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我军军改之际,《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是徐焰将军分析军改的最新力作。此作品聚焦军改,具有很强的社会关注度和话题性。
图文并茂,既生动又不失深度,让深入读者了解军改,与其背后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等变化的关系在时代背景中的进步与不足,以史为鉴,窥探当今军改新动向。
| 书名 | 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作者 | 徐焰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正值我军军改之际,《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是徐焰将军分析军改的最新力作。此作品聚焦军改,具有很强的社会关注度和话题性。 图文并茂,既生动又不失深度,让深入读者了解军改,与其背后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等变化的关系在时代背景中的进步与不足,以史为鉴,窥探当今军改新动向。 内容推荐 古往今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军事强国,亚述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唐王朝等等,却往往是“各领风骚数百年”,昨盛今衰。操纵这一历史变幻的幕后巨手就是改革,国家能否进行改革,军队能否进行改革。僵则死,变则通,古今一理。如今,中国军队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改革,改革的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徐焰著的《脱胎换骨(纵横古今谈军改)》建瓴高屋,纵横捭阖着重论述古今中外帝国的建造、较量、兴衰时期的重大的军事改革,新型军队的创建以及战争思维模式的演进等内容,揭示历史规律,寻找现实价值。 目录 前言 军事改革——强国兴邦之道 第一章 军队从步兵到车兵、骑兵 原始搏杀与“人吃人”的原始社会 卡迭石兵车大战——金字塔民族的衰亡 暴力的艺术——亚述帝国的兴亡 何以速胜——武王伐纣 春秋战国“无义战”,华夏大地起骑兵 第二章 兵役改革创建的帝国 希腊“公民军队”打败波斯“多族杂烩兵”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造就空前大帝国 罗马帝国的兴衰,从公民兵制到雇佣兵制 第三章 从“商君变法”到“秦王扫六合” “商君变法”VS“胡服骑射” “汉承秦制”,马踏匈奴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制变迁 东征高丽、北击匈奴、西伐吐蕃——大唐的赫赫武功 第四章 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 《清明上河图》中的颓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朱棣,一个时代的开始与终结 第五章 西方的崛起和东方的沉沦 奥斯曼的崛起与新航线的开辟 技术革命首先用于战场 逢战必败的近代中国 第六章 机械化思维塑造的现代化战争 “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戴高乐、富勒、图哈切夫斯基、古德里安,先知都是孤独者 “二战”一个时代的开始与终结 第七章 从“冷战”的铁幕到如今的“核对峙” “原子弹最大的威力在发射架上” “局部战争”的伊始——朝鲜战争 “帝国之”越南、阿富汗 这就是马尔维纳斯,高科技战争的序幕 第八章 新中国军队变革的曲折和辉煌 朝鲜战争是平局,抗美援朝战争却是胜利 国防建设、强军之路、“以我为主” 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军队战略性转变 根据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推进新军事变革 第九章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美军引领潮流,灭敌于未觉 新时代各国纷纷加快自身的军事变革 后记 面对信息化大潮,国人要抓住机遇 试读章节 原始搏杀与“人吃人”的原始社会 不迷信“上帝造人”者都知道,人是由猿进化而来,当年作为无神论者的共产党人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的第一课就是“猴子变人”。现在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哺乳动物族群间为争夺资源和领地会经常发生流血厮杀,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猴子和猩猩的群落争斗还特别激烈,而这种动物的本能自然会遗传。考察发现人类原始部落的生存环境,最危险的敌人早已经不是凶猛的野兽,而是来自相邻部落的威胁。 距今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那是一个原始的母系社会氏族公社形态的典型代表。作为军人的我,特别关注的并不是它聚落的布局、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生活,而是那个原始部落周围修建了很深的壕沟工事,目的显然是想防范相邻部落的进攻。原始人发明的石刀、石斧和弓箭是狩猎工具,给人们提供衣食,同样也是同类搏杀的武器,保卫家园的安全或者进行对外掠夺,当然,原始社会还不存在军队,而极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当时几乎没有剩余价值,其他部落的人成了俘虏往往会被当成食物吃掉,这正是社会还未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距北京城约50公里的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在挖掘出土的古猿人化石中,却有一个令人沉思而未得解的秘密,那就是1921年发现和发掘的“北京人”化石中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胫骨1件、肱骨3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个体。