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菟编著的《唐诗为镜照汗青》用一根绳子串起全唐的诗人,结构生动别致,纵横来去不离主线。
读完本书,就能将、唐朝诗词的全貌和脉络尽收眼底,了然于胸。如果你对唐诗和历史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过本书。
本书引经据典,剪裁得当,深入浅出,谈古论今,将唐诗、诗人、典故、历史织成一张有机的大网,能吸引你手不释卷读到深夜。故事引人入胜,文笔轻松诙谐,读来畅快零负担。让唐诗变得简单,变得有生命。
| 书名 | 唐诗为镜照汗青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鞠菟编著的《唐诗为镜照汗青》用一根绳子串起全唐的诗人,结构生动别致,纵横来去不离主线。 读完本书,就能将、唐朝诗词的全貌和脉络尽收眼底,了然于胸。如果你对唐诗和历史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过本书。 本书引经据典,剪裁得当,深入浅出,谈古论今,将唐诗、诗人、典故、历史织成一张有机的大网,能吸引你手不释卷读到深夜。故事引人入胜,文笔轻松诙谐,读来畅快零负担。让唐诗变得简单,变得有生命。 内容推荐 鞠菟编著的《唐诗为镜照汗青》从唐太宗开始,通过历史人物之间的亲属、朋友、同僚关系和有趣的故事串起唐朝的诗人,解读了很多著名诗人和他们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讲述了很多趣味盎然的典故,让读者对平时经常使用却不知来源的成语恍然大悟。从学龄儿童到成年人,从原本畏惧诗词、历史的人到文学、史学爱好者,都很容易从本书中找到兴趣点。 目录 第一章 一座最贵先把酒 千年风萧易水寒 第二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开箱验取石榴裙 第三章 滕王高阁临江渚 秋水长天共一色 第四章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见古人幽州台 第五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六章 问君西游何时还 金龟换酒蜀道难 第七章 太白醉草吓蛮书 升平驸马打金枝 第八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 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九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此地空余黄鹤楼 第十章 万里悲秋常作客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十一章 看破霓裳羽衣曲 相思红豆生南国 第十二章 遥知兄弟登高处 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十三章 夫子风流天下闻 洞庭波撼岳阳城 第十四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十五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十六章 昔日依依章台柳 春城无处不飞花 第十七章 长安米贵居不易 叶上题诗寄与谁 第十八章 定远何须生入关 仍留一箭定天山 第十九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前度刘郎今又来 第二十章 孤舟独钓寒江雪 还君明珠双泪垂 第二十一章 十年一剑未曾试 再生贾岛在人间 第二十二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西厢花影玉人来 第二十三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十四章 薛涛浣花笺传情 采春望夫歌入云 第二十五章 垂死梦中惊坐起 我词多是寄君诗 第二十六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第二十七章 他时不用逃名姓 从此萧郎是路人 第二十八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 绿叶成荫子满枝 第二十九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 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三十章 锦瑟无端五十弦 蓝田日暖玉生烟 第三十一章 身无彩凤双飞翼 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三十二章 古原夕阳无限好 小山重叠金明灭 第三十三章 过尽千帆皆不是 任是无情亦动人 第三十四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 陌上花开缓缓归 第三十五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未老还乡须断肠 第三十六章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一片伤心画不成 试读章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暂且按下武媚娘,来看看另一位大有关系的人物,乃是《说唐》里大名鼎鼎的瓦岗寨狗头军师,本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因徐世勣功高,赐其姓李,变成李世勋。