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论稿(增订版)》是作者汤用彤有关魏晋玄学的主要著述。除去《魏晋玄学论稿》,还收有《魏晋玄学讲课提纲》和《魏晋玄学听课笔记》,这些著述多产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生活颠沛流离,原计划中的《魏晋玄学》专著终未能成书。但是这些陆续刊发的论文和讲课提纲、听课笔记,可以清楚看出他的魏晋玄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体系框架,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为后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
《魏晋玄学论稿(增订版)》由汤用彤编著。
魏晋时代思想界颇为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旧学”与“新学”两派。“新学”就是所谓玄学。当时“旧学”的人们自称“儒道”,其实思想皆是本于阴阳五行的“间架”,宇宙论多半是承袭汉代人的旧说。“新学”则用老庄“虚无之论”作基础,关于宇宙人生各方面另有根本上的新见解。
关于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粗略分为四期:(一)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二)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的思想流行甚广。(三)永嘉时期,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东晋时期,亦可称为“佛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