从这些数字中您是否也发现了只有集中在一起的头骨却几乎没有肢体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再仔细想想,我们大致能构画出一个可怕的图景——这些极有可能是由被抛弃的俘虏的头颅堆砌而成,而肢体则因当时没有多少肉可食用早已被分解吃掉并分散抛骨。尽管原始氏族公社时没有剥削、没有贫富,财产共有,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吃人”的社会,一个极其可怕的愚蛮社会。 卡迭石兵车大战——金字塔民族的衰亡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后面还要加上“之一”。若从建立国家形态的夏朝开始,距今约有4000年,从发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商朝开始,距今有3500年。然而,文明和战火紧密相连,苏美尔人的城池,犹太民族的建立,金字塔的衰亡,无一不在说明古老的大地上烽烟四起,南征北战。 金字塔民族的文明 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国家,应算是距今6000年前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王朝。这一王朝已有楔形文字,有了青铜武器,有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有了城池,虽说城墙是泥砖做的,但也具有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不难想象,苏美尔人应当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维护自己的统治,然而这一文明却在不久后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直到这一文明消亡近两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先进的文明。如今我们也只能靠近代考古才能体会人类历史上的这段辉煌。 被淹没的岂止苏美尔文明,修筑金字塔的后人也与过去的历史失联。古埃及文明是继苏美尔文明之后,世界文明之花中绚烂的一支。距今近5100年(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人在尼罗河畔建立了埃及王国的第1王朝。距今约4500年的第4、第5王朝期间,还修筑了一系列帝王之陵——金字塔。其中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前都一直是世界上的最高建筑。古代埃及人能有这样的设计施工水平,即使现在的建筑学家大都感到不可思议。据估算,在没有机器动力的情况下修筑这样的建筑,至少需要20万劳工持续工作10年,古埃及王朝的人力、物力之雄厚和施工水平之高超令人惊诧。 P2-4 序言 军事改革——强国兴邦之道 纵观人类发展史,战争始终与之相伴。穷兵黩武固然会使国家遭受灾难,强盛国家却需要强大的军队。自古以来,各国之间也讲礼义、缔结协定,这是因为人类集群而成的国家作为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系统,是能够根据特定时代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而形成一整套文明规则的。在正常形势下,国家关系可以根据文明的规则运转,不过武力仍然是可以超越所有规则的终极手段。尤其是在文明规则对很多领土争端、经济纠纷等问题难以解决时,经常还是靠“拳头”说话,“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古往今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军事强国,却往往是“各领风骚数百年”,昨盛今衰。如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以武力创造了古代头号军事帝国,不过一二百年就走向颓败并四分五裂。从关外崛起并横扫中原的“满蒙铁骑”,后来也堕落成不堪一战的“八旗子弟”。18世纪末,只有300万人口的美利坚合众国,凭借着民兵武装建国立业,不过百多年就成为世界军事头强。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受列强宰割的中国,如今却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之一。操纵这一历史变幻的幕后巨手,就是改革,就是国家能否进行改革,军队能否进行改革。 僵则死,变则通,古今一理。现在中国军队正在进行改革,改革的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书将回顾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军事改革,揭示历史规律,寻找现实价值。 成者为主败者奴,强军变革决定民族生存 人类生存有两项最重要的需求,一是安全,二是衣食。前者要靠武力自保,后者要靠生产获取,当然强者也可掠夺弱者,于是战争便出现了。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战争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原始社会的战争在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展开,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而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 原始社会解体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政权,虽然仍有野蛮性却比过去大有进步,至少俘虏多数可以被当作奴隶而活命。这时有了最早的国家政权(严格讲很多属于部落联盟),有了父死子继的王权,在中国,大禹的儿子启首开世袭制,并以武力迫使周围部落臣服。在奴隶制时代,无论是中国的夏商还是古希腊抑或是古罗马王国的生存都靠战争来维持,那时出战的概念就等同打猎,只不过捕获的猎物变成了人,中国的夏、商政权都以不断的征战从周边部落抓捕奴隶,让这些俘虏当牛做马供自己驱使。 