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内在的26种人格,喜欢上不完美的自己。
席薇雅·恩格尔著的《遇见26个自我》教你打破思维局限,翻转人生——告别脆弱、恐惧、迷失,学会分辨真正的自我,找回内在平衡的自己。
什么是自我?我该如何处理?为什么不“消除”自我?作者不要求尽可能快地与自我对抗或放弃,相反,她告诉我们如何“使用”自我。
阅读这本书时,我经常不得不大笑。事实上,这本书是用清新、生动的语言,帮助我们理解心理学这个严肃的话题,它提供的方法让我们完全有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实施。
| 书名 | 遇见26个自我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 作者 | (德)席薇雅·恩格尔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认识内在的26种人格,喜欢上不完美的自己。 席薇雅·恩格尔著的《遇见26个自我》教你打破思维局限,翻转人生——告别脆弱、恐惧、迷失,学会分辨真正的自我,找回内在平衡的自己。 什么是自我?我该如何处理?为什么不“消除”自我?作者不要求尽可能快地与自我对抗或放弃,相反,她告诉我们如何“使用”自我。 阅读这本书时,我经常不得不大笑。事实上,这本书是用清新、生动的语言,帮助我们理解心理学这个严肃的话题,它提供的方法让我们完全有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实施。 内容推荐 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看这本书就对了。 “德国心灵教练”席薇雅发现内在人格的运作模式,她用幽默的拟人化笔调介绍26个自我,教我们透视这些内在朋友的心理与恐惧,夺回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席薇雅·恩格尔著的《遇见26个自我》详尽说明26种人格形成的原因、特征和想法,就好像在叙述26名个性迥异的朋友:渴望关注的戏剧女王、期待完美童话的浪漫姐,还有挑剔妹、泼冷水哥、冲动哥……书中每一章都会提出一套战胜自我的方法,搭配简易呼吸法、肯定句、心情整理法与自我日记,协助我们毫无阻碍地去感受内在的声音,真正碰触到26个自我的原型,找到生命的幸福罗盘,翻转人生。 目录 自序 学会分辨内在真实的声音 第一章 自我究竟是什么 第一节 二十六个自我 第二节 迈向喜悦生活与自我实现的四个步骤 第三节 先清醒,才能觉醒 第四节 认识自我之前——本书使用说明 第二章 二十六个自我和它们的怪癖 【No.1人格】 戏剧女王 【No.2人格】 控制狂 【No.3人格】 自大狂 【No.4人格】 小媳妇 【No.5人格】 完美主义姐 【No.6人格】 愤世嫉俗姐 【No.7人格】 假淡定哥 【No.8人格】 拖延妹 【No.9人格】 冲动哥 【No.10人格】 浪漫姐 【No.11人格】 挑剔妹 【No.12人格】 逞强女 【No.13人格】 一无是处妹 【No.14人格】 万事通哥 【No.15人格】 自艾自怜女 【No.16人格】 爱哭鬼 【No.17人格】 羞耻妹 【No.18人格】 好好先生 【No.19人格】 冷血姐 【No.20人格】 泼冷水哥 【No.21人格】 为钱担心哥 【No.22人格】 闲不下来哥 【No.23人格】 “我还没有准备好”姐 【No.24人格】 “现在已经太迟了”嘀咕婶 【No.25人格】 瞻前顾后哥 【No.26人格】 怀疑论者 第三章 从自我中解脱 第一节 终于自由了! 第二节 为你的“敌人”命名! 第三节 为什么“简单”有时会太过简单? 第四节 力量就在呼吸里 第五节 心情整理法 第六节 一步步完善自我 第七节 自我日记 第八节 活得好,心灵才会健全! 结语 试读章节 比起体验过其他文化,比如经常旅行的人,只生活在自己文化圈里的人,更容易把许多思考模式与规范视为绝对。举例来说,在德国,如果有人在公共场所赤身裸体便会遭到拘捕,但在其他地方,有些民族却总是裸露着身体,你得非常有耐心,才能让他们理解什么叫作“引起众怒”。因此,“裸奔”并非一种客观的违法行为,只是在德国被认定为犯罪罢了;而这又意味着,在某个时候某人曾经规定,裸体在德国是被视为无礼的、不得体的,甚至该受惩罚的,即使天气适合裸体时也不行。就这个例子来看,我认为这种观念源于人们从小就被教导,应该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 赤身裸体是一种禁忌,只有经过妥善包装且符合美的标准的,才有资格装点城市的广告牌。而这种广告看得越多,我们就越会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如那些用修图软件修饰出来的肉体美丽,于是我们愿意花大笔金钱购买服饰遮掩身体,好弥补我们臆想出来的缺陷,而某些类型的产业则因为这种反应而大受其惠。有好多人盼望我们的“耻感自我”持续活跃,所谓“No pain,no gain”,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受苦(pain)者与受惠(gain)者并不是同一个人。 “耻感自我”不过是一种似真而实非的自我认知。这种自我认知试图使“我”相信,“我”必须为某些事情感到羞耻,而且这种耻感是极为恰当、自然又正常的。耻感可能起于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所做(或没做)的事乃至所想而感到的羞愧! 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愧,是从家庭里就开始的,比如总有一天小孩子会被教导,从现在起,打嗝不再像从前那样会获得掌声,而是会被当成没礼貌而不受欢迎。从某个年龄起,孩子打嗝儿就会招来不悦的目光、嘲笑或责骂,而这种似是而非的规律又会被人们一成不变地继续传递,时间久了,约定俗成。 “我绝对不能在公开场合裸露身体!”这是一般认为绝对错不了的信条,于是我们极力避免裸露身体,就算要露,至少也得“三点”不露(大家瞧瞧泳装就了解了)。至于少数不信这一套,行事异于常人的人,不是遭到隔离(限制在裸体俱乐部里),就是被人当成疯子(等于不“正常”),甚至被视为危险分子。而谁会想遭人排挤,被人当成疯子或危险分子呢? 正因如此,为了避免遭人排挤,我们只好乖乖听从“耻感自我”的训诫。 我们无意在此号召大家从现在起全裸上街,举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认清:这些在脑子里絮絮低语的声音总是在传达所谓的真理,从“听音乐会时咳个不停会干扰他人”(等于难为情、惹人厌)、“强者生存”(等于暴露弱点的人是Loser)到“做事的人对社会才有贡献”(等于不做事的人就是“寄生虫”,只能依赖他人度日);我们只有遵循这些真理,才能受人喜爱、赞美、尊重。同时,这些声音也告诫我们:“如果你做得不一样,就再也不会有人喜欢你!大家都会把你当成笨蛋,这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就乖乖听我的话吧!”(P4-5) 序言 学会分辨内在真实的声音 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那么请你马上把这本书扔掉—反正书里所写的,你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不过,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那就看看这本书吧,因为这本书会让你的自我意识、感知和思维变得更加敏锐。你会开始以批判的视角反省自己的思维;思考你为什么会想着现在所想的;领悟到并非所有你对自己的看法,就代表真正的你。这么一来,你就有机会揭露真实的自己,并且了解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追求的。在书的最后,我也分享了一些建议,协助你自我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你从来不是孤独一人。每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总是有许多声音在耳边响起,给你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建议,不断地规劝着你。这些声音来自哪里呢?在这本书里,我为你介绍了二十六位常常发声的伙伴,他们不断想阻止我们做自己,阻止我们实现梦想。而只有学习如何分辨什么是你唯一真实的内在声音,才能迎接自己掌握的幸福人生。 经过我多年的尝试,并且在工作上接触到许多人之后,我相信“心”的声音(也就是我们最初的声音),是我们在迈向满足与幸福喜悦的道路上确实可信的指南针。 我在寻觅自我的道路上,不断地遇到伟大的导师引领着我,也读过不少很棒的书,获得了丰富的宝贵意见。这些都在指引着我,因此,我希望本书也能够为你提供指引。然而,书本上所讲述的始终无法取代你的亲身经历,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本书里的内容不仅仅能指导你,更重要的是带领并陪伴你获取属于你自己的经验。 说不定你在这里读到的,在其他书中也会出现,只不过说法或者叙述方式不同。这一点我无法评断,毕竟我并没有读遍这类主题的所有书籍,而成为幸福生活的理论家也从来不是我的目标。对我来说,去经历、体验、落实才重要。 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经验吧,唯有这样,你所听见的自我之声才会越来越洪亮,越来越清晰,你才能再次听到、感受到你的本能直觉,而这种本能直觉,最终将带领你步上通往满足与生活喜悦的正确方向。现在,你已经将引领自己走向幸福的指南针带在身上了。一旦读完本书,你一定更能够善加运用。还有,请务必带着些许幽默感来阅读本书。欢笑是最佳的良药,特别是在事关自我的时候。如果你在本书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就请会心一笑吧。要知道,认真看待自我反而能滋养自我。