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负伤的治疗者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荷)卢云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自我敞开的牧者

那些被内心引导的人面对一个全新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对待内在的神秘力量。既然在许多世俗层面,“外在”的上帝多多少少被解构了,所以,“内在”的上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正如有人觉得,外在的上帝不仅是一位慈爱的天父,也是一个可怕的恶魔;有人发现,内在的上帝不仅是重建生命的源头,也是混乱困惑的因由。

西班牙的圣女大德兰(St.Tetesa of Avila)和圣十架约翰(St. John of the Cross)最大的叹息就是缺乏灵程指引,来带领他们行走在正确的灵修之路上,并能帮助他们分辨建造的灵和拆毁的灵。一方面,尝试内在之路的危险性是无须多言的,迷幻药之旅,还有各种各样的冥想操练之法、自我修炼之术,常常是弊大于利。另一方面,很多人不愿进行痛苦的自我拷问,不愿正视那看不见的内在实存,注定过着一种傲慢、无聊、浅薄的人生。

因此对于当代的牧者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澄清这些灵修之路上可能出现的巨大混乱。然而,我们意识到,当大多数教会领袖被邀成为属灵导师时,他们真实的属灵体验是何等贫乏,这的确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不争事实。大多数教会领袖已经习惯于策划大规模的组织,召聚会众做礼拜、办学校、建医院,忙于各种基督教节目演出,犹如马戏团的指挥一般。他们对于圣灵深邃而柔细的工作已经很陌生,甚至很惧怕。难怪教会被指责在最基本的工作上失职:为现代人与生命之源相连接提供一条创造更新之路。

但如何才能避免这一危险呢?我认为,别无他法,唯有鼓起勇气进入我们自己的内心,敏锐洞悉内心的各种复杂多面性。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居所中会有家的感觉,当你发现那里既有明亮的地带,也有黑暗的角落,既有关锁的重门,也有敞开的房间,我们的困惑会烟消云散,我们的焦虑会不翼而飞,我们将有能力从事陶造生命的工作。

这里的关键字眼是“敞开自我”。那些能将内在生命的心灵历程清晰敞开的人,那些能将内心各种经验清晰表述出来的人,不会活在自我定罪和自我折磨中,能持续不断地除去一切妨碍圣灵运行的障碍。他们能够为圣灵预留心灵的空间,因为上帝的意念大过他们自己的意念,上帝的眼光高过他们自己的眼光,上帝圣手的医治大能胜过他们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这种自我敞开的能力,是未来属灵导师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因为只有善于将自身内在体验表达出来的人,才能鞭辟入里地向他人敞开自我。因此,首先,牧者必须乐意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述出来,分享给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牧者是仆人中的仆人。因为他们是第一个进入应许之地,同时也是危险之地的朝圣者,他们是第一个将自己内心的所见、所听、所感告诉那些担惊受怕之人的分享者。  这听起来似乎太理论化,但在具体实践上则一目了然。实际上,所有的牧养职责,诸如在陪谈、讲道、教导和圣礼中,牧者都试图帮助人们意识到上帝在他们内心的作为。牧者不是将上帝启示给对方,正如把自己拥有的东西给予那些一无所有者,而是帮助对方在其存在之源中发现上帝。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牧者在领人悔改。“悔改”一词的原初含义是:重新回到最基本的价值设定,即人就是人,上帝就是上帝,若没有上帝,人不能被称之为人。P71-75

书评(媒体评论)

最初认识卢云是在他的“兄长阶段”。我是在事工早期读到他的经典小书《负伤的治疗者》,当时我正在研究苦难的问题,发现这本书有出色的洞见……我开始在写作中冒点险,因为他已经开了路,摊开他的神经衰弱和软弱让世界观看。我开始不把人看作我工作的阻碍,而是我工作的原因。因着卢云,我看清自己就是那站在酒席外围的兄长,对那些不愿意付出的宾客充满恼怒。在卢云的鼓励下,我也看见父亲的手向我张开。

