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越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贫病去世。
《朱自清散文经典(超值全彩珍藏版)》是一部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作品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超值全彩珍藏版)》是一部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作品集,收录了朱自清《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多部作品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还收入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作品,将现代文学的经典用全新的手法表现出来。
匆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刹那
背影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阿河
飘零
荷塘月色
春
一封信|
你我
我是扬州人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茵河
巴黎
三家书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园
吃的
乞丐
圣诞节
房东太太
别
歌声
憎
看花
扬州的夏日
执政府大屠杀记
论气节
冬天
谈抽烟
南京
重庆一瞥
说梦
沉默
潭柘寺戒坛寺
自治的意义
新年底故事
父母的责任
笑的历史
文艺的真实性
正义
航船中的文明
儿女
旅行杂记
教育的信仰
团体生活
女人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海行杂记
那里走
白马湖
春晖的一月
我所见的叶圣陶
文艺之力
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的一个考察
论书生的酸气
论无话可说
给亡妇
择偶记
文言白话杂论
论说话的多少
买书
论别字
松堂游记
什么是散文
初到清华记
很好
蒙自杂记
论诚意
论轰炸
论东西
不知道
论自己
人话
论做作
论青年
重庆行记
民众文学的讨论
动乱时代
论诵读
论学术的空气
论中国诗的出路
论雅俗共赏
什么是文学
古文学的欣赏
论严肃
大学的路
论吃饭
论通俗化
论不满现状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
论标语口号
论且顾眼前
朱自清年谱
朱自清轶闻趣事
朱自清主要作品
名人对朱自清及其作品的评价
市场东边是斗狮场,还可以看见大概的规模;在许多宏壮的废墟里,这个算是情形最好的。外墙是一个大圆圈儿,分四层,要仰起头才能看到顶上。下三层都是一色的圆拱门和柱子,上一层只有小长方窗户和楞子,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千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里面中间原是大平场;中古时在这儿筑起堡垒,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倒成了四不像。这场子便是斗狮场;环绕着的是观众的坐位。下两层是包厢,皇帝与外宾的在最下层,上层是贵族的;第三层公务员坐;最上层平民坐;共可容四五万人。狮子洞还在下一层,有口直通场中。斗狮是一种刑罚,也可以说是一种裁判:罪囚放在狮子面前,让狮子去搏他;他若居然制死了狮子,便是直道在他一边,他就可自由了。但自然是让狮子吃掉的多;这些人大约就算活该。想到临场的罪囚和他亲族的悲哀与恐隋,他的仇人的痛快,皇帝的威风,与一般观众好奇的紧张的面目,真好比一场恶梦。这个场子建筑在一世纪,原是戏园子,后来才改作斗狮之用。
斗狮场南面不远是卡拉卡拉浴场。古罗马人颇讲究洗澡,浴场都造得好,这一所更其华丽。全场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铺地;有壁画,有雕像,用具也不寻常。房子高大,分两层,都用圆拱门,走进去觉得稳稳的;里面金碧辉煌,与壁画雕像相得益彰。居中是大健身房,有喷泉两座。场子占地六英亩,可容一千六百人洗浴。洗浴分冷热水蒸气三种,各占一所屋子。古罗马人上浴场来,不单是为洗澡;他们可以在这儿商量买卖,和解讼事等等,正和我们上茶店上饭店一般作用。这儿还有好些游艺,他们公余或倦后来洗一个澡,找几个朋友到游艺室去消遣一回,要不然,到客厅去谈谈话,都是很“写意”的。现在却只剩下一大堆遗迹。大理石本来还有不少,早给搬去造圣彼得等教堂去了;零星的物件陈列在博物院里。我们所看见的只是些巍巍峨峨参参差差的黄土骨子,站在太阳里,还有学者们精心研究出来的《卡拉卡拉浴场图》的照片,都只是所谓过屠门大嚼而已。
罗马从中古以来便以教堂著名。康南海《罗马游纪》中引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光景大约有些相像的;只可惜初夏去的人无从领略那烟雨罢了。圣彼得堂最精妙,在城北尼罗圆场的旧址上。尼罗在此地杀了许多基督教徒。据说圣彼得上十字架后也便葬在这里。这教堂几经兴废,现在的房屋是十六世纪初年动工,经了许多建筑师的手。密凯安杰罗七十二岁时,受保罗第三的命,在这儿工作了十七年。后人以为天使保罗第三假手于i文二个大艺术家,给这座大建筑定下了规槐以后虽有增改,但大体总是依着他的。教堂内部参照卡拉卡拉浴场的式样,许多高大的圆拱门稳稳地支着那座穹隆顶。教堂长六百九十六英尺,宽四百五十英尺,穹隆顶高四百零三英尺,可是乍看不觉得是这么大。因为平常看屋子大小,总以屋内饰物等为标准,饰物等的乓寸无形中是有谱子的。圣彼得堂里的却大得离了谱子,“天使像巨人,鸽子像老鹰”;所以教堂真正的大小,一下倒不容易看出了。但是你若看里面走动着粤人,便渐渐觉得不同。教堂用彩色大理石砌墙,加上好些嵌石的大幅的名画,大都是亮蓝与朱红二色;鲜明丰丽,不像普通教堂一味阴沉沉的。密凯安杰罗雕的彼得像,温和光洁,别具一格,在教堂的犄角上。P59-6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越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 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 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 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 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贫病去世。
朱自清一生著作20 余种,约200 万字,其文学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方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提及朱自清的散文,我们都会想到朴素动人的《背影》、轻盈凝练的《匆匆》、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委婉真挚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的散文作品多样,有随笔,有游记,有特写,有杂感;或叙事言情,或状物绘景,或谈文论学,或评时议势,既洋溢着自然和人情的至美,也透射出内心凛然的正气风骨。
早在20 世纪20 年代,朱自清的散文就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而且直至今天仍然是对读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散文范本。他的重要性正如很多评论家所公认,只要学校讲范文,或编写文学史,谈到现代散文的语言、文体之完美,朱自清必被提及。正如叶圣陶所说:“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朱自清都值得我们去解读。他的思想与文采,他的为人与为文,都值得我们尊敬。然而他一生的创作数量巨大,普通读者很难有时间一一品读,为了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精品,我们编辑出版了本书。
这是一部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作品集,收录了朱自清《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多部作品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还收入了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作品,将现代文学的经典用全新的手法表现出来。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细细品味朱自清的散文,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朱自清的作品,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本书,读者能了解朱自清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家、学者和民主战士的一生,了解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对我国现代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从他朴实、正直、谦虚、诚恳的做人态度中,从他求真求实的严谨创作态度和治学态度中,从他所表现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中,汲取到有益的营养。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郁达夫(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叶圣陶(著名文学家、教育家)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散文家,曾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
——朱德熙(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