在我眼中,认真看待事物并不代表没有幽默感。我有幸认识许多带给我丰富启发的人士,他们总是洋溢着欢乐,并且经常欢笑—笑看自己、笑看生活、笑看万事万物。 在这里,我要祝福你能一路铲除阻碍,走你自己的路! 祝心想事成! 席薇雅·恩格尔 后记 世界是座舞台, 所有男女都只是演员, 各有其出场和入场, 每个人皆扮演许多角色。 ——威廉·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偶尔蓦然回首,我会发现,我已认不得自己原来的人生;有时则是别人认不得我。 我母亲就常常说,是谁在什么时候将她的孩子调包了?其实我既没有被人调包,也没有改变,只是今日的我比往日的我更接近真实的我。我没有变成别人,我只是越来越像我,越来越像那个真实的我。面具一层一层地被剥除,而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自己大感惊异,比如当我发现之前未曾察觉到的、羞怯的那一面时。因为过去的我倔强又自信,随时随地都有很酷的话可说,而且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是个闪亮的演员。羞怯?哪有可能? 直到我的防护罩卸除后,我才开始察觉这一点。不知何时,脆弱、易受伤害的那一个自我终于出现,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甚至羞于跟陌生人攀谈!以前就认识我的人,这时大概会以为我在演戏,但我并没有。说到底,这不过又是一层防护罩,一个该卸除的防护罩。而在这层防护罩的后面,又是一个自信满满的席薇雅,只是不再那么爱骂人、那么嚣张。 一年以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我只知道,我温柔地夺取一个又一个自我的力量,一天比一天了解自己,并且因为我无视于“为钱担心哥”、“怀疑论者”与“一无是处妹”的警告,为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感到自豪。如今我的脑子里依然住着这群自我,但这些与我共处的伙伴们的音量越来越微弱,有时甚至完全安静下来。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自我都已离我而去,不过它们也不必离开,因为它们已经不会再折磨我了。就算它们折磨我。我也知道该怎么应对了。这表示现在出现了我之前不认识的自我,也就是我的“盲目我”(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周哈里窗”理论)。不过没关系,因为命运自会派来一些人提醒我,这样很好! 我观照自己、认识自己的经验越丰富,我就越能清楚地观看他人,看出他们的真实面貌。无论他们如何喧闹,无论他们戴着多少面具,认识自己的人必然也能认识他人,并且必然会爱他们。我们总会原谅小孩子生气、闹别扭,因为他们还是个孩子;同理,别人对我们的训诫、责备,我们也不会放在心上,即使在意,也不会太过介意。相信我,这是一种无上的解脱! 生命的喜悦就是这么简单,尽情享受生命的喜悦吧!这也是我们大家都期盼的! 对我来说,生命的喜悦并不是整天欢欢喜喜、蹦蹦跳跳,而是一种恩赐,能使我们怀抱感恩的心,接纳万事万物的原貌,并感到欣喜。悲伤、愤怒、怀疑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都可以是力量的泉源。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情绪;还有,我们是否给予它们负面评价。其实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这么做一自我。 即使我们天生带有自我,即使自我会经由各种外在影响,随着我们年岁增长而壮大,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得拖着它们走到人生尽头,更不表示我们必须因此而感到愧疚、羞耻,或者认为自己不完美。难道只因为一天之中有一部分是黑夜,所以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时就不完美吗? 真好,你能把这本书读到最后。为了你,为了我自己与其他所有人,我希望你不只是读,还能用脑理解本书,找出你需要的精华文字,挑出适合你的,其他的就丢了吧。不再走别人的路,走你自己的路!该做的就去做,这样才能认出你的幸福!就这么坚持下去,直到你豁然发现,这一切你其实都不需要;直到你豁然发现,你自由了,你就是你自己。 “因为你其实一直都只是你自己。去吧,去寻觅你自己,祝你一切顺利!” 在最后,我想与你分享希腊作家尼可斯·卡山札基(Nikos Kazantzakis)说过的一段话:“当我无所畏惧,当我无所冀求时,我就自由了。”这段话对我极为重要又意义深远。 大家可能会认为第一句话意思很清楚,但许多人却忘了:紧抓不放的希望就像恐惧,同样会让人不自由。真正的自由等待的是无所畏惧,也不冀求一定结果的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