——杨腓力

美国ECPA畅销书排行榜作家

著有《耶稣真貌》《有话问苍天》《无语问上帝》等卢云以亲切而富有生命洞见的笔触,揭示出治疗者要面对人群及治疗者本身的众假象,并正视这痛苦而又绝望的人生。虽然治疗者的使命是治疗,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会受伤,他也没有使人得医治的把握。在宗教领域充斥着“属灵”口号及手段的今天,卢云要我们看清“治疗与受伤”的吊诡性,以使我们能切实地牧养群羊。

——蔡贵恒牧师

作为时代的牧者,唯有从后现代年轻人的基本特征出发,洞悉他们的渴望,却不以文化消费主义迎合他们的渴望,而是以生命之水解他们灵魂的饥渴。牧者自己就是那盛载活水的瓦器。卢云在深度剖析后现代年轻人的内心时,并没有道德上的义愤感和属灵上的优越感,也没有采用“零度叙事模式”,而是充满了温存怜悯的牧者情怀,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后现代社会做心灵的深度牧养。

——范学德

作家、传道人

细细阅读卢云的珠玑文字,一定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他的文字不断提醒我们淡漠的灵魂,再慢一些,再安静一些,再细腻一些,尽量从充斥光、色、声、影的“物”和“事”中抽离出来,定睛感受你身边更重要、更真实的“人”。

——喻书琴

译有《卿卿如晤》《盟约》《活出有爱的生命》等

后记

10年前,我和丈夫第一次见面,他带了一本书送我,名字就叫((负伤的治疗者》。

严格意义上,那不是一本书,而是港译版的复印本,装订粗糙不平,字迹模糊不清,让我失去阅读的胃口。但我还是被这个书名深深吸引了,觉得它有某种忧郁的温柔。

在随后近半年的恋爱过程中,我俩真实地体会到这句话:负伤的治疗者。我们各自背负着我们截然不同的童年、少年、青春,沉甸甸地走向彼此。如此漫长的20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深深浅浅的伤痕?那些伤痕,有的是他人的罪造成,有的是自己的罪所致,都刻入个体生命的肺腑里,成为心灵中的癌。

既然是真心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恋爱的过程,便不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更多的是将那些伤痕袒露出来的过程。尤其于我,当时觉得有那么多百孔干疮的记忆。那么,我说的过程,需要勇气,而他听的过程,更需要勇气。

记得好几次,我回忆往事的时候,无论是语气麻木、神色木然时,还是语无伦次、神情恍惚时,都让他听得心惊胆寒、寝食难安,又是痛苦又是怜惜,那都是他在成长的世界从来不曾经历过的,但是,他毅然选择一同背负我的伤痕,成为我治疗的帮助。这让我多次想到刘小枫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抱慰”。

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他也有自身的伤痕要背负,肯定也会有他背负不了的时候。于是,他更深地承认自身的有限,转而将我交托在上帝医治的圣手中。一方面,谁也不是谁的救赎主,爱情无法治疗人心,只有上帝的真理之光可以;但另一方面,爱情中一方的宽容、怜悯、接纳的确能让另一方得到很大的安慰。从他身上,我更深地看到上帝宽容、怜悯、接纳,并为这段恋情深深感恩。

我之于他,是如此,他之于我,也是如此。多少次,我们一同来到上帝面前,承认我们只是两个软弱的孩子,何等需要天父的医治。

所以,到了婚礼那天,丈夫在作见证时,说的一句话竟然是“我们都是负伤的治疗者”。他的寂寞、柔弱、苦难、伤痕,好为他人带去真实柔细的指引、领导、陪伴和医治。

著名的中世纪诗人伯纳德曾常常默想主在十字架上的七处伤痕:脚伤、膝伤、手伤、腰伤、胸伤、肋伤和头伤,并创作了感人备至的圣诗《哦,满了伤痕的头》(倪柝声弟兄翻译),唯愿此歌激励我们默想这位负伤至深的治疗者——