它们的崛起史,就是对外征服史。雅典城内有自由身份的公民只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余大多是奴隶。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人口有5000万,与当时的中国汉朝人口相等,其中有公民权的人(包括贵族和自由平民)却不足500万,其余的人除了奴隶还有臣服纳贡的部落族群。 但是,奴隶们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逃跑、暴动层出不穷。被周朝妖魔化的商纣王帝辛,其实是一位才力过人的对外征战统帅,他抓到的战俘数量最多并送到首都朝歌,结果这些奴隶在周武王来攻城时发生暴动导致了殷商突然覆没。然而虽然迎来了新王朝,却没能抹去奴隶的痕迹。 现代世界格局下,打仗也就是打钱。国防建设的基础,正是国家的经济实力。1980年中国的GDP为3600亿元人民币(当时折合220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生产总量中只占1.8%。此时,邓小平利用美苏之间的对峙,争取中国以稳固其世界地位的机会,让军队“忍耐”大幅削减军费,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从而迎来了经济腾飞。2015年中国的GDP达到6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高达10.8万亿,在世界总量中已占13%以上,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引起世界瞩目和惊叹,也为国防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2009年以后,中国的进出口量超过GDP的30%,这已超过了美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这使得海外市场和原料地的作用空前重要,海上通道安全和维护海外利益成为国防建设的重大问题。2012年以后,美国高调宣称要“重返亚太”,东海的钓鱼岛危机和南海的摩擦随之升级,明显是对华实施遏制的战略性措施。崛起的中国,不仅被美国视为最大的挑战者,也引来周边几个国家的不安,遏制和打压呈现了某些联合之势。现在的中国要保持发展势头,面临的挑战可谓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想韬光养晦求平安已不可能,只能大胆迎对。 高科技时代,现代武器都是金钱的堆积,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中国的国防费已从1980年的17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5年的8800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也增加了5倍以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国防费在世界上的排名还在第10左右,在2009年以后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1991年海湾战争后,人类战争已开始迈向信息化时代,如今的战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空间,扩展到陆、海、空、天、电磁的多维空间,美国军队在信息化领域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未来的战争和军事斗争,将由信息化的高科技武器主宰战场。近十年来,中国军队建设正在实现外向型的转型,海军由近海防御增加了远洋防卫任务,空军由国土防空转变为攻防兼备,神秘的“二炮”部队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为中国军队的新军种,担负起远程常规打击的任务。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军事改革,从国防建设和指导思想、武器装备更新以及全军的编制体制等方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强兵是富国的重要保证,虽然现在军费开支只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依然以和平发展为中心,不过解放军也在大力推进军事改革并以此加强国防建设,这正是保障持续发展和彻底实现小康和富裕目标所必需的。“中国梦”也是强军梦,圆梦又要靠改革。 历史积淀了无限沧桑,创造了无尽辉煌的中国,历来是求稳容易,变革却较难。若是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进则退,军事变革是强国所必需。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从未有过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正确的领导和有志于改革的亿万军民,在国防上建设实现腾飞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完成。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前景,现在已经在眼前出现,即如同毛泽东当年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结尾中所说均那样——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让人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这一前景吧! 后记 面对信息化大潮,国人要抓住机遇 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各强国尽管变革的步伐有快有慢,却都已面对信息化大潮的挑战思考应对之策。由于智能、隐形、纳米等战略性新兴技术又有了新突破,太空、网络、光学、动能、定向等全新武器又相继亮相,这为下一步的全球性的军事变革提供了条件。 未来的战争怎么打?今后的军队怎么建?这都成了传统的军人都难以找到现成答案的新课题。各个军事强国如今都在探索,美国凭借科学强势和进行过信息化战争的独有优势,无疑走在前头,不过后起者通过发挥“后发优势”,也可以“弯道超车”冲到前面。 