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事件再次尴尬了谁?
色素之害,不仅是苏丹红?
PM2.5监测意味着什么?
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差异引发的争论?
当心空气中的“隐形杀手”?
猪尸漂江很危险……
邵传贤所著的《生存(立体污染下的生死之忧)》是一部全景透视当今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污染严峻现实的纪实力作,它涉及问题关乎全社会每个人切身利益。
简洁流畅的文字如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把附着在社会机体的毒疮一个个切开放毒,并提供宝贵的疗伤良药。
掩卷沉思的同时,你一定欣喜地庆幸,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了这么多规避有害食品和可怕污染的好办法。
呼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具有当代环保理念的环保卫士!携手共建高质量的现代生活。
邵传贤所著的《生存(立体污染下的生死之忧)》是一本以客观事实和翔实数据透视当今我们所面临的食品安全、水及空气污染严峻局面的纪实性书稿。作者没有停留在摆事实讲道理上,而是力求透过某些司空见惯的表层现象,挖掘食品安全、水及空气污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宝贵建议与思考。本书稿所涉及到社会问题,有些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需要剥丝抽茧才能发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现象无疑都是触目惊心,危如累卵。此外,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如何避免有毒食品和污染伤害的具体方法。
本书彩印,首次公开百余幅珍贵照片,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像雾霾天如何生活、如何鉴别有害色素、地沟油及食品毒包装等,力求对读者有效地规避各种伤害提供极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多种猜测,莫衷一是
按照“病从口人”的传统观念,人们首先将疑点聚焦在粮食和水上。因土壤与地表水污染严重,我们每天须臾不可离的农作物的确问题多多。
2013年初,就有媒体报道有1万吨镉含量严重超标的毒大米流入广东市场。事情还未完全弄清楚,又传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的报道。记者随后在河南新乡、济源等地暗访时发现,一些造纸、化工企业,直接将生产废水排入麦田和渗坑,当地农民反映,这些用工业废水浇地生产出来的庄稼,他们只是卖,自己绝对不敢吃。当地村民说,老百姓打的井浅,他们打的井深,他一天24小时抽水,把井都抽干了,没有办法只好用这污水浇地,不然只能眼看着庄稼旱死。好在清楚自己打出的粮食有毒,不能吃,秋后想法把毒粮卖掉,再高价买好粮食吃。
我们每年向长江排污300亿吨。全国6成以上的地表水被污染不能饮用,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虽在半数以上,但我们的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国竟占据4个;自来水新国标虽说已出台近两年多,可是实际达标的城市却凤毛麟角……
化学浸出法榨油成问题焦点
化学浸出法榨油所用的化学溶剂正己烷是彻头彻尾的有毒物,富含苯、芳烃、硫等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它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是,日前国际某知名公司在华生产商在中国南方的工厂,有130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挥发环境中,健康状况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害……而我们每天食用的烹调油提炼过程所使用的正是这种化学物质,故而浸出法榨油可能给公众造成的隐形伤害,一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浸出法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有机溶剂——正己烷,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的溶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以内。以大豆为例,浸出法比压榨法的出油率要高50%。对现代食品工业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距。
也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利润差,目前中国有85%的榨油企业采用浸出法榨油,所以说它的安全性不仅牵扯千家万户,而且全民族覆盖,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尽管有行业专家现身说法,说浸出法榨油是欧美发达国家发明的,生产过程中对正己烷的使用与提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等等,但公众对此仍忧心忡忡,将信将疑。
原因很简单,发达国家发明的不。一定就都是好东西,就像是国外的月亮就不一定比中国的亮一样,我们切不可从盲目排外又倒向崇洋媚外。远的不说,瘦肉精这玩意儿不也是由欧洲人发明的吗?使得我们到现在还饱受其害,让国家体育局不得不下令所有参加国际大赛的运动员坚决不允许在外就餐。
问题的关键,是人家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纠错,而我们却因利益集团的势力范围深厚,神通广大,而很难纠错,使问题长期积累,丧失责任感兼廉耻的管理者视而不见,令严峻紧迫的问题,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不成为问题。
现在说话水分最大,最没有公信力的是什么人?还不是各行业的所谓专家吗!因为说不清道不明的种种规则,使行业专家们成为眼下最不光彩的社会角色。行业的利益就是他们的个人利益,救火降温,颠倒黑白,转移视线,成为他们的独门绝技。言辞犀利者调侃他们,连说梦话也是真假混淆,难以分辨的。
谁能保证,浸出法榨油可能存在的问题,不会像当初的“三鹿”牛奶的三聚氰胺丑闻一样——积累发酵多年——直到直接受害人的出现——才揭开问题的真相呢?
四十年前就有科学家发现问题
就在人们为浸出法榨油的问题争论不休时,有海归背景的专业人士拿出证据证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科学家1973年用添加“化学浸出”大豆油配方奶喂食幼牛时便发现,给幼牛造成“体重增长较小、较差的骨头发育以及异常心脏高发生率”的严重健康危害。而当时欧美的榨油业正处在蓬勃发展之时,他们对科学家的忠告不以为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业内专家面对化学浸出法榨油是否对人体有害的问题时,闪烁其词,似是而非。因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就是再严谨的规章制度也会被漠视,甚至是扭曲。
正己烷是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是69.74℃,易于挥发,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出现头痛、乏力、四肢麻木、呕吐等症状。但存在食用油中的低含量是否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因为我们尚无准确公正的研究实验数据,目前还无法准确认定。属于严重存疑的健康隐患之一。
鉴于问题的严重性,据一位业内人士在博客上披露,有近二十位健康卫生领域的专家联名给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上书,建议国家拨专款成立独立的实验研究机构,专门查找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安全隐患。头一项先攻克浸出法榨油的残存有毒物质对人及动物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彻底澄清它在近三十多年来,人们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给社会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该联名信建议,此研究机构应不隶属任何政府部门,只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借以避免利益集团的渗透介入,使研究成果走调变味。
P3-5
环境是集体的,生命是自己的。要活明白,那是必须的。
《生存》是一本以客观事实及翔实数据透视当今我们所面临的食品安全、水及空气污染严峻局面的纪实性书稿。食品安全部分占据书稿的近一半内容,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摆事实讲道理上,而是力求透过某些司空见惯的表层现象,挖掘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宝贵建议与思考。本书稿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需要抽丝剥茧才能发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现象无疑都是触目惊心、危如累卵。
本书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一些针对性极强的、如何避免有毒食品和污染伤害的具体做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像如何鉴别有害色素、地沟油及毒包装等,力求为读者有效地规避各种伤害,提供明确的方法和建议。
编者
吃得明白,才能活得健康。环境美好,才能活得愉快。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污染,什么东西干净呢?建议你看看这本书。而且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大家都来保护环境。
——中国著名科学家、探险家、作家位梦华先生的推荐语
降半旗吧,女士们,先生们:为我们,为我们昔日的鲁莽与短视。
唯利益驱动的车轮,从所有人身上压过,带走我们的血肉和寿命。我们活着,但毒素遍身;我们祈福求财,但危险四伏。
我们可能无须为后人担忧了,对资源、环境劫掠式的攫取与破坏,我们后代命中注定是难以生存的。
值此《生存》出版发行之际,请看立体污染下的生死之忧,触摸一下仁者的苦心。
——著名作家张建术先生
我们散布出去的污染还会循环回我们的自身,污浊的空气需要我们肺部净化;污染的土地为我们结出有毒的食物;污水循环回来的速度就更快啦。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人类自己种下的还要归人类自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