……

著名的中世纪诗人伯纳德曾常常默想主在十字架上的七处伤痕:脚伤、膝伤、手伤、腰伤、胸伤、肋伤和头伤,并创作了感人备至的圣诗《哦,满了伤痕的头》(倪柝声弟兄翻译),唯愿此歌激励我们默想这位负伤至深的治疗者——

哦,满了伤痕的头,满了痛苦谇诟,  受尽万般的试炼,又戴荆棘冠冕;

这头今日已得荣,已得圣徒歌咏,

可怜当日受死伤,在加略木头上。

你的面容原超凡,如同光明太阳;

父神一见就悦纳,竞受罪人唾打。

主,你所受的一切,都为我们罪孽;

我们债务得清付,你却被人剪除。

我们想到你痛苦,又想到你无辜;

我们又满心欢喜,又是感激无既!

啊,当我们正如此,念你十字架时,

就是生命全舍弃,损失还算利益。

我们救主危难友,我们报恩无由!

当你流血为我死,你的痛苦谁知!

求你使我从今后,天天记念髑髅,

直到被提进荣耀,永远与你相交。

2014年5月

目录

推荐序 时代之殇和牧者之伤 / 范学德

代序 负伤的治疗者

前言 四扇敞开的门

第一章

牧养之境:叩击混乱世界的寻觅

一、后现代人的困厄之境

1.历史感的断裂

2.意识形态的碎片化

3.寻觅新的永生之道

二、后现代人的解救之道

1.神秘之路

2.革命之路

3.福音之路

小结

第二章

牧养之民:洞察无根一代的眼眸

一、未来的一代

1.内向的一代

2.无父的一代

3.仓皇失措的一代

二、未来的牧者

1.自我敞开的牧者

2.满怀怜悯的牧者

3.默观的牧者

小结

第三章

牧养之道:为破碎绝望者守望

一、哈里森先生的处境

1.非人性化的处境

2.恐惧死亡

3.恐惧生存

二、如何引领哈里森先生走向明天

1.人性化的回应

2.生命中的等待

3.死亡中的等待

三、牧者之道

1.真切的关爱

2.坚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盼望

小结

第四章

牧养之心:在孤独负伤中为人疗伤

一、负伤的牧者

1.个体的寂寞

2.牧职的寂寞

二、医治的牧者

1.殷勤款待与自省

2.殷勤款待与群体

小结

跋 勇往直前

译后记 / 喻书琴

序言

无人能免于受伤。

无论我们是伤在身体上、情感上、精神上或心灵上,我们都是受伤的人。我们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不是“我们当如何隐藏伤口”,而是“我们如何用自己的伤口去服侍别人”。当我们的伤口从羞耻的源头变为医治的源头时,我们就成了负伤的治疗者。

耶稣是负伤的治疗者。我们因他的鞭伤得医治。耶稣的受苦与死亡带来喜乐与生命;他的卑微带来尊荣;他被弃绝,却因此建立了爱的群体。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创伤为别人带去医治。

内容推荐

卢云著的《负伤的治疗者》是一本给牧者的书,也是一本给所有信徒的书。

作为牧者,当你面对——

历史感断裂、意识形态碎片化、永生意识消解的一代人;

沉浸于内在自我、反抗一切权威和建制、用自杀和暴力寻求解脱的一代人;

既恐惧生存又恐惧死亡,游离在孤岛状态的一代人……

该如何给出信、望、爱?如何给出破碎中的医治?

作为信徒,你——

必须洞察这个时代科技昌明、信息爆炸、物质繁华后的荒寒真相;

必须退出人群,仰望天父,学习深度默观,学习内省独处;

必须进入人群,效法耶稣,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

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能,软弱和伤痕……

编辑推荐

顾名思义,卢云著的《负伤的治疗者》就是一个受过伤或者正受着伤的医治者。听起来有些费思量:一个自己都伤痕累累的人,怎么去医治别人呢?重点恰恰就在于此!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一个人若是没有经历过痛苦,又怎能很好地理解那些正处于痛苦中的人呢?一位医生若是没生过病,又怎能与病人感同身受呢?圣经上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6: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