根据国际上基本公认的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在机械化军队的战场上,主导兵器主要是以化学能、机械能在战场能力释放。例如在“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会战中,苏联和德国共投入了1万余辆坦克,数量和坦克炮、冲击速度的优劣比拼,最后决定了苏军以2.7倍于对手的损失量战胜了德军。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初期却不再出现这种武器“硬碰硬”的拼杀,而是“智胜”强于“力胜”,掌握了信息优势的美军可以在对手看不见自己的情况下,以明眼人打瞎子式的战法,用空中的反坦克导弹和地面远程坦克炮如同“开罐头”般地把伊拉克的坦克一辆辆敲掉,挨打者还不知道弹从何来。结果,美国以战损7辆坦克的代价,就击毁伊军坦克3800辆。 这就是信息资源占优势的威力,让拘守于“二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模式的军人瞠目结舌。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必然具有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柔性化”科学技术水平,其武器装备主要是由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弹药和单兵数字化作战系统等武器装备构成,以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作战平台、弹药、单兵作战的控制,并建立起制导、打击等作战行动达成自动化、精确化、一体化的智能化武器系统。 用句大白话讲,在信息化战争中,固然还需要武器弹药,“键盘”和“屏幕”的作用更重要。机械化战争主要是炸药和机械决胜负,信息化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硅片决胜负。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又是战场的网络化,作战的核心是争夺制信息权。如果说机械化战争是打钢铁,信息化战争则是打网络。谁控制信息权,谁就拥有战场的主导权。 从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美国在西海岸斯坦福大学以南的海岸线上建设起电子工业科研中心“硅谷”,苏联恰恰没有同类产业。1992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不止一次乘车从那片高科技园区经过,引发的感慨就是——上一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源泉正是这里! 人类的冷兵器时代拼体力,在热兵器时代拼火力,在信息化时代则拼智力和创新力。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美国引领信息化战争大潮,在于它在世界科技界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占有领先地位。 现在有知识的中国人都知道了信息化的重要,军界也强调信息化的作用。有这些认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行动能力。中国在高科技上必须奋起追赶,以至于在一些能起到“杀手锏”的技术上能够跃居世界先列,否则只能陷入坐而论道的境地。 空谈误国,实千兴邦。这一实干的体现,在于科研和生产部门在信息技术上不断创新,军事部门在掌握装备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中国人不乏聪明才智,在当年研制“两弹一星”时就袁现出让美国和苏联预想不到的创新力。近些年来,中国虽然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同世界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不过在部分项目上也后来者居上。2016年8月16日,中国在世界上发射了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引发了国际科技界的惊叹。这一成就说明,中国在这一代表未来信息传输全新方式的领域中已经走到世界最前端。 在古代创造了人类四大发明的中国人,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中肯定会再创辉煌。钱学森在1957年预测“两弹”研制时就预言,中国在这一领域会比西方国家走得更快,就是因为我们的体制有优势,不像西方那样松散,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如今,面对全球性的以信息化为中心的军事变革大潮,中国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而且是机遇大干挑战。 抓住军事变革机遇的国家,便能跃居为世界军事强国。在冷兵器时代,中国人抓住过发展骑兵这一关键,曾创造了汉唐两朝横扫漠北的辉煌。进入了火器时代,中国人虽发明了火药,却在发展枪炮时滞后,因而在明清两代落伍,使自身在近代陷入被西方人和日本宰割的悲惨境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才改变了受尽欺凌的状态,却因底子差、基础薄,在军队机械化进程中追赶了几十年也未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着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国却有了一个超越机械化时代落后状态的机遇,那就是“复合”加“跨越”式发展。那就是一面补机械化时代的课,一面追赶信息化时代的最新水平。 自2015年起,以习近平为主席的中央军委领导开展了全面的军事改革,这也是中国军队在信息化进程中胜利前行的重要保障。有英勇奋斗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中国军人,必将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从而豪迈地自立于世界之林。 徐焰 2017年2月于红山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