水喝
替代效应·是什么救了鞋匠
棘轮效应·就是这么倔强
晕轮效应·当经济带上光环
马太效应·富更富,穷更穷
乘数效应·1+1也能大于2
犬獒效应·“剩”者为王
避雷针效应·安不安全就看怎么疏通
氨基酸组合效应·一个都不能少
美即好效应·谁说不能靠脸吃饭
自吃幼崽效应·勇于打败自己
首因效应·决定性的第一眼
内卷化效应·不停转圈圈,然后摔倒
优势富集效应·鹤立鸡群
Part 5 管他什么定律、定理,弄明白了就不犯晕
二八定律·不均衡的财富
奥肯定律·关于失业那点事
巴菲特定律·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舍恩定理·信念是必要的
韦奇定理·自己的路怎么走
华盛顿合作规律·合作不是人力相加
酒与污水定律·扔掉烂苹果
苛希纳定律·给企业减减肥
手表定律·混乱的双重标准
福克兰定律·没必要就不做
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制胜
Part 6 理论、学说、法则什么的,其实没那么难懂
国富论·一切从这里说起
蛛网理论·丰产就是丰收吗
节俭悖论·经济繁荣不能靠“省”
甄别理论·假信息的陷阱
长尾理论·以小生大
搭便车·谁不想搭顺风车
罗杰斯论断·活下来的理由
破窗理论·绝不放任第一次
择业经济学·为什么“热门”不热
博傻理论·谁是最后一个傻子
供需法则·洛阳的“纸”贵在哪
奥格尔维法则·借力的艺术
沃尔森法则·信息等于金钱
格雷欣法则·新钱与旧钱的对决
Part 7 说到热门,这些经济现象你必须得知道
粉丝经济·小米帝国的崛起
低碳经济·全新的生活方式
泡沫经济·你那么美
规模经济·大块头有大智慧
注意力经济·让贝克汉姆告诉你
虚拟市场·只给看,不给摸
次贷危机·金融市场上的震荡
顺差与逆差·关于进出口问题
倾销·低价的背后故事
贸易补贴·幸福的美国农民
中国制造·世界绝不能失去你
宏观调控·政府的大手
通货膨胀·钱筐比钱更值钱
通货紧缩·当钱越来越值钱
经济周期·风水轮流转
网络经济·信息化赚钱之路
大数据·谁动了我的信息
互联网思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众筹·像吃火锅一样做生意
微商·朋友的钱真的好赚吗
Part 8 生活以上、经济以下,不了解税与政策怎么行
税率·好钢用在刀刃上
增值税·何谓增值
所得税·纳税到底为了什么
关税·国门不是随便就能进的
税负转嫁·人人都在纳税
货币政策·是谁在调控经济
财政政策·这只“大手”看得见
Part 9 连简单的字母都看不懂,那就太LOW了
GDP·国家经济怎么样
CPI·物价变变变
PPI·量一量国家经济的热度
WTO·谁在协调国际贸易
SOHO·是休闲还是办公
O2O·一半真实,一半虚拟
C2C·究竟是卖家还是买家
B2B·竞争与合作
B2C·日趋繁荣的网络经济
Part 10 只要抓住重点,你就能看懂那些数和线
恩格尔系数·你吃得怎么样
基尼系数·这就是贫富差距
幸福指数·幸福没有那么容易
负担系数·你的担子沉吗
拉弗曲线·餐巾纸拯救税收
菲利普斯曲线·是物价导致了失业吗
需求曲线·价格决定因素
说起经济学,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只是略懂一二,真正了解经济学的人很少。经济学虽然听起来高大上,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在生活中,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而且这些也都反映着经济中的某个现象或者概念。另外,我们需要储蓄、购房、投资,甚至有些朋友会炒股票,购买黄金、期货等。此外,我们也需要缴税。因此,如果我们对经济学有所了解,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会更加顺利。
这本书从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效应、经济学定律、经济学名词等多方面讲解了经济学。全书逻辑清晰,章节层次分明,且用最直白的语言为读者讲解抽象难懂的经济学知识,让读者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告诉了我们经济学中常见的一些概念,并对其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投资理财的名词,并教给读者如何合理理财。
第三章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让读者对生活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生活。
第四章介绍了常见的经济效应,让读者对经济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和了解。
第五章介绍的是经济学中的各种定律,让读者对经济有一个深入的认知。
第六章介绍的是经济学中著名的理论学说。读懂这些,读者一定能对经济了解得更透彻。
第七章介绍的是热门经济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第八章讲解了税收和货币政策,让读者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不再迷惑。
第九章介绍了常见的经济学名词,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学常识。
第十章介绍了常见的经济指数和曲线,给有兴趣深入了解或需要相关知识的读者提供了更多浅显易懂的知识。
总之,这本书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方方面面。每天多读一点经济学,对生活和经济了解更深。在其帮助下,大家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
希望每一位读过此书的朋友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经济学知识,从书中有所受益,使你的人生更加美好。
张波编著的《拿来就能用轻松读懂经济学》是一本适合你我他看的经济学!这不是一本引进书,也不是什么世界顶级名家写的著作,这就是一本小小的、关乎你我他命运的经济学通俗读本。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些,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出色,如果你想在朋友、同事甚至上司面前显得更有腔调,请打开这本书。
本书涵盖经济学术语、经济现象、经济效应、经济学定理与理论、生活与市场经济等多方面内容,既为你详细阐述经济学知识,又不乏实用的方法指导,帮助你更好地将经济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去。本书的内容轻松有趣。我们不敢保证你读完这本书就能变成有钱人,但我们敢保证,只要你懂点儿经济学、会用经济学,你的生活、工作绝对会比现在更有格调。
是该买房还是租房,你的工资反映了你的工作能力吗,储蓄、保险、黄金、股票、债券、基金,你适合哪一个……翻开张波编著的《拿来就能用轻松读懂经济学》一书,读懂各种经济现象,应对之策应有尽有,经济疑问一扫而空!
本书从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效应、经济学定律、经济学名词等多方面讲解了经济学。全书逻辑清晰,章节层次分明,且用最直白的语言为读者讲解抽象难懂的经济学知识,让读者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