在大家熟悉的唐初名将中,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长于内战,比如平定各地叛乱,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夺位立下汗马功劳;李世勋则和李靖一样,更长于外战,为大唐开疆拓土,在玄武门之变中是保持中立的。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方便大家,规定只有“世民”两字一起出现时才需要避讳,单独的“世”字或者“民”字都不需要避讳,那么李世勋,可以保持本名,但是李世民驾崩、李治即位以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尊崇,改为单独的“世”字或者“民”字都要避讳,李世勣便去掉了“世”字,再变成李勣,凌烟阁图画二十四功臣时用的就是这名字。李勋因为当年在玄武门之变中未接受李世民的拉拢,所以并不是太宗的心腹嫡系,但太宗依然尊重任用他,这是太宗皇帝的特点。 李勣也不负唐太宗的信任,率兵大破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名震域外,因功封英国公。后来他身染重病,老中医眼看无望,又不愿承认自己无力回天,便说还是有的救,只是药中需用一味龙须烧成的灰。众人都骂老中医说了等于没说。唐太宗听闻以后,立即将自己细心保养引以为豪的美髯剪下一茎,派人送至李勣府上。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向看重爱惜,何况天子的“龙须”,更加关系到国家的观瞻,唐太宗为了救回李勣的性命,也蛮拼的。家人将其烧成灰后入药喂李勣服下,竟然果真慢慢痊愈了。李勋康复能够下床之后,对唐太宗叩头出血流泪道谢。唐太宗温言抚慰:“朕这样做乃是为社稷着想,爱卿不必过分相谢。” 唐太宗晚年对太子李治说:“如今开国宿将凋零将尽,你即位后无人可用,只剩李勋一人了。但你无恩于他,恐日后他也不会尽心辅佐你。”不久便故意找了个小碴儿将李勋贬官。李治登基后立即恢复并高升了李勋的职位,这是太宗父子为了驾驭这位名将而打出的一套自以为漂亮的组合拳。唐太宗并非杞人忧天,开国功臣往往容易自恃功高难以驾驭,雄才大略的老皇帝在世时还镇得住,资历不足的新皇帝即位后,这种君臣矛盾常常成为皇朝的不稳定因素。后周世宗柴荣急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功臣赵匡胤马上就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看到这个前车之鉴后,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基本杀光了,免得他们将来像赵匡胤一样造反,自以为帮子孙清除了隐患,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当他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起来造他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反时,明建文帝已经没有宿将可用了,只能被打得落花流水。 当然,残酷清洗开国功臣的都是没什么文化,出身流氓无产者又比较自卑的人,比如汉高祖刘邦是吃霸王餐的小混混,明太祖朱元璋是贫下中农假和尚,除了简单地杀人,也没有什么高级一点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政治问题。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都读过些书,就能厚待功臣,杯酒释兵权,与功臣结为儿女亲家等,君臣相得共享富贵,流传千古佳话。 李世民以权谋之术待李勋,不料多年后李勋也来了个投桃报李。唐高宗对武媚娘宠信日甚,准备废了原配王皇后,把媚娘从昭仪直接越级立为皇后。但王皇后的后台是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哥哥、时任宰相的长孙无忌,他自然坚决反对,率领朝廷重臣们一致回答说,陛下你和先帝的小老婆悄悄地乱伦也就罢了,居然还想扶正她来母仪天下,咱们大唐可丢不起这个人。当时高宗大权旁落,几乎就是个傀儡皇帝,对于大臣们的联合抵制束手无策。最后询问到李勋时,李勋不愿意得罪高宗,又想趁机打击一下过于专权的政敌长孙无忌,便微笑着答道:“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于外人?” 封建王朝立储和立后,从来都是国事而不是家事。但唐高宗对李勣的“家事”理论深表满意,立刻册立武媚娘为皇后。而正是这位武氏,先是清洗屠戮了长孙无忌等关陇集团的重臣,为李治和自己夺回大权;在李治逝世后又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逐步将李唐宗室屠戮殆尽,最终颠覆唐朝建立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则天大圣皇帝(不是齐天大圣)。以诚待人,往往换来以诚相待;和别人玩权谋,别人也难以尽心待你。李勋在唐高宗做如此重要决定之时,未能以国士之诚苦谏,也算唐太宗临终前待李勋以权谋之术的咎由自取。战国时豫让就说过一段名言:“以众人待我者,我以众人报之;以国士待我者,我以国士报之。” 在高宗打算把先帝的小老婆立为皇后这种乱伦到惊世骇俗的危机面前,李勣明哲保身,帮助野心已显的武昭仪异军突起正位中宫,这才使她有机会将来成为皇太后大权在握,导致李唐皇朝在几十年后覆亡,不得算为无罪。但丁在《神曲》里说:地狱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保持中立的人。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李勋身后还是为自己讨巧的中立立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武墅掌权后,李勋之孙徐敬业起兵讨伐,兵败身死,而谋反罪的下场是灭门。 