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情
第一节 情的含义
一、情的日常义
二、情的基本义
三、情的情感义
第二节 情与性
一、孔子的人性论
二、庄子的人性论
三、佛教和禅宗的人性论
第三节 情与欲
一、孔子的欲望观
二、庄子的欲望观
三、佛教和禅宗的欲望观
第四节 情与爱
一、性情欲的游戏
二、情绪与情感
三、作为给予的爱
第二章 《论语》之情
第一节 孔子之仁
一、“仁”的一般理论
二、字源学上的“仁”
三、《论语》之“仁”
第二节 孔子之爱
一、谁在爱?
二、为何爱?
三、如何爱?
四、爱什么?
第三节 孔子之情
一、孔子之情绪
二、孔子之情感
第三章 《庄子》之情
第一节 庄子之仁
一、反对孔子之仁
二、追求至仁与大仁
第二节 庄子之爱
第三节 庄子之情
一、反对伪情、私情
二、追求真情、至情
三、以道(理)化情
四、庄子之乐
第四章 《坛经》之情
第一节 慈悲之情
一、为何慈悲?
二、何谓慈悲?
三、慈悲的种类
四、菩萨的慈悲
五、慈悲之爱
第二节 《坛经》之心
一、心
二、佛心
三、人·心
四、即心即佛
第三节 《坛经》论情
一、“有情”与“无情”
二、“世情”与“迷情”
三、觉悟之情
第五章 中国传统之情的特点
一、自然性情感
二、内在超越性情感
三、纯粹性情感
四、积极性情感
五、复杂性情感
第六章 中国传统之情的边界
一、人与自然——道家情感的边界就人与自然的
关系而言
二、人与社会(他人)——儒家情感的边界就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三、人与心灵——禅宗情感的边界就人与心灵的
关系而言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