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九盈编著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外一种)》是一部有关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发展史论,研究了现代汉语书面语发展的全过程,共划分出五个发展阶段,对各阶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的三个来源,重点探讨了翻译和现代书面语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关于如何看待这两种关系的意见,对于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发展将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 书名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外一种) |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作者 | 何九盈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九盈编著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外一种)》是一部有关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发展史论,研究了现代汉语书面语发展的全过程,共划分出五个发展阶段,对各阶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的三个来源,重点探讨了翻译和现代书面语的关系,同时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性的关于如何看待这两种关系的意见,对于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发展将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录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 引言 壹、何谓“语文转向”中国语文为什么要转向 一、语文教育老化 二、书面话语老化 三、应试文体(八股文)老化 四、缺少语言规范 五、语言观老化 六、汉字老化 贰、中国语文转向的五个阶段 一、中国语文转向阶段(1862-1894) 二、中同语文转向第二阶段(1894-1917) 三、巾国语文转向第三阶段(1917-1949) 四、中国语文转向第四阶段(1949-1979) 五、中国语文转向第五阶段(1979-) 叁、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的三个来源 一、翻译和现代书面语的关系 二、文言和现代书面语的关系 普通话的发展历史 壹、现代汉语“普通活”定义的演进 一、从1955年的决议到1956年国务院关于“普通话的指示 二、关于普通话定义的争论 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历史来源 一、钱玄同、杨耐思、林焘、俞敏、李新魁、鲁国尧等人的看法 二、分歧的原因与应思考的两个问题 三、决定官话地位的三个条件 叁、汉语普通话发展史鸟瞰 一、先说”雅言“的基础方言是河洛话 二、第二个问题:两个南北朝与”普通话“的传播 三、第三个问题:人声是区分中古与近代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2007年版后记 2015年版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