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松、胡文泽、何宝璋编著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难解析》一共谈了30个疑难问题。该书所谈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消化本体语法研究的成果,将其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第二类是对本体语法研究的既有结论加以补充甚至矫正;第三类是对一些被汉语本体语法研究者所忽视的问题,结合教学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通读全书,其内容确实非常切合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是比较注意从语言信息结构的视角来释疑解惑,这是很需要的;二是能提出某些教学建议,这是先前同类教学参考书所没有的,而这对汉语教师来说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 书名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难解析/对外汉语教学名家指导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作者 | 黄南松//胡文泽//何宝璋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南松、胡文泽、何宝璋编著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难解析》一共谈了30个疑难问题。该书所谈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消化本体语法研究的成果,将其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第二类是对本体语法研究的既有结论加以补充甚至矫正;第三类是对一些被汉语本体语法研究者所忽视的问题,结合教学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通读全书,其内容确实非常切合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是比较注意从语言信息结构的视角来释疑解惑,这是很需要的;二是能提出某些教学建议,这是先前同类教学参考书所没有的,而这对汉语教师来说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一(陆俭明) 序二(周质平) 前言 01.“真”和“很”有什么区别? 02.“是”等于“tobe”吗? 03.为什么不能说“你妈妈几岁”? 04.为什么可以说“我来看看老朋友们”,却不能说“也想认识一些新朋友们”? 05.“多”用在量词前还是量词后? 06.为什么一般陈述句中形容词前一定要加“很”,而比较句中形容词前不能加“很”? 07.形容词修饰名词:加“的”还是不加“的”? 08.“不”和“没”有什么区别? 09.“对”和“跟”应放在否定词的前面还是后面? 10.“给”“为”“替”有什么区别? 11.“会”“能”“可以”有什么区别? 12.“不能进去”和“进不去”一样不一样? 13.用“是不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兼谈“对不对”) 14.“多/少吃”还是“吃多/少”? 15.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 16.动词“看”一定能重叠吗? 17.表示完成的“了”应该怎么教? 18.离合词怎么教? 19.“才”和“就”有什么区别? 20.“唱得很高兴”这样的状态补语句为什么学生很难掌握?应该怎么教? 21.动词分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什么实际应用? 22.比较句中的“还”和“更”有什么区别? 23.定指、不定指在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24.“前边是一个图书馆”和“前边有一个图书馆”是不是一回事? 25.“是……的”结构的用法有哪些? 26.“把”字句教学应该从何人手? 27.为什么可以说“老师哪天都有时间”,但是不能说“老师哪天也有时间”? 28.“对……来说/而言”和“在……看来”有什么区别? 29.“常常”“往往”“经常”一样不一样? 30.“反而”和“明明”怎么用?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