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精编本)/国学经典学生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闻钟编写的《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精编本)》“注释”“译文”部分,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作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启迪学生思辨的能力;“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更贴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实用性、导向性;“读后感”则是把对本书的具体感悟或得到的启示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内容推荐

闻钟编写的《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精编本)》倡导人们行孝道、做善事,珍惜时间,勤学苦读,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思想价值。《千家诗》选用民间广泛流传的名家名篇,《神童诗》主要辑录了神童汪洙的部分诗歌,《名贤集》《增广贤文》则汇集文献佳句及有韵的谚语。它们以睿智的思考洞察社会人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通过简洁凝练的诗歌、谚语告诉我们,在年少的时候要懂得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要懂得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在身处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目录

千家诗

七言绝句

春日偶成程颢

春日朱熹

春宵苏轼

城东早春杨巨源

春夜王安石

初春小雨韩愈

元日王安石

立春偶成张栻

清平调词李白

题邸间壁郑会

绝句杜甫

海棠苏轼

清明杜牧

清明王禹偁

社日王驾

寒食韩翃

江南春杜牧

上高侍郎高蟾

绝句僧志南

游园不值叶绍翁

客中行李白

题屏刘季孙

漫兴杜甫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滁州西涧韦应物

花影谢枋得

北山王安石

湖上徐元杰

漫兴杜甫

春晴王驾

春暮曹豳

落花朱淑贞

春暮游小园王淇

莺梭刘克庄

暮春即事叶采

登山李涉

蚕妇吟谢枋得

晚春韩愈

伤春杨万里

送春王令

有约赵师秀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三衢道中曾几

鄂州南楼书事黄坚

山亭夏日高骈

田家范成大

村居即事翁卷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乌衣巷刘禹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黄鹤楼闻笛李白

题淮南寺程颢

秋月朱熹

七夕杨朴

立秋刘翰

秋夕杜牧

题临安邸林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入直周必大

夏日登车盖亭蔡确

直中书省白居易

观书有感朱熹

泛舟朱熹

冷泉亭林稹

赠刘景文苏轼

枫桥夜泊张继

寒夜杜耒

霜夜李商隐

梅王淇

早春白玉蟾

雪梅卢梅坡

雪梅方岳

答钟弱翁牧童

泊秦淮杜牧

七言律诗

早朝大明宫贾至

寒食书事赵鼎

清明黄坚

清明高翥

郊行即事程颢

秋千释惠洪

曲江杜甫

曲江杜甫

黄鹤楼崔颢

江村杜甫

夏日张耒

辋川积雨王维

新竹陆游

表兄话旧窦叔向

偶成程颢

游月陂程颢

秋兴杜甫

秋兴杜甫

秋兴杜甫

中秋李朴

九日蓝田会饮杜甫

秋思陆游

与朱山人杜甫

闻笛赵嘏

冬至杜甫

梅花林逋

自咏韩愈

送毛伯温朱厚熜

五言绝句

春眠孟浩然

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送郭司仓王昌龄

洛阳道储光羲

独坐敬亭山李白

登鹳鹊楼王之涣

左掖梨花丘为

思君恩令狐楚

题袁氏别业贺知章

夜送赵纵杨炯

竹里馆王维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长干行崔颢

咏史高适

罢相作李适之

逢侠者钱起

江行望匡庐钱起

答李浣韦应物

秋风引刘禹锡

寻隐者不遇贾岛

汾上惊秋苏颋

蜀道后期张说

静夜思李白

秋浦歌李白

赠乔侍御陈子昂

答武陵太守王昌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婕妤怨皇甫冉

题竹林寺朱放

三闾庙戴叔伦

易水送别骆宾王

别卢秦卿司空曙

答人太上隐者

五言律诗

幸蜀回至剑门李隆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杜审言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送友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苏氏别业祖咏

春宿左省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

终南山王维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登总持阁岑参

登兖州城楼杜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崔融杜审言

扈从登封途中作宋之问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

醉后赠张九旭高适

玉台观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江南旅情祖咏

宿龙兴寺綦毋潜

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杜甫

宿云门寺阁孙逖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

临洞孟浩然

过香积寺王维

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

秦州杂诗杜甫

禹庙杜甫

望秦川李颀

同王征君洞有怀张谓

神童诗

名贤集

读书惜时篇

交友篇

修身篇

劝善篇

齐家篇

事理篇

增广贤文

读书惜时篇

交友篇

治世篇

修身篇

事理篇

处世篇

劝善篇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阅增光,读诗文,走天下

试读章节

有人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我颇以为然。《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汇集了古代流传极广的四本蒙学著作,它们或者以格言的形式阐述为人处事、修养人格的道理,或者以诗歌的形式阐发诗人的喜怒哀乐……其中《增广贤文》和《名贤集》让我感触最深,受益匪浅。