徐敬业起兵后,骆宾王立刻投奔,为他写下了著名的《讨武墅檄》,充分发挥了才子本色。武则天对敌人的宣传单阅读得很仔细,当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两句时,不过微微一笑。但当她一路读下去:“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不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深知此文能激发出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煽动力极强,武后立刻动容问道:“此文是何人所写?”下面人回话:“是骆宾王”。武则天叹息:“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为贼人所用,此宰相之过也!” 这段不禁让人联想起汉朝末年的类似故事。官渡之战前,曹操正犯着神医华佗都治不好的偏头痛在床上哼哼唧唧,读了袁绍主簿“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所写言辞激烈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后,惊出一身冷汗,头痛不治自愈。袁绍战败后,陈琳随众人投降。曹操对这篇火力凶猛的檄文还耿耿于怀,便问陈琳:“你骂我无妨,为何要上及我的祖父呢?”陈琳答道:“当时的形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曹操爱惜他的才华,呵呵一笑就真的不再计较了,后来还重用了他。曹操和武则天均是一代枭雄,在这种事情上都有大肚量。 可惜徐敬业没有继承到爷爷李勋的军事基因,他的武力值远配不上骆宾王的文采,结果起事几个月后就兵败身死。骆宾王则在乱军中不知所终,爱才的人们都希望他是隐姓埋名活了下去,因此诞生了下面的传说。 多年后诗人宋之问畅游杭州灵隐寺,一时诗兴大发,吟出两句极为拗口的“鹫岭郁岩蛲,龙宫隐寂寥”,下面就没有了。他在寺中来回踱步,口中不住地把这两句念来念去,以为机械地重复就会引发接下去的灵感。身边一位老僧本来一直在默默地扫地,听他这两句来回哕唆,甚不耐烦,随口道:“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闻言浑身一个激灵,因为这两句高出自己的水平太多。随后他凑齐全诗,翻来覆去细看,也就这两句出彩。第二天宋之问再赶到寺中寻那老僧,大家都能猜到自然是人去寺空的老套路。 宋之问找到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和尚穷追不舍磨了半天,小孩子实在受不了告诉他,老僧的俗家名字姓骆,一早就离寺云游去了。真正的高人,都是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偶尔露峥嵘就惊世骇俗。结合《天龙八部》里少林寺藏经阁中扫地老僧的事迹,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一定要尊重环卫工人。图书馆管理员是现实中最牛的职业,环卫工人则是传说中最牛的职业。骆宾王颇有先见之明,行迹一露立刻走人。他若不走,宋之问八成会去告密,因为此人的品行不佳,不但曾经卖友求荣,而且有谋杀亲属的嫌疑。 P9-11 序言 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只要给出一个唐朝的名人,也可以用他来串起全唐的诗人,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联系,有着很多趣味盎然的典故。从初唐的李世民、骆宾王、宋之问、武则天、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张若虚、贺知章、张说,到盛唐的李白、李隆基、杨玉环、李龟年、公孙大娘、吴道子、张旭、杜甫、岐王、王维、太平公主、张九龄、孟浩然、王昌龄、王之涣,再到中唐的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孟郊、贾岛、李贺,最后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隐、张祜、温庭筠……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诗人和诗歌后面,串联着浩瀚如烟海、璀璨如星空的精彩故事,上起春秋秦汉,下至明清近代,有的故事可以使你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故事可以使你激动得热血沸腾。建议所有的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读唐诗、读历史的爱好,使之成长为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本书将透过这些你耳熟能详或者似曾相识的唐诗,使你了解它们背后的名人和典故,内容的70%来源于可靠的正史,20%来源于诗话、小说等令人喜闻乐见的野史,其余10%则是作者穿针引线的联想和演义。本书并非严谨枯燥的史书,会让你有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无疑是老少咸宜阖家欢乐的睡前好读物。 本书插图由徐小山绘制,在此表示感谢! 简介完毕,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美轮美奂的唐诗之旅吧。 编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