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所著的《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精)》是作者近年有关“家与孝”的著述中,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关,又有中西比较之趣的文章的结集。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的最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作者认为,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体会,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性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
孝行只是文化培养的,还是与人性有关?
孝与人的心智特点有什么关系?
孝与生存时间性有什么关联?
张祥龙所著的《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精)》一书,记述了儒家认为,家不仅要像海德格尔主张的那样,在其共通的中心有精神上熊熊燃烧的“炉灶”,而且要有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兄弟、姐妹等等,特别是要有“亲亲”的亲人关系在其间,使他们能够“在存在论的意义上”围聚在炉灶旁,形成一个实际的、活生生的家庭。只有活生生的家庭才能使真态的家和诗意的历史栖居可能。
“孝”是人类的内时间意识的集中展现,从中可以窥见人性的最独特之处。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切当体会,或许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性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