我喜欢“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这句格言,它教我做一个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常少年”,这些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珍贵而又最易失去的就是时间,我们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当我们到了满头白发时,才不会为逝去的时间而追悔不已。“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则体现了古代读书人对于知识的重视以及学习的态度,这种用心学习的优秀品质对于当今学子依然具有警示劝勉的作用。

我也喜欢“黄芩无假,阿魏无真”这句话,它教我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许多药店都有,正因为它很普通,所以人们也不稀罕,也没有人花心思去造假。而阿魏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这种药材极为稀有,很难找到.很多人甚至从未见过,所以药店中的阿魏大多是假的。于是世人感叹“黄芩无假,阿魏无真”。这句格言告诉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脚踏实地。生活中一些人一心向往那些遥不可及甚至虚无缥缈的东西,反而对眼前虽平凡却触手可得的事物视而不见。岂不知,做不好小事的人,往往也成不了大事。只有做好眼前的小事,才能为未来成就大事打下根基。

在这众多的格言警句中,我最钟爱“妻贤何愁家不富,子孝何须父向前”这句格言,它让我懂得人生在世应孝敬父母。父母对孩子一辈子的淳淳教导与深厚爱意,是作为儿女一生所获得的最珍贵的财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为了感恩、报答父母,鸦反哺,羊跪乳,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连动物都不如,对长辈不敬、对父母不孝,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最值得尊敬崇拜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在他们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好好珍惜吧,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到时悔之晚矣。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书中某些谚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快”等。这些谚语是对当时社会现状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寻求自我安慰、得过且过的消极的人生哲学,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这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时采取批判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吸取其有营养的成分。

《增广贤文》《名贤集》教会我许多人生道理,而《千家诗》《神童诗》则润泽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一种术的震撼。如“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通过对花色深浅的动态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和对韶华易逝的感慨。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这是一本很值得我细细品读、慢慢感悟的好书。在倡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从《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这本蒙学经典开始,踏着祖先的光辉足迹,感受中华民族诗歌的艺术美感,倾听先哲圣贤的智慧之言,谱写出一首韵味悠然的勤奋、孝悌、踏实的人生之歌。P30-304

序言

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皆因时代更迭中,民族有魂;而一个人的茁壮成长,在漫长岁月中,尤其需要人生扎根。

纵观时下的学校教育,我们忧心忡忡地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我们带人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精神上的各种大片,到物质上的洋快餐,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如果出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带来的就会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误、幽暗甚至荒芜。

即便这样的我们,能够成为自诩的“世界公民”,但请不要忘记那句朴实的道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缺乏民族文化传承的“世界公民”,也很难为世界奉献独有的价值,也很难真正走远,最终依然会造成人生的漂浮、迷惘甚至残缺。

一个强壮的民族要有一个最大公约数的共同信仰;一个良好的社会应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一个健康的人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便是当下最紧迫且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以,看见商务印书馆联合著名阅读策划公司智慧熊文化传媒共同策划出版的这套“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我非常欣慰。

出版方力图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国学基础读物,他们联袂众多专家学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精心遴选出约So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他们认真理解经典典籍本义,同时注重主题内容上对价值观的引领,使这套图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强调了国学经典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又兼顾了国学经典中美德要素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直接作用。

如通过《论语》的阅读,学会自省,懂得修身,做一个具有“善良、正直、勤学、慎思”品格的人;通过《道德经》的阅读,了解“上善”“大德”“曲直”的概念,懂得凡事有成“始于足下”的道理,成为一个具有“坚毅、乐观”品格的人;通过《礼记》的阅读,懂得“孝,德之本也”的道理;通过《战国策》的阅读,领略论辩的艺术,学会思辨的智慧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而民族亡。我们不仅要通过阅读,把文化之根深扎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上,更要通过行动,让国学经典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让逐日凋敝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躯体重生。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把根深深地扎下去,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阅读国学经典而传承,同时脚踏实地汲取外来文化之所长,假以时日,我们必然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袤大地上,缔结出令世界起敬、令人类受益的中国文化的新成果。与此同时,我们的人生,自然而然会因此创造辉煌,在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之际,也活出了我们的精彩人生。

希望,不仅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也寄托在每一个人身上。

是为序。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